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63章 佛宝舍利子的命运与豪门恩怨 (2)

为了能够成为碧波潭真正的主人,老龙王暗使“反客为主”之计,步步为营,在碧波潭展开了一场不声不响的“去虫化,入龙化”的和平演变。这个战略首先在碧波潭的外交事务上体现出来:万圣龙王以自己的名义广邀三山五岳的妖魔精怪来碧波潭作国事访问。凭借频繁的外交活动,老龙王一方面以此为己造势,误导国际舆论,形成万圣龙王就是碧波潭主人的认识误区,以混淆视听。这一招可谓“先声夺人”。另一方面,老龙王借此机会结识三界英豪,打通人脉关系,为九头虫的最后一搏作好准备。就连牛魔王这样神通广大的人物都请到了,可见万圣龙王并不简单。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久前,牛魔王前来赴会,顺道给老龙王带来了一个“惊天”大新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新闻了,也并不惊天。但是,万圣老龙避居乱石山碧波潭,远离尘嚣,难免坐井观天;另外,近年来老龙王忙于内务,心无旁骛,无暇顾及国际风云变幻。当他得知有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往西天取经,沿路上专门寻人的不是时,便心生一计欲“借刀杀人”除掉九头虫。

这些推断究竟有没有证据呢?我们来看看这个万圣龙王究竟背着他的九头女婿都做了些什么安排。

首先,我们来看悟空在过火焰山这一节,暗随牛魔王到碧波潭赴会时见到的情景吧。这是悟空当时看到的参会人员。为什么这其中没有九头驸马?是悟空看漏掉了吗?不可能。九头虫长相奇异,项上九头极为醒目。可见,老龙王行此事是故意瞒过九头虫的。

其次,再来看悟空和九头虫交手时的情形。紧接着,可见,九头虫并不知道齐天大圣是怎么回事,也从来不知道孙悟空这么个人。既然老龙王已经派了二鱼精到金光寺巡塔以防备孙悟空了,那么为什么九头虫对此却毫不知情呢?可见,这其中必有猫腻。

万圣老龙王利用几年之前偷盗佛宝舍利子之事,引悟空前来索战,目的就是借悟空之手除掉九头虫。但是,这一计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老龙王弄巧成拙,反误了自己性命。

八戒被九头虫叼走,后被悟空解救。为了雪恨,八戒手执钉钯只身前往龙宫索战。万圣龙王及九头精怪翁婿都来应战,八戒不敌,欲引妖精出水面交由悟空来对付。这个时候,九头虫没有中计追来。追出来的竟然是万圣龙王。这万圣龙王怎么比九头虫还冲动?其实,万圣龙王追八戒出水面来是有话要说的。他是想找机会和悟空合谋除掉九头虫。老龙王不顾一切地追出来,是因为担心悟空和八戒斗不过九头虫。悟空和八戒初战失利,是老龙王没有预料到的。万一悟空又失败,自己的计划就泡汤了。所以,老龙王必须抓住时机迅速和悟空接上头。但是,“穷寇勿追”这是兵家常识。老龙王铤而走险就中了八戒的诱敌之计,被埋伏在水面的悟空一棒打死。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开口。

万圣龙王一死,本来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但是,这个时候显圣真君二郎神出现了。二郎神的出现是偶然的吗?暂且不提。不过,从二郎神参战后的战场情况来看,他的到来并未使战况出现大的改观。因此,二郎神参战的作用并不大。他的金弓银弹对九头虫的本相依然是无可奈何。由于哮天犬的偷袭,咬下了九头虫的一个头,九头虫战败负伤逃跑了。哮天犬经常搞偷袭,悟空也曾经遭它偷袭,这次偷袭成功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不要忘了这回的偷袭对象是谁。九头虫可是有九个头的,他能眼观八方,哮天犬想要偷袭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之前,八戒就曾经偷袭过一次,被他看在眼里,及时招架住了。所以,这个九头虫是故意受伤的。否则,悟空和八戒是不会放过他的。九头虫受伤之后,悟空没有让八戒继续追剿。一则他被哮天犬咬伤想必凶多吉少;二则“穷寇勿追”,不担心有埋伏,就担心“狗急跳墙”;三则夺回佛宝为要,不能别生事端。

悟空夺回佛宝,扫荡了碧波潭,一众精怪皆遭屠戮,唯有龙婆幸免,为金光寺守塔。黄金宝塔重放光彩,四国同瞻,皆来朝贡。经悟空提议,金光寺更名为伏龙寺。

祭赛国佛门重归其位。不过,这回祭赛国的佛教大昌可能只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前文提到,本节故事的起因与车迟国相类似,皆为天神引路。但是,和车迟国的情况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天神身份神秘。车迟国的引路天神最终都是表明了身份的,但是这里的引路天神直到最后都没有显露真身。根据这一节的情节来推断,这个天神很可能是假的,他的真实身份应该就是万圣龙王。因为,万圣龙王要“借刀杀人”,必须要有个人为这把“刀”引路。宝塔中的二鱼精是来引路的,但这已经是引第二条路了:从金光寺到碧波潭。之前,必须还得有另外一个人来引第一条路:从祭赛国到金光寺。这里,金光寺的僧人为最合适的引路人选。万圣龙王在此托梦给金光寺的僧人,很可能是他在得知了取经之事后细心调研了车迟国的案例而使的“依葫芦画瓢”之计,可谓天衣无缝。

万圣龙王并不简单。那么他到底是谁呢?前文说过,那个泾河龙王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失踪”了。他去了哪里?就在这碧波潭里。

为什么说这万圣龙王就是泾河龙王呢?

首先,这个万圣龙王的简历就令人怀疑。在来碧波潭之前,他的这个庞大家族是居住在何处的呢?无人知晓。这么大一个家族竟然来历不明。《西游记》中极少出现来历不明的妖精。如果有,必定有相关交代。比如,白骨精是被灭了元神的,因此这个白骨精是真实存在的。这说明本节中的九头精怪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野妖怪。这个万圣龙王,来没有交代,去也没有交代,十分可疑。

其次,这个碧波潭的名称有问题,它应该暗指泾河的源头之一老龙潭。泾河之水以清澈闻名,与渭水相对,有“泾渭分明”之说法,而这碧波正应泾水清澈之意。泾河龙王“失踪”之后,先是四处躲藏,最终率领一众水族回到了泾水的源头“老龙潭”藏身。由于这“老龙潭”已为九头虫所得,因此才引起这一场争斗。原著在此回中多次称万圣龙王为“老龙”,看似理所当然,其实有弦外之音。此处正与老龙潭暗合。

另外,这二郎神的到来也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另有安排的。如来欲与玉帝争天,这地上的神仙,都已经被收伏得差不多了。否则,后方不稳怎么放心前行啊!这二郎神已经倒向佛派了。要不然,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观音菩萨不会无缘无故地指名道姓要二郎神前往花果山助战。况且,二郎神为了父母之事早就与玉帝不和了。泾河龙王当年被观音菩萨设计陷害,身败名裂,“死”于魏征之手。可能是当时观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李世民身上了,没有注意到泾河龙王的问题。泾河龙王逃脱之后,观音菩萨才想起来他可能会坏事,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四处寻找这泾河龙王。由于多年以来老龙王销声匿迹,所以观音菩萨的追查一直难有突破。但是,当取经队伍到达祭赛国的时候,这老龙王频频出手,引起了一直关注取经进展的取经大业总负责人观音菩萨的警觉。于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严谨作风,观音菩萨派二郎神前来助战。可惜,他来晚了一步,这个老龙王已经死了。这一次,不知道是真死还是假死。不过,不管是真死还是假死,他的“借刀杀人”的计划最终失败了。这一次,老龙王应该是真死。否则,在二郎神到来之前他尚未暴露,应该继续和悟空接头以实施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其实,在这里使用“借刀杀人”之计,老龙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借刀杀人”之计不是随便乱用的。此计有着严格的使用条件。关于“三十六计”的归纳梳理将另文撰述,此处不作详论。在这里,老龙王并不具备使用“借刀杀人”之计的基本战场条件。因此,失败是必然的结局。细心的人会发现,观音菩萨曾经成功地使用过此计。没错!观音菩萨向李天王借三十六把天罡刀以收伏红孩儿,就是成功使用此计的光辉典范。观音菩萨精通“三十六计”,并且当时具备使用“借刀杀人”之计的施计条件,故而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