第14章 父母就是菩萨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太多子女纷纷以工作、家庭为借口,将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对他们身体的衰老、内心的孤独不闻不问,忘记了他们养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藏地有一句俗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四五十岁,按理说不需要担心了,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
面对父母,我们为人子女的,理应扪心自问:真正做到“孝顺”
了吗?“孝”字的结构,上是“老”、下是“子”,本义是子女应把父母顶在头上,可现在又有几人做得到?
春秋时期的郯子,是孔子的老师。他生性至孝,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前往深山,混入鹿群中。
一日,猎人误认为他是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告之。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古代有这样的孝子,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人做得实在太差。且不说别的,单单是父母在家中叫你,好多人就不能一听到便应声,反而慢慢吞吞在做自己的事,将父母的呼唤置若罔闻。甚至即使回应,也是很不耐烦,没有一点恭敬和孝心。
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敬不能缺少。
唐朝有个懒残和尚,可谓一代高僧。因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他责无旁贷地负起孝养母亲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
后来他在诗中也写道:“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从过去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著,但这种执著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如今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孝心也没有,这是极不应理的。
其实,不仅儒教推崇孝道,在佛教中,“孝养父母”也是最基本的善法。像《父母恩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堪称“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报答。
佛教不管小乘、大乘,均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假如对其造业,果报相当严重。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为了孝养父母,甚至可将信众供养自己的钱,给父母使用。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
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
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报答父母的恩德都不能忘。
过解脱咒轮
又称如意咒轮、满愿咒轮。此咒轮能消除众生无量深重罪业,与无边众生广结善缘,令其善根福慧增长,功德利益深广不可思量。
有缘得此法宝者,可贴于寺院、佛堂、住宅、商店、办公室之大门上,或天桥、路桥、地下道、河流大桥之横梁上方。
依据建屋经典记载,任何人在此咒下经过一次,即可消除千劫以来的灾难,带来平安好运。
2.尽孝等不得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很多人从小对父母的态度比较随意,一直以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由于宠溺孩子,也不多加指责。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等到想报答父母恩德时,父母可能已离开了人间,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前孔子带弟子出游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悲切的哭声。
孔子说:“快走,前面有贤人。”
他们走到前面一看,原来是皋鱼,他穿着粗布衣服,拥着镰镐在道路旁哭泣。
孔子问:“你又没什么丧事,为何哭得这么悲伤?”
皋鱼说:“我有三个过失啊!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而把父母放在次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整天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双亲,这是第二个错误;与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如今我想报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却不在了,所以内心悔恨不已,才失声痛哭起来。”
孔子听后,对弟子说:“你们要以此为戒啊!”
对每个人来说,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德,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诗经》中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我可怜的父母啊,生我、养我多么不容易,而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这种恩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际、广大无边。
所以,趁父母还健在时,子女一定要多尽孝,好好报答他们,千万别等他们不在了,才悔恨得失声痛哭。
文殊菩萨窍诀宝镜护身咒轮
此咒轮为西藏之护身圣物,可佩戴身上、挂于座驾、贴于家宅门窗,能遣除一切因显象、流年运程、风水地理、魔障导致之不详。于出行前,手持此咒轮遍照上下前后各方,能利于出行所做之事及避免危难。
3.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后,每个月寄一点钱,就认为自己很孝顺。
其实这并不是“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那么,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孝”呢?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闻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席子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像黄香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根据不同的季节,给予不同的关怀,才是子女应当做的。但我们有没有这样呢?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子女用钱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
其实这也合情合理。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而父母牺牲一切,悉心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关心我们读书、工作、成家……到了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而父母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包括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
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
子女长大之后,若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不能只用物质来回报,因为当年父母对你的养育,并非只付出了物质,更付出了满腔的爱。
所以,若想回报这种深恩,就要真正关心他们,常常想着他们,就像父母始终牵挂自己一样。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6岁那年,一次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端出蜜橘招待他。他没有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时,怀里滚出了三个蜜橘。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这么好的蜜橘,我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一个6岁孩子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是难能可贵。
因此,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应该像小陆绩一样,时时都把父母挂在心上。
4.要把父母的话当菩萨语
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
有些人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每当父母给他讲道理,就摆出一副不屑的神色:“拜托,你读的书都没有我多,还教我?”甚至大发脾气:“唠唠叨叨,讲什么呀?烦不烦!”这无疑会伤了父母的心。
即使父母再没文化,他们的人生阅历也比你丰富,所说的话一定是为你着想。所以,子女要好好听父母教导。
古时候有个人叫杨甫,小时候父母十分疼爱他,可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父母的话,他再也不爱听了,反觉得他们啰唆。
一日,他觉得每天这样过日子,挺乏味的,便有了出家的念头。
他听人家说,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就决定辞别双亲,一个人去访师求道。
他找到无际大师,说:“我想拜在您的门下,学习佛法。”
大师告诉他:“你不如直接去找佛菩萨学习好。”
杨甫问:“我是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
大师告诉他说:“很简单,你赶快回家去,当你看到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个人,就是佛的化身。”杨甫听完大师的话,一心一意想要见佛,就赶快回家了。
他到家后,已经是半夜。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着母亲,请她来开门。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地从**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就把棉被披在肩上,又因为很急着想见儿子,鞋子也倒穿了,急忙跑来开门。
杨甫看到母亲的样子,“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突然想起了法师的话。母亲从以前到现在,对自己的教诲和包容,一点一滴,都浮现在脑海中。原来父母就是家中的活菩萨!
领悟到这点,他顿时哭了起来,抱着父母说:“孩儿不孝,居然不了解您们对我的用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听二老的吩咐。”自此之后,杨甫便待双亲如同菩萨一般。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真心,平时的教导必然有价值,子女不要轻易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尤其是,父母因你做了错事而加以谴责时,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一定要虚心听受,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就像孟子,他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次不愿读书,从私塾逃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
孟子如梦初醒,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敢旷课了。后来他学识渊博,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此外,还有一个故事:
晋朝有位将军叫陶侃,他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母亲对他管教甚严,有什么过错,从不轻易放过。
他二十几岁时,在县里当小官,专门监管渔场。一次,他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品尝。
母亲推知是公家的东西,不但没享用,还令差役把它带回去,并附了一封信说:“你做官,随便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没有叫我高兴,反而叫我替你担忧。”
陶侃见信后,羞愧万分,从此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诲,成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所以,对父母长辈有益的责备,应乐于听受。
常言道:“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别看有些父母没文化,但他们吃的苦很多,懂得为人处世的分寸、接人待物的道理,这是比“纸上谈兵”更有价值的财富。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父母。他们的教导与指点,对自己会有很大帮助。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
“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听了父母的建议,就可避免走许多弯路;否则,不经父母同意便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5.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人老了,就变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失,比如天天打麻将、喝酒、吵架,那么子女应当好言劝解,不能语言犀利、态度强硬。
一次,我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很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当时,他一副很英雄的样子。
其实这是不对的,即使他父亲有错,这种做法也不恰当。父母毕竟是长辈,要以柔和的语言来规劝。倘若因看法各异,父母不接受你的观点,你也应婉转地给他讲道理。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下来哭着劝阻,但父亲不为所动。
猛然间,他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请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地问:“你要这个干什么?”
“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它把您扔掉。”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大悟,赶紧把老人带回家好好奉养。
所以,纵然父母做得不对,性格难以沟通,子女也应巧妙地循循善诱,让他们放弃错误的做法,而没必要言辞犀利,令他们难堪。
孔子也曾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的过程中,见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如果父母不采纳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以诚恳的态度反复请求。若能再三规劝,明智的父母还是会接受的。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轻时天下大乱,他常陪同父亲李渊一起打仗。
一次,李渊决定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从各方面分析后,认为敌方可能有埋伏,此举难以成功,就再三劝阻父亲。
父亲不采纳他的建议。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李世民就在军帐外面号啕大哭。
李渊见儿子哭得那么伤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较中肯,于是及时停止了进攻行动。
所以,对于父母的错误,子女应想方设法温和劝谏,若能这样,父母很可能为之动容。如此,既保全了父母的名声,也尽了自己孝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