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党员干部读本
字体: 16 + -

|第四章| 严以用权,百姓为重_一、坚持用权为民

一、坚持用权为民

严以用权,要做到为民用权,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由于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观念根深蒂固,要做到严以用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要尽快打破这些旧思想、旧观念。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权力是他本人走东闯西打拼出来的,从而在灵魂深处压根儿就没有权力来自于民,必须用之于民、为民服务的想法。这是少数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最大的和最亟待纠正的认识误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奉行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章鲜明的标志。一切权力归于人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提出,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在《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也提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意识和民权思想,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扎下了根。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引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鸣。这些都为我们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坚持用权为民,要严肃认真地思考和解决好权力是谁给的、权力为谁服务和怎样为民掌权、用权的问题。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确立了下来,他曾多次告诫领导干部,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骑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这是我们必须警醒的。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把权力为民服务只是做做样子、过过场,而将权力为己牟利作为实招,挖空心思捞好处。有些贪官借为民办事之机大肆揩油、巧取豪夺之嘴脸最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原形毕露,就是明证。为此,党员干部要从根本上思考和弄清楚权力是从哪里来的,任

何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是由选举产生的,还是由上级委任的,都是受人民委托或授权的,决不单纯是上级领导的欣赏与恩赐,也不完全是因为个人有能力、有才干。

在怎样掌权和用权的问题上,有少数领导干部还或多或少存在权力的多与寡、大与小,直接关系到个人地位和威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绩”和“功劳”的大小、直接关联着官运和“钱途”的兴衰的错误认识。因此,在他们的词典里,权力就等于权利,是同义词。毋庸置疑,权力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越权行事、乱权坏事和滥权毁事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贪官都热心当“收款员”,此中暗藏的玄机,昭然若揭。他们胆大妄为收票子,违反规定批条子,笼络人心发“帽子”,最终还是枉费心机戴铐子。共产党人的权力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少数人热衷于“跑官”、“要官”,“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热衷于搞花架子,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是因为在权力来源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

坚持用权于民,就是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树立民本意识和民权思想。邓小平曾说,“领导就是服务”,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要做到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着想,做他们的好朋友和贴心人,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长期坚持下去,抓出成效。当然我们说坚持服务于民的民本意识和民权思想,并不否认党员干部拥有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但是执政为民、与民兴利,绝不是以假公济私为前提的以权谋私,“君子求财,取之有道”,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坚持用权为民,就是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拥有一颗平常心,坦然看待进退升降。当干部、做领导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正确加以对待。在干部队

伍中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少数领导干部不能够正确对待个人职务升迁,好高骛远,心理浮躁,有心思做官,无心思做事,盲目攀比之风抬头,迫切“晋位”之心严重。有的在抓好本职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上不思进取、等待观望,在解决个人职级待遇上却迫不及待,一门心思上“台阶”,总是不想慢半拍。“两年不提拔,就得要说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有的对个人职级待遇稍不如意就心态失衡、心灰意冷、满腹牢骚,怨组织不公平,怨领导不关心,怨同事不推荐,怨体制不合理。责任心在盲目攀比之中退化,事业心在心理不平衡之中衰减,进取心在埋怨抱怨情绪中丧失,这不仅对事业不利,同时对干部身心健康乃至个人成长也不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官做人贵在有一颗平常心。如果得到提拔重用首先感到的应该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因为权力就是职责;暗地窃喜或喜形于色,飘飘然、欣欣然,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更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如果因组织需要换到次要岗位,更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在新的岗位上安心工作,争取更大进步;切不可怨天尤人,无端发泄。如果因自然规律而退出领导岗位,更要顺其自然,心态平和,做到功成身退、保持晚节;切不可心态失衡,心存侥幸,“搭上最后一班车”、“抓住最后一次机会”,不该得到的也想得到,所谓“59岁现象”就是如此,殷鉴不远,不可不记。官不分大小,有位就有责。从政不图地位高低,才能事业有成;当官计较个人得失,往往事业难成。领导干部要能够在任期内干出一番事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就要调整状态,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职务升迁,以一颗责任心对待分内工作,坦然接受组织的安排和群众的选择,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上较真较劲,不能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导致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更不能碰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的高压线。坚持用权于民,坦然看待进退升降,对职务升迁始终保持神情自若、从容淡定的平常之心,在干部队伍中实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