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96章 大战青龙山——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 (1)

取经队伍到得天竺国外郡金平府,并未立即进城,而是在东关厢的慈云寺住了脚,歇马化斋。此处再一次验证了前面镇海禅林寺僧人的说法。看来西方的僧人都非常羡慕唐僧,羡慕他能够生在中华上国。可是,唐僧一路西来见过的西方人也为数不少了,为什么除了僧人之外不见其他人有此想法呢?就拿离佛祖最近的天竺国来说吧。从凤仙郡到玉华县,再到金平府,除了慈云寺的僧人表达过这个钦慕中华的意向之外,并未见其他人有此念头啊!这一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僧人在西方的地位很低。换言之,佛教在西方的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

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身无长物并自觉翻身无望的赤贫分子才会期望通过吃斋念佛来改变自己下辈子的命运,而那些生活富足的中上层人士是根本不需要理会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的。没想到僧人成了下层贫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了。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大危机。如果这一危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那么佛教势力无法扩张,就算扩张成功,仅凭下层民众的那点实力佛教也难有作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那只是一刹那的事情。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当功成名就之后,那些创造历史的人已经不再是群众了。因此,要想牢牢把握住历史的话语权,就一定要死死地抓住这个社会的中上阶层不放手。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实力派。北洋军阀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兵多将广,但是装备最差,战斗力最弱,所以最终也难成气候。没想到,这么多年来佛教内部忙于钩心斗角,把个正经的传教业务都给弄丢了。教中的现状竟然是一穷二白,佛祖能不忧心吗?可是,如何才能化解这一危机呢?如来决定暂时先放弃西牛贺洲这么个烂摊子,集中精力推行他的“东扩大计”,开拓一个崭新的市场,从头做起。

面对西方路上僧人的恭维,唐僧从来都是非常惶恐的。因为,他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西方世界的僧人怎么可能羡慕东土呢?你们都不知道我们东土的和尚有多么羡慕你们西方佛境的高僧呢!你们离标准答案多近啊!再看看我们东边的和尚,为了几卷残经的理解,大家争得头破血流。更可悲的是,连大乘真经长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啊!要不我干吗来取经啊?看来是各有各的苦啊!

斋毕之后,僧人们陪长老在方丈说话。后日就是元宵节了,于是众僧款留唐僧在慈云寺欢度佳节。唐僧勉强答应了。元宵节当夜,唐僧在三名徒弟和多名慈云寺僧人的陪同下进城观灯。灯会上人头攒动,气氛浓烈。金灯桥上的三盏金灯更是惹人瞩目。将近三更时分,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据僧人们讲那是佛爷降祥前来观灯了。于是,他们立即催促唐僧及时回避。可惜,唐僧因为拜佛心切,不但没有回避,而且还冲到了金灯桥上去参拜佛祖。没想到,这三尊佛陀乃是妖精假扮的。他们来此偷油,看见唐僧在金灯桥上参拜,于是顺手把唐僧也一道抓走了。悟空一看风势不对就知情况不妙,不过为时已晚,唐僧就这么被妖精给掳走了。

悟空跟在妖精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妖精的老巢青龙山玄英洞。就在玄英洞口,悟空和三个妖魔一番苦斗,不能取胜。见事不谐,悟空立即回转慈云寺见师弟以图后效也。当夜,在沙僧的建议下,悟空师兄三人再次来到玄英洞索战。不过,此战以八戒、沙僧被擒而告终。两番征战未能取胜,悟空上天庭向玉帝求救。最后,在四木禽星和西海龙王父子的帮助下,辟寒儿战死,辟暑儿和辟尘儿被生擒,悟空大获全胜。处决了这三个盗油的妖魔,也就免去了金平府百姓自上古代代相传的金灯徭役之苦。取经队伍又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善事。只不过,这个真的只是一件平常的降妖除魔的江湖案件吗?他的背后是否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件事情仍然与取经大业并无关联。算起来,青龙山大战实际上是佛教内部的一次清理门户事件。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此事还需仔细分析。

首先,我们就来看看青龙山大战的直接战果。这里面细数了从玄英洞中搜出来的财物,仔细看看,这其中少了什么?不错,酥合香油,价值五万余两白银。那一千五百斤酥合香油可是和唐僧一起来到这青龙山玄英洞的。唐僧还在,怎么那油却没了?就在前天,三位大王还说要把唐僧洗净刷白拿酥合香油煎着吃呢!怎么一转眼那千余斤的油就杳无踪影了呢?难道是八戒和沙僧不够仔细,搜漏了?不可能。那些细软宝贝够琐碎了吧!他们不还是搜出了一担?那一千多斤异香扑鼻的酥合香油,八戒和沙僧会找不到?而且,八戒的鼻子是何等灵敏?这么香的东西岂会逃过他的鼻子?可是,油确实是不见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油已经被人取走了,这是唯一的解释。谁会有这么快的动作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之前到底有谁进过玄英洞。

斗木獬和奎木狼,很明显这两个人曾经进过洞。如果不是他们俩进洞相救,唐僧他们师徒三个也不会这么早得救。那么会不会是他们俩在救人之前将那些油转移了呢?有此可能。而且,他们俩为什么不跟悟空的大部队一起去追赶妖精呢?的确可疑。不过,可疑归可疑,从他们俩扫荡群精的过程来看,斗木獬和奎木狼并不具备作案时间。他们俩先是在东山凹里扫荡了群精,然后再直接进洞解救唐僧等的。这中间他们俩没离开过,这说明即使他们做了手脚,油也一定还在这玄英洞中。不过,八戒和沙僧紧接着就搜洞了,没有油的踪迹。另外,四木禽星下界是临时抽调的,因此他们身上不可能带有盛油的器皿,油也不在他们身上。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并无盗油的作案动机。价值五万两的香油对他们俩来说,并无吸引力。更何况,比油更值钱的细软珠宝都还在呢!没有哪个傻瓜小偷会笨到把细软珍宝放在一边不拿,却去偷又重又容易被发觉的酥合香油的。因此,这个油不但不是他们俩偷的,也不会是任何一个小偷偷的。这油根本就不是被盗走的,而是光明正大地被人取走的。

那么这个能够正大光明地取走酥合香油的人到底是谁呢?在青龙山我们还发现了谁?四值功曹。不错!真正取走那一千五百斤酥合香油的人正是四值功曹。他们是什么时候进玄英洞的呢?为什么会怀疑他们?我们来看几个疑点。

第一,悟空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干什么?他们四个人赶着三只羊正在西坡往下走。悟空问他们不在暗中保护唐僧却往哪里去,他们说唐僧身边有护法伽蓝保护,这次出来就是为了给大圣报信的。悟空又问他们为何要隐姓埋名并赶着三只羊,他们说此举正应“三阳开泰”之意,以破唐僧之否塞。对于悟空的第一个问题,四值功曹的回答尚可过关。但是,对于悟空的第二个问题,四值功曹的回答就荒唐了。这个回答实在是有点不知所谓。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功曹们是否背着悟空在暗地里搞飞机。

先来看看第一问。四值功曹说唐僧身边有护法伽蓝保护,这可能确为事实。悟空起飞的时间比较晚,功曹和伽蓝他们可能的确早他一步先到了玄英洞。四值功曹的这一说法正说明了他们的确曾经进过玄英洞,而且现在又出来了。刚才,我们不是还在为不知道到底有谁进过玄英洞而发愁吗?现在,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

再来看看第二问。四值功曹说他们之所以会隐姓埋名并带着三只羊行事,就是为了能给唐僧一个好兆头。这话他们骗谁呢?也就悟空相信他们。其实,在这里三只羊的出现并无对应“三阳开泰”之意。三只羊,其实是一个“羴”字。羴,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大家都知道,羊身上的膻味很重。原文在这里提醒我们三只羊出现的真正用途其实是为了给四值功曹遮味,遮他们身上的酥合香油味。他们就是真正取走那酥合香油的人,因此他们不敢留在唐僧等人的身边,怕露出破绽。他们跑出来给悟空报信。但是又担心悟空会察觉到他们身上的酥合香油味,于是他们就带着几只羊在身边,欲以浓重的羊膻味盖住身上的酥合香油味。悟空都已经跟到青龙山了,还需要你们来报信吗?早干什么去了?拿油去了吧。

第二,功曹们到底给悟空报了什么信?这是功曹们所报之信的原文。稍加处理之后,这段话应该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青龙山玄英洞中有三个妖精,这三个妖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2.那三个妖精喜欢酥合香油,因此他们假装佛像骗取金平府的香油供奉;3.那三个妖精识得唐僧肉的价值,抓唐僧是为了要吃唐僧肉。

先来分析第一层意思。为什么四值功曹初次见面就把对方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了?连这几个妖精在青龙山玄英洞住了一千余年这件事都知道了,功曹们的消息来源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下。只当是功曹们见多识广吧。

再来分析第二层意思。从功曹们的口中可知,这个金平府之所以会留下这个金灯供奉香油的传统,完全是因为那三个妖精作孽。也就是说,当初是那三个妖精假装佛像跟金平府的官员进行了沟通,以保五谷丰登为条件换取地方上的酥合香油供奉。并且,双方还就合作的具体细节进行了磋商。最后,双方一致确定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为掩护,将供奉用的酥合香油安置在金灯桥上的三盏大灯之内。届时,三位佛陀以降祥观灯为由收取供奉。这一合作方式,简便顺畅,操作了一千余年未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