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取经门
字体: 16 + -

第22章 经动天下——唐太宗的取经梦

前文一再提到如来的“东扩计划”。而取经就是为了这个“东扩计划”而展开的。取经的真正动因是如来要抢夺市场份额,扩张势力范围,争取信众,获取最大香火供奉(要知道神仙都是不事生产的,生活来源仅限于凡间百姓的供奉)。取经是表象,传经才是实质。但是,传经不是那么容易的。老百姓到底信不信你?是个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你的真经到底有没有市场?还得接受市场的检验。另外,跟玉帝抢饭碗争领地,大领导能那么轻易地任你胡为吗?因此,取经路上的遭遇使得取经又演化为一场实实在在的仙佛高层的密室谈判。

因此,取经大业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实施:一、创造取经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直接面向凡间信众,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信佛供佛。并由此生出取经的需要,进而达到传经的实质。而达成这一目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凡间的人王合作,这也是一场谈判。二、抢夺消费市场。如来要进行他的“东扩计划”,除了要面对陌生的市场环境,还必须要直面同行的打压。而最大的同业竞争竟然是来自自己的大领导玉皇大帝,这不禁让人为他捏了一把汗。如来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巧妙利用天庭的内部危机,终于把玉帝逼到了谈判桌前。当然,其中还有更为根本性的一点就是如来利用了信众分层理论,使得玉帝相信佛派信众与道家信众本质上存在差异,因此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份额冲突。换句话来说,如来和玉帝之间的这一场博弈,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存有增量的正向博弈。如来争取来的大部分信众,并非来自道家的客户,而是来自被道家遗忘的角落。这一点正是如来“东扩计划”构思的全部逻辑和事实起点。否则,这一场谈判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得以展开。这一分析,此处暂不详论,权且放过。

因此,取经的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取经需求,引导尚佛消费,这是目前的头等大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开拓市场,打出品牌。只要我们能够创造出一种消费文化,一种生活模式,让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真经=天堂,不信真经=地狱。人人都要去天堂,不打算去地狱,天堂的消费需求极高,因此真经的需求也节节攀升。这叫什么?捆绑销售。化妆品之所以如此畅销,不就是因为它将美丽和那些精油乳膏捆在一起了吗?

那么,怎么做才能达成这种捆绑销售呢?广告。怎么做才能更好更快地达成这种捆绑销售呢?名人广告。不错!观音同志是个极有能力的市场开拓者,她做大乘真经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乘国际,股票代码:9981)南赡部洲总裁,真是实至名归啊。(如来就是知人善任!)作为新兴市场开拓者、取经业务总负责人、大乘国际南赡部洲总裁兼大乘国际副总裁兼常务执行董事兼首席业务执行官的观音菩萨是怎么来做这个广告的呢?签约名人: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级别!),广告设计:水陆大会(创意!),参演人数:成千上万(排场!),广告受众:不计其数(效应!)。皇上他老人家都开口说要大乘真经了,谁还敢开口说出个不字来啊。

当然,水陆大会上李世民让唐僧去西天取经,不仅仅是个广告。准确来说,是一个极具广告效应的签约仪式。签什么约呢?太宗文皇帝要取经救亡脱苦,唐僧领命愿往西天拜佛求经。书上说得明白,唐王看见没?为什么要取经?谁要取经?是唐太宗李世民要取经。唐僧不过是取经项目负责人罢了。不是唐僧要取经,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话说太宗皇帝怎么就心血**、突发奇想要取大乘真经了呢?这一切还要从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说起。第九回一开篇就开了一个天大玩笑,碰上了“贞观十三年”这么一个重大历史难题。这个问题暂且放一放,到唐僧西出长安时再议。

泾河龙王因为和袁守诚赌斗,克扣了落雨点数,犯下了天条,差人曹官魏徵处听斩。之前袁守诚曾指点龙王向唐王求救,唐王也答应相救。但是,魏徵梦斩泾河龙王,唐王实是无奈。因此,龙王灵魂到了地府向阎王状告李世民言而无信,于是地府拘传唐王魂魄到地府三曹对案。乘此机会,让唐王遍游地府。而正是这次魂游地府,让唐王作出了开水陆法会的决定。而水陆法会上,观音菩萨点出小乘佛法不能,必须大乘佛法。并且留下了几句颂子:于是,唐王要求取大乘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