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75章 取经路阻狮驼岭 (1)

唐僧师徒路阻狮驼岭是西天取经路上难度系数最高的灾劫。最终,还是如来他老人家亲自出马才化解了这一场危机。这一劫也是全书的收官之作,读书至此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自此而后,全书情节进入了尾声布局。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狮驼岭之役吧!

这一年秋天,唐僧师徒来到了狮驼岭。过岭之前,就有一老者前来送信,说狮驼岭妖魔横行,取经队伍不宜前行。山岭上陡然出现了一个热心老丈人,悟空一开始还没在意,原来他就是太白金星李长庚。走了几个月的康庄大道,悟空的警惕性有所松懈了。对于山坡上的这个老人,悟空竟然没有利用他的火眼金睛事先检索一遍,以防不测。幸亏这不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下界精灵,否则悟空又要叫苦连天了。李长庚亲自来送信,可见取经人当真是遇到不可小觑的难题了。李长庚的到来,显示了玉帝对于取经队伍的关注和爱护。这一关非同小可,取经队伍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沉重应付,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但是,为何不见取经大业的总负责人观音菩萨来此报信?狮驼岭的对头是如此之强大,观音菩萨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此事暂且跳过不提。然而,对于眼前的这一关,悟空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有点漫不经心了。当然,悟空此时还不知道他所面临的对手究竟是谁呢!所以,悟空有此态度并不足怪。他还不知道,这一次他所遭遇的是取经以来甚至是他有生以来所遇到的最厉害的对手。

由此看来,这伙妖精不但交游广阔,人脉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还地位尊崇,令人敬畏。由李长庚的这一番描述足见妖精的能耐极大,手段极高。否则,妖精又岂会有如此的派头!悟空听了此话的反应,不过是哈哈大笑而已。因为,悟空认为自己也完全具备妖精的这些人脉关系,妖精不过如此!其实,他哪里知道自己的这些人脉关系尽是些水分。他的那些面子工程又岂能与这妖精的市场能耐相提并论?悟空一味地胡缠乱搅,把个太白金星气得一语不发。还是唐僧心里不踏实,又吩咐八戒前去打探。八戒打探完毕,着实受了惊吓,一边要出恭,一边又要逃命。最后,还是悟空力排众议,坚持前行。当然,沙僧也是支持悟空的。

一路走来,悟空也颇有几分过山打妖怪的经验。于是,他立即要去查探敌情。只有摸清了敌情,方能制定出适合的对敌斗争方案。他跳上云端,仔细搜索,竟一无所获。正在猜测彷徨之际,一个巡山小妖“小钻风”进入了悟空的视野。悟空立即抓住时机,上前查探。悟空会变苍蝇,常常变苍蝇。小妖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哪里是什么谣言?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那魔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看来他对悟空一路上翻山越岭过关斩将的情况了如指掌。既然如此,就难怪悟空会会错意了。悟空以为小妖精看见他了,为了进一步查实敌情,悟空决定冒充小妖以图从小钻风口中诈取风讯。

悟空诈过很多小妖精,平顶山的也好,麒麟山的也好,但是却从来也没见过像小钻风这样谨慎的巡山小妖。一见面,小钻风就说悟空变的这个小妖精不是自家人。这个狮驼岭有将近四万七八千的小妖精,悟空没想到这个小钻风竟然还个个面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此处可见,狮驼岭不仅行事谨慎,而且还颇具法度,与一般的山野势力有着天壤之别。【行者还着礼笑道:“怪便不怪你,只是一件:见面钱却要哩。

每人拿出五两来罢。”】悟空凭着从平顶山巡山小妖那得知的黑道乡风,学野妖精还学得有模有样。小钻风斗不过悟空,把自己所知道的狮驼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了悟空。原来狮驼岭有三位大王:大大王神通广大,曾大闹天宫,口吞十万天兵;二大王鼻似蛟龙,可以折铁断铜;三大王云程万里,抟风运海,振北图南,并非凡间之物。悟空对这三个大王的这些名号一点也不感冒,还没交手,说不上谁怕谁。让悟空稍有惧意的还是三大王的法宝“阴阳二气瓶”。悟空多年来的战场经验告诉他,法宝威力巨大,往往不可战胜。一路上,悟空已经吃够了各类妖精所持法宝的苦头。“阴阳二气瓶”是个什么法宝?这不得不让悟空心有所惧。

以上是小钻风临死前的一席话。这番话内容丰富,须得仔细揣摩。

首先,此处提到大大王和二大王久住狮驼岭狮驼洞,那么他们在狮驼洞究竟住了多久呢?按照后来文殊菩萨的说法应该是所谓的“七日”。这个“七日”究竟是指多久呢?很显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一个星期。佛祖曾言,他这极乐场中一如天庭不计年月。世人皆知天上一天就是人间一年,那么如来的极乐之境到底是属于天上还是属于人间呢?如来的码头就是不一样,看起来既不似属于天上,也不似属于人间。他那里的这个“七日”竟然相当于人间的“几千年”了。这太难以令人置信了!如来的这句话一定有问题。“真假美猴王”案发之前,沙僧曾到观音菩萨处状告悟空“十恶造反”之罪,并要与悟空动手见高低。是菩萨拦住沙僧,当时,悟空在菩萨处呆了四日了。

如果按照如来的说法,凡间岂不是已经过去好几千年了?那唐僧不知道已经投胎多少次了,还取什么经啊?如来的大雷音寺在西牛贺洲,而西牛贺洲明明就是人间的四大洲部之一,按理应当遵循天上一天就是人间一年的铁律。但是如来的佛境毕竟不是人间。他的大雷音寺高悬灵山之巅,耸云入天,当属天庭地界。从后来唐僧师徒上灵山入大雷音寺的过程来看,灵山不过登天之梯罢了,那天人分界之处就在凌云渡。因此,大雷音寺的时空观应与天庭一致。但是,如来为什么要说这样的大话呢?因为如来这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说给文殊普贤二位尊者听的。为什么?因为文殊普贤在这里没有说真话。这二位口称二兽下山已有七日,在大雷音寺他二人这么讲就意味着青狮白象下山已有七年了。其实,青狮真正下山的时间是五百年前。从小钻风的话中可以看出来,这个青狮大闹天宫是因为王母娘娘没有邀请他参加五百年前的那一次“蟠桃大会”。青狮能做出这一番举动,可见青狮当时的身份不可能是菩萨的坐骑,否则矛盾太过白热化了。论情论理,推断青狮当时的身份应为狮驼岭山大王则更为合适。

山大王大闹天宫并不奇怪,就像悟空当年一样。当然,这个山大王的身份只是一层遮羞布,并不是真的要以此来掩饰青狮的身份。青狮大闹天宫之后根本就没有回过五台山,而是受文殊菩萨之命留在了狮驼岭。青狮这一有去无回的举动违背了如来的佛旨。所以,文殊菩萨在这里撒了谎。不过,那个白象倒有可能是七年之前下山的。文殊菩萨当着佛祖的面竟然撒谎,意图掩盖自己的心机。如来没有当面揭穿,只回他是。其言下之意就是,你文殊菩萨的这个七日好长啊,大概有几千年呢!这一句既是挖苦,也是警告。否则,如来为什么不询问二位菩萨之兽下界的缘由呢?直到青狮白象被降伏了,二位尊者也没拿出个什么像样的解释来。青狮白象下界给取经队伍制造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如来却没有追究。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如来对这两位菩萨的一举一动早已了如指掌,只是现在还不到清算他们的时候。如来一开始的那一句分明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试探,可惜的是文殊菩萨真的就接了如来一句,拿出一副“隔壁李四不曾偷”的架势来。面对如来的警告,二位尊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了计较,遂与如来同去降妖。

其次,大鹏为什么在几年之前跑来和青狮白象结盟要对付唐僧呢?他真的是为了唐僧肉吗?虽然大鹏雕早就知道盂兰会上的盛宴别有玄机,但是他一直也没弄清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取经队伍一上路,金蝉子之肉可以长生不老的消息就流传开了。大鹏雕闻及此事,恍然大悟。但是,大鹏雕对取经一事非常不解,所以他想一探究竟。取经队伍一路走来也历经了千难万险,只可惜大鹏雕由于政治斗争经验不足,空有一腔热情,费尽了心机也未能从中勘破取经的真谛。凡是如来赞成的我们就坚决反对!凡是如来反对的我们就坚决赞成!报效无门,空有一腔热血的金翅大鹏雕左得太厉害了。大鹏雕身怀绝技,一腔赤诚,却只见山河破碎、金瓯残缺,身心俱裂。对于如来的“妇人”政治,大鹏雕痛心疾首。叹只叹,自己斗不过如来。于是,大鹏雕钻进了牛角尖。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灭了如来的取经大业,灭了金蝉子。让如来见鬼去吧!大鹏雕下了决心。杀唐僧,大鹏雕不是为了唐僧肉,而是因为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