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才传说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文争舌斗(上)

    thu jun 04 13:13:09 cst 2015

    杨帆一点即通,于是答道:“您刚刚讲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文化中的一种,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并且原意不变,因这一鲜明特色,所以这种对联形式在历史长河中被保留了下来。”

    石老师听后怒气渐消,心中赞叹孺子可教,于是开口问道:“我方才讲了一副回文联的例子,上联是‘斗鸡山上山鸡斗’,下联是什么来着?”

    “哦,老师您说的是河南省境内奇景斗鸡山和龙隐岩的对联佳话,下联是‘龙隐岩中岩隐龙’。”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杨帆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这一联是说厦门鼓浪屿鱼脯浦的趣事,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天,所以才有此联。”杨帆如数家珍般的把对联的出处、背景一一说完才抬头看向老师,却发现所有同学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自己,杨帆方知中计了,心中暗道不好。

    果然,面前的石老师得意的说:“说得好,比我讲的还详细呢!”那表情甚是猥琐,仿佛在说:果然是没听讲,露馅了吧!

    杨帆自然听得出其中的讽刺意味,于是迅速反击道:“古人云,不知者,尚且不怪,而如今,我这知之者,岂能怪邪?”那言下之意很明显,我知道的知识多,这总不能算是犯错吧!

    其实大家都听得出,这是杨帆在强词夺理,不知者不怪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可这种咬文嚼字的事,谁又说的清楚呢!石老师心想要以讲课为重,这种小毛病,只要稍加敲打便好,不必太过较真,于是便让杨帆坐下了。之后,石老师又接着说:“对联的知识就讲解到这里,下面进行练习,我来出对你们来想,谁想出好的下联谁就答,我的第一副上联是:‘公门桃李峥嵘日’!”

    这是一幅好的上联,寓意贴切,很适合用来做教学练习,底下同学便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却难以如意。杨帆当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开玩笑,这种没有任何修辞技巧或特殊寓意的联,分分钟就能对出十句八句的。此时不知杨帆正想着什么,突然听见人群中有一人高声道:“法国荷兰比利时!”众人先是沉默一阵,随后爆发出不可阻挡的笑声,“哈哈,这是什么玩意!”“这也算答案吗,没文化也别说出来好吗?”“就是,脑子有病吧!”嘲讽奚落之声不绝于耳。可杨帆听到此联却是一阵惊讶,急忙寻找那接对之人,其他同学不知其中奥秘,可杨帆却是心知肚明,这种对联方法叫做无情对,又被人称作羊角对,其风格讲究字字工整,但内容却要风马牛不相及,离的越远越好,追求的是差距美,这种方式开创于清朝,以张之洞先生为代表,因其内容新奇别具一格而风靡一时流传至今,能在短时间内想出这种对联的人,看来文学造诣定然是不浅,“公门”对“法国”、“桃李”对“荷兰”、“峥嵘”对“比利”、“日”对“时”,字字相对,连起来句意却相差何止万里,这一联可以算是无情对之中的典范了!杨帆闻声寻人,正想课后结交一番,能接出此联的绝非等闲之辈,可一看之下却大失所望,皆因出语者乃是一熟人,正是那天开学时遇见过的玫瑰男!那天追求别的女孩不成,不想这还没过几天,身边却做着另一个女孩了,看那神情亲昵,只怕是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了。杨帆看在眼里万分可惜,心道这老兄人品可不怎么样,于是放弃了结交的打算。

    与杨帆同样惊讶的还有一人,此人正是那语文老师,不得不说,那老师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当然知道这种无情对法,心下大喜,就像在牛群中找到了一头能听懂他弹琴的牛一般,连连称赞对得好,生出几分相见恨晚的感觉。之后,那师生二人一问一答玩的不亦乐乎,全然忘了还有其他学生。

    杨帆也不再理会他二人,继续看着窗外的雨景出神,可这时那老师却不干了,他嫌窗外的麻雀叫个不停影响了他,于是随手抄起窗台上的一小块砖头扔向了沿上的麻雀,这一无心举动,本来是打算将麻雀赶走的,可是那麻雀翅膀受了潮,根本飞不起来,竟然没能躲过那块砖头,硬生生的被砸中了,待到杨帆起身看时,那麻雀已被压在砖头之下,死的不能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