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
字体: 16 + -

第十四节 “供给侧”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减少过剩产能

第十四节 “供给侧”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减少过剩产能

2015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提出,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我们知道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顶层设计与基层企业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回顾过去企业改革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改革脉络和路径。

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宣布六家央企启动“四项改革”试点,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阐述将国有资本分为公益和商业两大类,大规模兼并重组首先集中在商业类国企领域,特别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资源要素逐步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

我们看到2015年是金融危机以来,稳增长形势严峻、情况复杂、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但这一年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却有所改善,企业兼并重组案例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企业创新步伐也有所加快。

2015年初,中国最大的两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在分开15年后再度合并。

2015年5月,国家核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宣布正式合并,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公司的合并,被看作是中国顶尖的核电技术公司和拥有垄断地位的核电运营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

2015年12月1日,国资委宣布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实施重组,珠海振戎将整体并入南光集团,成为南光集团在内地的子公司。南光集团是国务院在澳门的“窗口”企业,珠海振戎也是国务院直属的大型贸易企业,双方合并后减少了直属央企数量,并能发挥基础整合的集合优势。

2015年12月8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实施战略重组,中冶3500亿资产并入五矿,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15年12月11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整合方案获批,5000亿元资产航运浮出水面。集团名称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目前,中远集运和中海集装箱运输分别拥有175艘和156艘集装箱船,为全球第六大和第七大集装箱公司。二者合计占到全球8%的运输量。两家公司合并后,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

2015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根据目前两家央企的资产粗略相加,合并后总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央企。

至此,2015年国资委共推动了12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国资委目前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减至106家,这106家中央企业中,共计99家企业实现盈利,37家企业利润超过百亿元,28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30%。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薄弱,国际贸易低速增长,美联储加息进程已经启动,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等因素通过汇率、投资、贸易等渠道严重影响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旧突出。

那么,如何搞好“十三五”开局,完成今年五大工作任务,化解过剩产能,解决国企效益低下、解决历史遗留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我们知道,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一种是“减法”改革,即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强迫一些持续亏损的传统企业减产、停产,通过兼并重组企业减少过剩产能,甚至破产倒闭退出市场。一种则是“加法”改革,即针对当前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补充供应短板,进行产业升级,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供给。

另外,企业兼并重组,是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重组可以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

我们认为,2016年按照中央部署将是供给结构改革年,而处置低效、无效及不良供给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在2015年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细则陆续出台,已取得企业兼并重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兼并重组将会围绕资本市场,避免行政性划拨,向更加市场化和公开化的方向展开。而过去依赖基础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朝着创新和科技方向转变。而像钢铁、煤炭开采、水泥等这样的基础性行业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该淘汰的坚决淘汰,该重组的尽快重组,基础性行业能轻装上阵、有序发展,才能促使经济形势尽快地健康发展。

前不久,从相关部门获悉,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着手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在产能过剩基础行业中,钢铁行业位居前列。

近十年来国家对钢铁业产能过剩频频调控,但是收效甚微,国内钢铁行业面临高产能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压力,产能过剩风险正在积聚,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不断下降。

另外,钢铁业不仅销售不顺畅,钢材价格下滑也非常严重,已经远远超过了钢厂成本“红线”所能承受的范围,经营持续恶化带来钢铁行业普遍亏损。如2015年1月至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平均销售利润率-1.5%。

令人担忧的是,钢铁企业停产潮已经持续一年,而且停产规模越来越大。我们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从2014年末到2015年12月,中国钢铁停产产能达到6435万吨。如2015年10月以来,福建三钢、宣钢、成渝钒钛、包钢、首钢长治、新抚钢等钢厂相继以生产线检修方式变相停产。而河北唐山地区不少钢铁企业高炉直接停产。2015年11月14日,唐山淞汀钢铁厂宣布停产,成为继山西海鑫之后第二个500万吨以上的停产钢厂。

另外,我们还从有关数据看到,2013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截至2015年7月,粗钢设备利用率72%。从2012年3月起至2015年8月,我国ppi已经连续42个月为负。这些数据的背后显示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寒冬”,钢铁消费下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恶性竞争激烈、价格下跌、行业亏损严重。

以上情况说明,这已经不是刺激消费能够解决的问题,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应该在供给侧改革中

想办法,去产能和提升高端产能占比。

因此,许多国企改革专家就曾表示,2014年我国500强企业兼并重组只有650起,相对比较少。而到了2015年,许多过剩产能行业很早就出现了兼并重组的需要,国家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减少过剩产能,同时强化企业创新提高效率。如果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并还继续搁置,那么再拖几年,这些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考察。在考察太原钢铁集团时,李克强总理鼓励在场职工:“太钢以不锈钢闻名,相信你们能把困难扛过去!好钢要千锤百炼,好产能要优胜劣汰。希望你们用‘不锈’精神和智慧,浴火重生,重振雄风!”

同日,《人民日报》也刊发文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深入解读和阐释,并着重谈了去产能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同工信部等多部委也在调研摸底,并在制定有关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和方案,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

有权威人士分析说,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并预测今后三年国企重组将进入活跃期,淘汰案例会明显增多,多种形式的整合将会加速。

与此同时,许多专家也认为2016年去产能是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这对于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很关键,在围绕着国企改革市场化重组大潮中,必须看到改革的艰巨性、挑战性,在推进强强合并的同时,应该规范央企管理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确保改革稳健有序推进。同时有必要做好各类处置办法,并对可能出现的就业、经济下滑等风险作出防范预案,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第一,并购重组不仅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式,同时与调结构、转方式一起联动,在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

第二,并购重组将采取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三,今年央企重组,所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者,而且还有国际市场上更加强劲的对手,央企需要在关键战略性领域加强央企的合并,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反制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维护好我国产业安全,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做大做强。

第四,兼并重组要避免行业内存在的多家央企不同程度地恶性竞争,要利用合并同类项的做法,将产品同质化高、具备更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进行合并。

第五,在企业合并时,可能会涉及一些**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本轮央企重组最重要的一项要求。

第六,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按照“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的思路,加大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调整力度,促进转型升级。

第七,通过合并重组也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投资运营公司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做准备。

第八,推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联动,严控产能无序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现有产能,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总之,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推动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重组,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从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