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声东击西”的经典之战 (1)

真假美猴王这一节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六耳猕猴与悟空一样的来历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比较深入人心的。那就是认为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二心变化而来,是悟空恶的一面。前文说过,我们在这里只是考据情节,不讨论义理。这里说到的魔由心生已经走到义理的范畴中去了,是典型的以义理代替考据,解释考据。虽然,这个“魔障”的确是趁悟空的二心而来的,但是这二心和魔障毕竟不是一物,不能混为一谈。就好比气象学正在解释天为什么会下雨,必然会说到大气蒸腾、湿气上升、遇冷凝结、坠地成雨等等。但是忽然间给个解释说是因为天上有云,所以下雨,这个解释虽然不错,但是走到哲学范畴里去了。这种说法没有对下雨在科学范畴内作出解释,仍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下雨这个实际问题。我们考据情节就是要找出科学解释,这个六耳猕猴必然有根有源!

六耳猕猴,真可谓是横空出世!从头到尾都是如来一个人自说自话,完全找不到印证。如来会不会当着众位菩萨罗汉、揭谛比丘的面说谎呢?很有可能。

先来看看这起取经路上的重大人事变故是如何产生的。起因在于悟空打死了一帮草寇。这可不是悟空第一次打杀贼寇了。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悟空也打死过几个毛贼。唐僧为了这事,当时就跟悟空闹翻了,并且直接导致悟空负气离队。后经东海龙王的劝说,悟空才再次回归团队。这里,悟空为什么会再次造孽打死这帮草寇呢?而且,仔细观察这次草寇被诛事件的前后经过,悟空对唐僧做得的确过分。唐僧再三关照他不要杀生,悟空不但照样打死了这帮草寇,还把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扔到唐僧面前。这分明就是在挑衅!悟空为什么要挑衅呢?其实,悟空这次不是在向唐僧挑衅,而是向观音向佛祖挑衅。

事情的起因还是要从女儿国那里说起。在女儿国的时候,国王为了打发唐僧的三个徒弟西天取经,在唐王的通关文牒上添加了三个徒弟的名讳,以方便后涉诸国查验通关。这件事本是国王的无心之举,但是却令唐僧的三个徒弟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这么辛苦保护唐僧西去,根本就算不得取经,这通关文牒上连我们兄弟几个的名字都没有。取经成功的那天,兄弟几个到底能得到什么功果?菩萨当初许下的功果诺言,具体是指什么?根本就没文件保障。唐王的这个通关文牒是唯一的一个取经红头文件,上面竟然完全没有提到弟兄几个。弟兄几个还不窝火?这里可以看出八戒、沙僧对此事还是很有意见的。否则,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依据。他们为了什么事不痛快?还不是这个功果的事情?从女儿国一路走来,八戒说话就一直阴阳怪气的,而且沙僧也不对劲。整个团队的氛围就不对!有点冷战的味道哦。

悟空当然受不了,于是就开始找茬儿了。跟唐僧翻脸后,悟空直接就奔南海落伽山找观音了。这一点就直接暴露了悟空的心思。

悟空是怎么跟唐僧翻脸的?还不是因为《紧箍儿咒》!但是,前面说过悟空的金箍已经被卸掉了,为什么悟空的反映还是那样不露痕迹呢?不要忘了,那个砍下的猴头并金箍还在悟空这里呢!所以,悟空完全能够拿捏到唐僧的操作。悟空见了菩萨,菩萨立即着木叉与善财童子扶起悟空,问明缘由,并好言抚慰。但是,悟空却撂挑子不干了,要求菩萨松掉金箍放他回花果山。菩萨没有办法,以看唐僧祥晦岔开话题。这不看还好,刚刚好看到了假悟空砑伤唐僧,抢去包袱行李。相信菩萨有遍观宇宙的能力,但是这跟神机妙算没有关系。此时,观音又装了一把,算出了唐僧的劫难。于是,悟空在这边皈依等候不提。

却说悟空离开之后,取经队伍西进了不足五十里,唐僧又饥又渴,便着八戒前去化斋。八戒化斋求水未回,沙僧可怜师父饥渴难耐,便去寻找八戒。这一去,翻开了取经历史新篇章。假悟空趁机打伤唐僧,抢走了取经的行李包袱。八戒、沙僧回来之后,看见唐僧倒在上,以为已遭不测。不消讲了,八戒便要分行李,沙僧伤心不已。岂料,唐僧气走丹田,魂归天灵,心上一热,又活了。唐僧醒来之后,说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八戒气愤不过,就要往花果山找悟空算账了。幸被沙僧阻拦,后来唐僧指派沙僧前往花果山讨要行李。沙僧到了花果山看见一个悟空,话不投机。另到南海观音菩萨处见到了另一个悟空,产生误会。幸有菩萨作保,沙僧与行者往花果山一探虚实。自此,牵出了三界最最最棘手的一桩官司“真假美猴王”案。这桩奇案,案情简单,却只是原告被告难以区分。

虽然,书中的区分真假悟空是从沙僧和悟空回到花果山遇到另一个悟空开始的,但是,我们区分真假悟空要提前一个环节。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水帘洞口的悟空和潮音洞中的悟空哪个才是真的悟空。不要忘了,自从悟空离唐僧而去之后,真假悟空就开始混淆了。辨别要从源头开始,从最能肯定的地方开始。否则,要是起步就错了,结果就没谱了。花果山的悟空是假的。何以见得?假沙僧被真沙僧打死后,水帘洞口的悟空是怎么处理的?他把那只死猴子吃掉了。真悟空会吃掉自己的儿孙吗?不会。因此,花果山的悟空是假的。这一点对后文很重要。因为,菩萨并未辨别过来到自己跟前的这个悟空,要是这个悟空是假的,对于后文的推测影响较大。两个悟空一经交手之后,真假难分了。自此,“真假美猴王”的官司算是彻底打响了。两个猴头开始四处告状了。

首先,他们来到了南海观音菩萨处,请菩萨验明正身。菩萨领众人先是查看多时,未能分出真假。于是想出了紧箍咒之法,但是没有奏效。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紧箍咒没有奏效?前面已经说过,紧箍咒的机密已经泄露了。而且,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也没有了。这里需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与揭开六耳猕猴的真实身份有直接关系。

根据前文的推断,紧箍咒的机密是在乌鸡国泄露的,紧箍儿是在车迟国被卸掉的。因此,紧箍咒判别法在此失效的原因必然与此二节内容有关。从乌鸡国那一节的结局来看,盗走紧箍咒机密的是文殊菩萨的座骑青毛狮子。但是,很可惜这个青狮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文殊菩萨是怎么收伏这个青毛狮子的。这个文殊菩萨很奇怪啊!收伏自己的座骑怎么还要依靠照妖镜?在狮驼岭那一节结束的时候,文殊菩萨也来收伏自己的青毛狮子,怎么不用照妖镜了?因此,此处使用照妖镜的目的实际就是向悟空透漏这个青毛狮子不是其他妖精变化而来的。

既然这么说,问题又来了。第一,悟空的火眼金睛不能识别此怪物吗?第二,三界的人都知道照妖镜是托塔李天王的宝物。这个李天王看家宝贝怎么到了你文殊菩萨手上了?第一个问题,悟空的火眼金睛是不能识别此怪物的。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和照妖镜的功能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暂且先放一放。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这个照妖镜到底是真是假根本无从认定。但是,由于悟空也不能识别这个妖怪,所以不论这个照妖镜是真是假,对于达到欺骗悟空的目的没有丝毫影响。

下面我们就结合照妖镜的功能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火眼金睛的功能,也解释一下悟空为什么不能识别这个假狮子。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一路上的功能似乎不太稳定,令人看了颇有几分恍惚之感。这一点,我们也先放一放,但看了这个照妖镜的功能,一切也就豁然开朗了。

照妖镜在全书总共出现过四次。第一次出现在花果山,用来照定妖猴孙悟空,在李天王手上;第二次出现在乌鸡国,用来收伏青毛狮子,在文殊菩萨手上;第三次出现在本节,用来辨别真假悟空,在李天王手上;第四次出现在火焰山,用来收伏牛魔王,在李天王手上。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功能是相近的,为镜子外面现本相;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功能是相近的,为镜子里面现本相。

先来分析镜子外现本相的情况。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可见,照妖镜照住本相之后,妖精就无法腾挪了,只能乖乖受缚。注意,是现出本相之后才有此功能。照妖镜四次出现,没有一次可以证明照妖镜能够使妖精自身现出本相。否则,对付牛魔王李天王直接用照妖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哪吒出手。但是,这一点却和二剿花果山时的情形是矛盾的。怎么说?当初二郎神让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悟空,但是悟空还是千变万化,上蹿下跳,甚至都跑到灌江口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联系当时的情况,李天王在放水,他根本没用照妖镜照住悟空的本相。否则,悟空任何一般变化都使不出来。

再来分析镜子里面现本相的情况。不管文殊菩萨手上的照妖镜是真是假,应该说这两次都是失败的。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结合妖精和神仙的本质区别来分析。之前说过,妖精和神仙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占有编制,是否享有国民待遇。为了确保神仙的编制和待遇不出错,所以神仙必须受仙箓。何谓仙箓?神仙的凭证,身份证是也。因此,所有的神仙都是登记在册的。而那些不在册的神仙,就是所谓的妖精了。于是,神仙系统是有数据库的。这个数据库的数据是自动及时更新的。其道理和地府的生死簿是一样的。因此,照妖镜实质上就是具有数据检索功能的身份(本相)识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