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84章 镇海禅林寺的那一夜 (2)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唐僧的病状。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唐僧的病症,虽然不能通过实地的“望、闻、问、切”来确诊,但是对此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个大体上的把握的。他的病状大体上有如下几点:1.轻微发热。这是八戒测出来的。2.头疼眼胀,皮骨皆疼。这是唐僧自己讲的。3.食欲不振。唐僧一病三日,水米未进。4.精神不振,嗜睡。病了三日,唐僧在**躺了三日。从以上这几点病状来看,唐僧的病似乎确为风寒之症。但是,唐僧的这个风寒之症是经不起推敲的。一般来说,风寒的症状有如下几点: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等。两相对比,我们发现唐僧的这个风寒之症少了两项应该算得上是最为明显的外在病状:鼻塞流清涕和咳嗽吐稀白痰。一般说来,只要是感染了风寒,鼻塞和咳嗽是不可避免的。

唐僧病得这么严重,咳嗽和鼻塞应该更严重更明显才对!可唐僧的病状却恰恰相反,他不咳嗽,也不见有鼻涕。而发热和头疼,这并不是风寒之症最为明显的症状。只要是生病的人,不管是什么病一般都会有这种症状。另外,我们还发现唐僧的风寒之症还多了两般病状:食欲不振和嗜睡。一般来说,风寒之症并不会引起食欲不振,也很少能引起嗜睡的。风寒之症并不口渴,即使口渴也要喝热饮,怎么唐僧在这里却要喝凉水?他不畏寒吗?而且,这“凉水”一词唐僧喝水之时原文中出现了很多次,似有提醒之意。仔细推敲唐僧的这几点病状,其实他的病并不是什么风寒侵体,而是纵欲过度。他的这几样病状,样样都与纵欲过度的症状相合。要知道,《西游记》的作者可是精通岐黄之术的。书中有不少用药材串成的诗作韵语,可以印证这一点。难道一个精通医道的行家,却连一个风寒之症都表述不清楚吗?所以,唐僧并没有病,他只是元阳初丧,精亏气短,体虚乏力,一时不能恢复而已。

再次,我们要注意唐僧的病是如何治愈的。其实,唐僧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只是在**躺了三四天,他的病自然而然地就好了。我们都有感觉,风寒之症虽然说不上是什么重症大病,但即使是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恢复也绝非易事。唐僧的这个风寒之症竟然能够不药而愈!而且,悟空竟然也不为师父延医施药。就算这是个荒郊野外,但是悟空要是想找人要个什么治病仙丹之类的根本就不是难事。所以,骨子里悟空也不相信师父会生病。他才不会相信一个可以变化为唐僧的修行者会得病。悟空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他只不过是在给唐僧圆谎罢了。对于悟空的胡编乱造,八戒其实并不相信。但悟空的这个谎言,八戒不会去揭穿。私下里,悟空和八戒都以为假唐僧是自己的人,他们暗地里都在维护这个假唐僧。当然,实际上八戒也没有办法去揭穿这个谎言。终不成,八戒就此事跑去向佛祖求证?绝对不可能的事。

再其次,我们要注意这个金鼻白毛老鼠精到底在镇海禅林寺干了些什么。其实,纵观这个妖精一开始的出现和最终的消失,其间有一个绝大的疑点。那就是,在镇海禅林寺过了一宵之后,她未对取经队伍采取任何行动就消失了。既然是这样,那么她费尽心机地混入到取经队伍中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只是为了吃小和尚,她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取经队伍扯上关系。她可以在取经队伍过去之后再来镇海禅林寺吃人,那样才是最安全的。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取经队伍的到来,妖精是不会来镇海禅林寺的。妖精的巢穴是在陷空山无底洞,离这镇海禅林寺有千里之遥。因此,即使妖精要吃人,也没必要跑这么远。妖精此来的目的必然与取经队伍有关联。妖精之所以在镇海禅林寺只待了一宿就匆匆离开了,完全是因为她不仅对取经队伍动了手脚,而且还最终达成所愿了。否则,她岂会走得这么悄无声息?取经队伍又岂会如此“太平无事”?妖精得手了。

妖精的手法是如此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表面上看,妖精费尽心机地混入到取经队伍中来显然是有所图的。但是仅仅在天王殿住了一夜之后,她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似乎对取经队伍并无所图。妖精这前后矛盾的行为着实让人费解。唐僧终于忍不住,问了这句话,这让悟空无地自容。悟空一直认为这个女菩萨是个妖精,但是实际上三天过去了,悟空的话却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印证。面对师父的询问,悟空非常心虚地打了个哈哈。在悟空看来师父的话倒有几分兴师问罪的味道。其实,唐僧并无此意。只不过,他比较关心在意那个“女菩萨”罢了。悟空相信自己的判断不错。但是,如果黑松林的女子真是妖精,她为什么如此轻易地就走了?悟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就是个妖精,但却既拿不出证据,也理不清头绪,内心困惑的悟空陷入了莫大的痛苦之中。

最后,我们来分析分析唐僧为何要在病榻上向唐王写信辞职。以上内容就是唐僧打算递给唐太宗李世民的辞呈。取经大业完成于贞观二十七年,唐僧写这封辞职信则是在贞观二十六年。如果说这个唐僧是真的,那么他为什么在西天将近之时要向唐王辞职呢?再过一年就要大功告成了,十几年来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如果说真唐僧是因为看不到西天之路的尽头而对取经一事产生了绝望的念头,那么这还说得过去。如果说这个唐僧是假的,那么他就完全没有理由绝望了。

但实际上,不管是真唐僧,还是假唐僧,在这里都没有理由对取经绝望。这话是八戒在进黑松林之前对三藏讲的。这说明唐僧当时已经知道西天将近了。既然西天将近了,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无论是哪个唐僧对取经大业都应该坚持到底。从取经的难度上着手,的确是找不出唐僧绝望的理由。那么,唐僧为什么就对取经绝望了呢?问题就出在这个假唐僧身上,他不是真的对取经绝望了。他的绝望之心是装出来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装出这满心绝望之意呢?因为他一心要与那天王殿上的女妖精双宿双飞呢!唐僧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旁敲侧击地询问天王殿的那个女妖精的下落。这说明病中的唐僧念念不忘的不是取经大业,而是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妖精。

镇海禅林寺这一夜发生的事情虽然隐秘,但是一点也不复杂。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入夜之后,假唐僧经不住日间那个女妖精的**,假借外出解手之名,欲与妖精行苟且之事。应该说当时他下床的动静,悟空是有所察觉的。悟空明明知道跟随他们而来的那个妖精就在天王殿,他又岂会如此安心大睡?只不过,悟空知道这个唐僧是假的,自己并没有提高警觉而已。否则,悟空一定会陪着师父出去解手的。假唐僧的这一番举动一定也瞒不过另外一个人,他就是日夜跟随唐僧的金头揭谛使。他一定尾随唐僧而去了。假唐僧一路探头探脑,终于摸到了天王殿,与妖精一拍即合。没想到事情的进展如此之顺利!唐僧一定很激动。于是,就过度了。大概是因为天王殿的动静过大了,吸引了夜间打鼓撞钟的两个小和尚。这两个小和尚不明就里地撞破了妖精的好事,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最终被妖精吃掉了。天王殿完事之后,假唐僧依旧回到方丈之内继续安寝。

如果说事情是这样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金头揭谛使已经发现了唐僧的不轨行为,他为什么不向悟空报信呢?五方揭谛使他们只不过是取经的监督人而已,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出手的,顶多也就是帮悟空指指路而已,至于其他的切莫有所奢望。遇上这种事情,只要唐僧不失踪,不丢命,他们也视若无睹。更何况,在这里金头揭谛使之所以缄口不言,也是因为别有内情的。

分析至此,还有一个莫大的疑问没有解开。在黑松林的时候,悟空看见的那祥云瑞霭究竟是谁的?他的出现究竟与这妖精有没有关系呢?想要解开这个疑问,就必须要弄清楚这个女妖精混入取经队伍的真实意图。她的到来真的就只是为了夺取唐僧元阳以成大罗金仙这么单纯吗?恐怕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