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命“下一站”——NeXT的漂泊与奋斗 (1)
贵客到访。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经常回忆起与乔布斯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那是1989年初冬的一个周末,匹兹堡的天气寒意逼人。依山而建的卡内基?梅隆(carnegiemellon)大学像依附在城市边上的一座公园,在明亮的阳光里,显得愈发清新而宁静。
当时在卡内基?梅隆任助理教授的李开复在家中接到了导师拉吉?瑞迪(rajreddy)从学校打来的电话。
“嗨,开复,”瑞迪的声音听上去很兴奋,“今天有位贵客来拜访我们实验室。你能到学校来一趟吗?我想,你一定有兴趣在他面前演示一下你的语音识别系统。”
“哦?他是谁呀?”李开复好奇地问。
“是一位很重要很重要的人。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见他。他叫史蒂夫?宙普斯。”
“史蒂夫?宙普斯?”李开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怔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哦,哦,您说的是史蒂夫?乔布斯?苹果的创始人?”
“对,就是他!”瑞迪教授讲话有些印度口音,难怪李开复一开始没听清楚。
“真的?我马上就可以见到乔布斯?”李开复开心得像个孩子。
赶到校园,李开复看见瑞迪教授身边站着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西装外面套着一件浅灰色长风衣,俊削的肩膀,深邃的眼神,与《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颇为神似。他就是已经离开苹果4年,正为推销刚发布不久的next电脑而四处奔走的史蒂夫?乔布斯。
李开复给乔布斯演示了自己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套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演示非常成功,乔布斯连声称赞:
“哇,太神奇了!这是能改变未来、能撬动地球的技术!”
听到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夸奖自己,李开复心里高兴极了,他还以为,乔布斯没准儿会投资或购买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但他很快发现,乔布斯夸奖自己,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乔布斯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和计算机系谈合作,推销next电脑,而不是考察某种新技术。果然,话锋一转,乔布斯对李开复说:
“你的语音识别系统是在sun工作站上实现的,对吗?你知道吗?我们的next工作站比sun更快、更强。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nextstep是基于你们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ch内核研发的,代表着未来技术,有最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最灵活的面向对象开发模式。如果把你的语音识别系统移植到next电脑上,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就这样,乔布斯用他出色的营销天分赢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订单。一批next工作站在不久后驾临计算机系的实验室。李开复也尝试着把自己的语音识别系统移植到了next电脑上。不过,试用结果让李开复大失所望。虽然next工作站提供了更人性化的开发和使用界面,但next的速度比当时李开复使用的sun工作站慢了不少,并不像乔布斯介绍的那么强劲。这对最关心cpu速度的语音识别系统来说,简直就是个悲剧。
但无论如何,乔布斯的卡内基?梅隆之行都给李开复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李开复加盟苹果时,乔布斯仍在执掌next公司。而李开复从苹果离开后不久,乔布斯就返回了苹果。两人始终没能在一家企业共事,说起来,也真算得上一大遗憾。
李开复所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对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学生、工程师而言,简直就是个圣地。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人员,拥有难以计数的一流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武侠世界里的少林、武当。李开复的导师拉吉?瑞迪就是一位图灵奖获得者,地位差不多相当于武林中的一派宗师。除了李开复外,瑞迪还培养过java语言的发明人——詹姆斯?高斯林(jamesgosling)——这样的高徒,的确名不虚传。
在卡内基?梅隆,类似的大师级人物还有很多。有一位名叫里克?拉什德(rickrashid)的牛人早在几年前就引起了乔布斯的注意。1985年,拉什德教授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带领一个团队从事下一代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基于最前沿的“微内核”理论,拉什德的团队成功地研发出类unix的全新操作系统内核mach。
乔布斯一见到mach,就立刻意识到,这种代表未来的操作系统内核与同样面向未来的next电脑简直就是天生一对儿。一不做二不休,乔布斯干脆跑到卡内基?梅隆大学里,针对拉什德教授及其团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挖角”工作。
很遗憾,乔布斯没能说动拉什德教授。拉什德于1991年加盟微软,并很快成为领导微软全球研究院的资深副总裁。但乔布斯还是成功地从拉什德教授的团队里挖到了一个编程天才。说来凑巧,这位编程天才还是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时的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阿维?特凡尼安(avadistevanian)。
特凡尼安是亚美尼亚裔美国人,在卡内基?梅隆读书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编程天赋。据李开复的回忆,特凡尼安在班里虽然理论学习并不突出,考试成绩很一般,但动手编程的能力绝对出类拔萃。再难的问题,再复杂的逻辑,一经他手,很快就能变成一行行精妙的代码。特凡尼安在拉什德教授的mach团队里早就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乔布斯一开始就牢牢锁定了他,软磨硬泡地把他挖到了next。
后来,特凡尼安随着乔布斯回到苹果,并将自己在mach和nextstep上的积累沿用到苹果新一代操作系统macosx中,成为苹果软件领域里的第一牛人,也被称为“osx之父”。更重要的,特凡尼安也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帮助乔布斯力挽狂澜并再创辉煌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架马车分别是主管产品设计的乔纳森?艾维(jonathanive)和主管硬件与工程的乔恩?鲁宾斯坦(jonrubinstein)。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有一位奇人,天赋异禀,年少成名,十几岁就仗剑天涯,遍访名师,修禅问道;21岁开帮立派,25岁傲视群雄,富甲天下。却偏偏恃才放旷,一意孤行,在30岁这一年竟被自己帮内的长老和执事背叛,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地,不得不愤然出走。这个人,不是丐帮帮主乔峰,而是水果帮帮主史蒂夫?乔布斯。
一位曾经成名立万的大侠被自己所信任的人背叛和抛弃时,他最想做的是什么?
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选择。
在武侠世界里,乔峰被丐帮抛弃后,空有侠肝义胆和绝世武功,却陷在国恨家仇的两难里无法自拔,最终,他选择在聚贤庄上大打出手,大开杀戒,以泄心头的愤懑。
在it世界里,乔布斯被马库拉和斯卡利抛弃后,空有改变世界的远大抱负,却眼睁睁看着自己开创的苹果王国离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水果帮的乔布斯会不会像丐帮的乔峰那样,选择最极端的复仇手段呢?
复仇,没错,乔布斯当然想复仇!但是,乔布斯的复仇方式,可不是绿林好汉式的打打杀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既然在苹果无法按自己的设想领导产品团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掌控公司方向,那么就从头来过,重新打造一款惊世骇俗的电脑产品吧。让那些不信任我、不理解我的人看一看,我乔布斯到底有没有领导才能,到底能不能在电脑研发的战场上决胜千里!
一定要研发一台比lisa更好,比macintosh更好,比世界上所有个人电脑都更好的电脑,这是乔布斯为自己设定的底线。当然,乔布斯并不是凭空妄想,他脑子里早就有了关于未来电脑的方案雏形。
说来话长。1984年macintosh发布后,苹果与美国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项目,允许高校师生用最好的折扣,买到便宜的macintosh电脑。为了宣传和推介高校合作项目,乔布斯经常以董事会主席和公司代言人的身份,走访各大高校,也因此和许多高校教授成了朋友。
1984年3月,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欢迎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硅谷的午宴上,乔布斯认识了一位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保罗?伯格(paulberg)。在生物化学领域,伯格的名字有相当的分量。1980年,凭借在重组dna分子方面的卓越贡献,伯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伯格告诉乔布斯,自己在教学中常常被计算机性能低下困扰。当时的计算机内存小,运行速度慢,图像分辨率低,没有一台可以很好地模拟演示dna分子的结构与变化。可如果不在计算机中模拟,完全靠生化实验,费用就太高了。伯格一直在寻找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能够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帮助。
伯格对乔布斯说:“这台理想的电脑最好有3个m(100万)的指标。就是说,要有100万字节的内存,100万像素的显示器,以及每秒100万次的运算能力。”
乔布斯被这个理想中的“3m电脑”打动了。他相信,如果能为教育界研发一台面向未来的电脑,这足以和appleii以及macintosh的革命相媲美。
1985年秋天,被逐出macintosh团队的乔布斯还在苹果挂着虚职,就到处与工程师聊自己的想法,讨论如何设计符合伯格要求的“3m电脑”。少数工程师被乔布斯说动了,他们相信,乔布斯正在筹划着一项比当年开创苹果更伟大的事业。
9月,乔布斯向董事会递交辞呈时,同一天还有另外6名员工辞职,他们都想跟着乔布斯开创一片新天地。
乔布斯对苹果董事会说:“我会创建一家新电脑公司,这家公司不会与苹果直接竞争。而且,在新技术研发成功后,我可以考虑将这些技术转让或授权给苹果。为了更好地开始新公司的业务,我想,我需要从苹果带走几名员工。”
马库拉和斯卡利不干了。走就走,怎么还要挖人呢?马库拉气冲冲地对乔布斯说:“你无权这么做。这些工程师都是在苹果成长起来的。你要创业,为什么不去另行打造一支你自己的队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