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31章 猪八戒——岂因红颜下界来

八戒为什么要加入取经团队?历来猜测纷纷。根据取经路上的表现,不少人都认为八戒是玉帝派来的卧底。他的任务就是阻挠取经队伍的前进,破坏取经大计。不是吗?他动不动就要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而且食色心重,懒惰散漫,在取经队伍遇到困难、遭受考验的时候,他总是率先打击团队士气,给团队建设、任务达成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也有人认为,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八戒不加掩饰的真性情的流露。食色心重、懒惰散漫、意志薄弱等所有这些无非是说明了八戒本人的缺点较多,并不能因此断定他成心要破坏取经大计。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八戒的加入以及他在取经路上的表现呢?

先来看看八戒是怎么转世临凡的吧。这可能又是一桩天庭冤案哦!

关于这桩三界公案,我们看看当事人猪八戒自己是怎么说的吧。以下这段文字来自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八戒的自我介绍: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八戒是因为在五百年前的那次补办的“蟠桃大会”上醉酒,并调戏嫦娥而被罚下界为妖的。这里二字,说明八戒撞入广寒宫调戏嫦娥是事出有因。并非是八戒独自一个人来到广寒宫寻开心,而是跟三朋四友一起来广寒宫放松放松的。八戒定是经不住挑唆,要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前面逞英雄,前去挑逗嫦娥。,,,这几句说明八戒的级别要比这风流仙子嫦娥的级别高,嫦娥是不敢得罪这位天蓬元帅的。屡屡不能得手,八戒觉得太没面子了。于是,大光其火,。这个肯定是夸张了。但是,这个纠察灵官是怎么来的呢?肯定不是因为八戒叫声特大而从天关阙赶来的。可能是刚好经过这边,听到了声音,看到了情况,于是直接跑到玉帝那边去打小报告了。那可真是八戒不走运了。八戒自己也说是。

但是这个碰巧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为什么纠察灵官发现天蓬元帅异常时不上前劝说阻止呢?当然,不一定阻止得了。但是,纠察灵官有这个现场处理问题的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发现情况什么都不做,就跑去报告领导,而且还是大领导玉帝。这么个治安小问题,纠察灵官就要报到玉帝那里去处置了,那玉帝不是累死了?而且,后面的反应也太过了。把广寒宫围得水泄不通,这个太夸张了吧!仅仅是某个小领导醉酒滋事,怎么搞得跟孙悟空造反一样。找个大领导来骂一顿,领回去处理不就搞定了吗?有人说这是因为嫦娥的身份不一样,这个嫦娥是玉帝的小蜜。有哪个大领导会明目张胆地为小蜜出头的?再说,就算是出头,没必要拉这么多人马出来呀!这不是招摇过市,惹人非议吗?实际上抓八戒根本就没费一兵一卒,没动一刀一枪。一个醉汉而已,诸神走将来就提走了。因此,我更相信是那些挑唆八戒来广寒宫的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操控这件事。

是他们把纠察灵官引过来,又让纠察灵官直接去报告玉帝的。那么到底是谁在策划整件事呢?谁发的兵,就是谁。不错,就是玉帝。另外,《西游记》里的嫦娥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奔月仙子广寒宫的主人,只不过是月宫里的一个仙娥。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中,此处可以看出,嫦娥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指多个仙娥。紧接着,这说明,当年八戒调戏的正是这名仙娥。最后,。这说明,刚才悟空口称的并不是特意的尊称,嫦娥和仙娥本就是一个意思。太阴星君才是广寒宫的真正主人,嫦娥充其量只不过是宫中的一名小领班。

简而言之,“蟠桃大会”散会之后,八戒带着醉意,被一帮别有用心的狐朋狗友拉着去天庭高档夜总会广寒宫消遣。原来八戒早就中意其中一名领班,但是一直不敢上前搭讪。在众仙友的怂恿下,八戒上前逞能。结果,莫名其妙地闯下了“大祸”。这一点提醒我们,去陌生的高档夜总会消费一定要低调,别那么低俗,动不动就要。一定要做好防病减灾工作,谨防麻烦上身。

八戒被押上灵霄宝殿,玉帝是怎么处理的呢?幸亏太白金星上前说情,。仅因为一个调戏仙娥未遂的罪名,就被判了斩立决的重刑。天庭的法度还真是威严啊!最后,虽然改判了,但是判得也不轻。两千锤就不说了,直接打成猪“肛裂(刚鬣)”了。,。这两句话是什么含义呢?意思就是说,八戒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能再参加“蟠桃大会”,不能再享受长生不老的政治待遇了。同时,让八戒投胎下界,也就是说之前因为参加“蟠桃大会”而享受到的益寿延年的待遇也要收回,一切到此为止。八戒下界为妖,从头再来。道家的投胎和佛家的投胎不是一回事。和唐太宗六道轮回相比,和李翠莲借尸还魂相比,八戒实际是借壳重生,除了待遇没了,什么也没少。这么重的处罚,他的上宝沁金钯也没被没收。这不奇怪吗?

乍看天蓬元帅的罪名是调戏嫦娥,其实不是。还是在第十九回中,悟空和八戒交手的时候,韵语中有一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其实并不是因为调戏嫦娥本身有罪,而是罪在。就像有个京城来的大官,到了地方上调戏了一个小姑娘,罪名倒也罢了,关键在于有失官仪,败坏人民公仆形象。因此需要强烈谴责,坚决法办,绝对不能因小失大。

不管是什么罪名,反正八戒是被撂倒了,是被玉帝撂倒的。那么玉帝为什么要把八戒撂倒,贬到下界去为妖呢?前面已经作过诠释,取经实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既然是谈判,就应该有双方代表入场呀!佛派的两个代表唐僧和孙悟空早就已经入场了,现在猪八戒是第一个入场的道派代表,沙僧是第二个。那么为什么不公开派代表前去取经呢?或者说为什么不干脆就不要取经了,直接坐下来谈判不就好了吗?因为明着来谈判是不现实的。这场较量本来就是在暗地里进行的,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知道了的,谁也不会去说破。因此,明面上不存在谈判的理由。说到底,暗中进行的战争决定了暗中进行的谈判。另外,暗中谈判要比公开谈判容易,谈判可以进行得更加灵活,更加真实,更加彻底,更加到位,更加有效。

大凡国际上要命的谈判和协约都是秘密进行的。有的事后会公开,有的永远也不会公开。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有跟没有好像是一回事儿。况且,如来事先决定了谈判的形式,已经派出了两位以取经为幌子的谈判代表,玉帝当然只能是选派代表暗中入场。这在辩证法中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性质决定了次要方面性质,进而决定了矛盾的性质。好比抢劫犯打劫银行,不管银行是说服教育,是乖乖服从,还是奋起反抗,都改变不了这次打劫银行事件的暴力性质。如来先下手为强,是因为他对玉帝的出招是有预料的。因为,他时刻没有忘记他自己的移民身份,玉帝随时都有可能取消他的国民待遇。佛派的崛起,对于道教来说始终是一个异族势力。虽然一时间琢磨不透,暂时承认他的身份,但是始终不会是真心接纳。因为意识形态、文化渊源始终都不一样,况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和道教争抢市场份额。

如来是个有大局观念的领导,不会因为暂时的失利而有丝毫放弃。关键不是战场上的进退得失,而是整个战局是不是在自己的计划之内,是不是按照自己思路在向前发展。军事斗争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观、政治观。在谈判过程中,通过各种努力把失去的再扳回来。大不了谈崩了,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啊!最坏的打算就是,来一出封神大演义,全面开战。当然,事情还不到那个地步,一切还有得谈。只要承认一个领导一个核心,就一切都有得谈。

那么如何认识八戒在取经路上的种种“劣行”呢?一遇到挫折就嚷着散伙,这不是明摆着要搅局吗?其实不是。八戒叫散伙,实际就是要提前结束谈判。这在取经团队里面是意志不坚定的表现,在如来那里就是十足的威胁:谈判进行不下去了。当然,取经团队里面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他们是在谈判,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经。真正在谈判的是如来和玉帝。玉帝选择懒惰的八戒,其实正是精明之处,可以时刻要挟如来。八戒的懒惰,就是谈判的障碍之一。玉帝出手真是又准又狠。取经团队中,唐僧是中间派,孙悟空是激进派(时左时右),猪八戒是右派,沙僧是左派,小白龙是保守派。(按照中国特色的左右划分标准,造时务者是“左”倾,识时务者是左派,超时务者是右派,逆时务者是右倾。这里要注意区别于国际标准。)这样各派齐集,谈判才有可能进行下去。否则,全是左派,不是走到河里,就是撞到山上;全是右派,进一步退两步,一万年也到不了西天;全是激进派,不是把神仙佛祖都打死,就是都被神仙佛祖打死;全是中间派,一定是周游列国,忘乎所以。

那么八戒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取经团队中来呢?

八戒对菩萨说道:显然,是八戒要求菩萨搭救他的。他在福陵山云栈洞做妖怪不是挺自在的吗?干嘛要菩萨搭救呢?接着他又说道:可见八戒自己知道没有工作,只靠吃人度日,终究也不是办法。菩萨只是给他安排了个糊口的差事,八戒就满口答应了。此处表明,天庭神仙的独自存活能力极差,离开了组织,不要说长生不老了,就连生存都成问题。

综上所述,八戒不是玉帝的卧底!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卧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