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后做事
字体: 16 + -

第5章 不轻易责备别人

1865年4月15日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一家廉价租屋的睡**,濒临死亡。林肯硕长的身躯斜躺在松垮的睡**,墙上挂着一帧制作简陋的罗莎·彭皓尔的名画《马集》,屋里一盏显得阴郁的煤气灯闪着昏黄的光芒。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道:“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什么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密呢?林肯喜欢批评人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那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

林肯在当过见习律师后,仍然喜欢在报上公开抨击反对者,不过只是偶尔而已。

其中,有封信所导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几年前的一个秋天,他又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他在《春田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尔斯,全镇哄然引为笑料。自负而**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的人。他跃马追踪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持荣誉,只好接受挑战。他有选择武器的权利,由于臂长,他选择了骑兵的腰刀,并且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他们,才终止了决斗。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桩事,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好几次调兵遣将,更换波多马克军的将领——马克克兰、波普、伯恩赛德、胡克和米地——这些将领接二连三地出错,几乎使林肯陷入绝境。全国有半数人无情地指责林肯用人不当,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宽容地保持缄默”。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当时,连林肯夫人都极力谴责南方人。林肯答道:“不用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大概也会如此而为。”

1863年7月3日,盖茨堡战役拉开了,到了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随即暴雨倾盆而下。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这是天降的大好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米地将军,要米地将军立刻出击李将军,不能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米地将军有没有马上行动呢?正好相反。他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尽了各种藉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回事?”林肯对着儿子劳勃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的。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人都可以打败李将军,就是我也可以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记住,这时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以前保守自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极端不满。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幸。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胜利,战争即可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明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会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复返,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以为米地将军读了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表示?

出乎意外的是,米地将军从没有读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是后来,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的猜测是……这仅是我的猜测……”林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心里想,慢着,也许我不该这么性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很容易,如果我身在盖茨堡,像米地一样每天看见许多人流血,听许多伤兵哀嚎,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的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大概也会做同样的决定吧!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把这封信寄出,除了让我一时觉得痛快以外,没有别的用处。米地会为自己辩论,会反过来攻击我,这只有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损及他的前途,或逼他离开军队而已。”

于是,林肯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等于零。

西奥多。罗斯福说,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凡是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处于我的情况,他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以后,每当我们想指责他人的时候,请拿出一张五美元钞票,望着上面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碰到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

英国文学史上很知名的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于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人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根据《飞行作业》杂志的描述,胡佛在三百尺高的地方时,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不出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

回到机场,胡佛求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沿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三人死亡。你可以想像胡佛当时的愤怒。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显然要对不慎的修护工作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修护我的f-51飞机。”

让我们尽量去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