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游击战的故事
字体: 16 + -

章三章 白山黑水的日日夜夜_夜袭汤原

夜袭汤原

1936年的冬天,仿佛格外的寒冷。北风一阵阵呼啸着滑过枯树枝,吱嘎作响。屋檐下的冰棱子,越滴越长,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仿若一把锋利的宝剑。

位于汤原西部的丁大干屯的一间屋子里,抗联第6军军长夏云杰脸色苍白地躺在那里,额头上沁出一层密密的汗水,嘴角微微颤抖着。显然,他有话要说。军需官刘铁石凑近,听见夏云杰用虚弱的嗓音断断续续地说道:“老刘啊,你……你把参谋长冯志刚找回来吧……

研究研究部队的事,我……我恐怕是不行了……”说完,夏云杰又昏死过去。刘铁石听罢,眼泪哗哗地往下滴,赶紧吩咐人去找冯志刚了。

11月26日,夏云杰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亲手建立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不久,戴鸿滨接替夏云杰,成为第六军军长。

根据中共北满省委的指示,第六军原来的七个团扩编为四个师。经过整顿后的东北抗联第六军活动于松花江下游地区,与敌人斗智斗勇,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其中,令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夜袭汤原一战,就发生在这段时期。战斗结束后,战士们都说,这场仗算是能告慰夏军长的在天忠魂了。

1937年5月,东北抗联第六军主力部队根据中共北满省委的指示,在戴鸿滨军长的率领下远征海伦。留守在汤原境内的只有参谋长冯志刚率领的100多人的留守团。

偏偏在这时,冯志刚接到了情

报,说敌人秘密运进汤原一大批武器弹药,准备下血本血洗汤原的抗联队伍,并为此派来了十七名日本高级参事官。同样,中共汤原县委也接到这封情报,并决定趁敌人下手前,攻下汤原县,避免一场浩劫的发生。

得到指示后,冯志刚立即召开干部会议,商讨作战方案。

“什么,打汤原县?就靠我们一百多号人,行吗?”许多干部听了这个消息后,脑袋里充满了问号。

“事情没有大家想象得困难。在敌人还未准备妥当时,我们先下手为强,打乱他们的计划。再说了,我们不止100多号人。”冯志刚自信满满地向大家解释道。

听了参谋长的话,干部们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家放心吧,我们这次一定能大获全胜。”冯志刚并不多加解释,而是给大家分配任务了。大家带着疑惑回到部队,分头做起准备来。直到傍晚,他们的疑虑才消失了。原来,汤原县里的游击队和农民自卫队都赶来帮忙了。当时,刘铁石曾亲眼目睹其壮观景象。他后来回忆说:“他们有的扛着土枪洋枪,有的拿着红缨枪,更有许多人手里提个洋油桶,身上背着盘蜂窝鞭炮。几乎是路有多宽,人有多宽,从四面八方向汤原涌去。”

汤原,位于松花江北岸,一直是日军重要的战略要点。日军在城内的两条十字街区内布满了重兵,街心还有一个坚固的碉堡。

午夜时分,东北抗联第六军留守团和汤原的游击队、农民自卫队趁黑悄

悄地来到城外。农民自卫军扮作伪军,轻而易举地混进城内,里应外合地就把街心的碉堡给控制了,不但没损失一兵一卒,反而缴了伪军一个排的枪。

待所有队伍都进城后,兵分两路,一路奔向日本高级参事官和伪县长的住处,另一路奔向日军守备队的住所。冯志刚带领一队人马奔向县府,那里已经有内应人员架好了梯子。战士们顺着梯子跃进县府大院,迅速将大院团团围住。冯志刚带着几个人冲进了大堂,碰巧遇上一个出来上厕所的日本兵。来人发现情况不妙,正想转身就逃,结果被冯志刚一枪毙了命。

顿时,整个汤原县城枪声大作,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当然,大部分的声音都出自装满鞭炮的油桶中,这是农民自卫队的秘密武器。敌人自然是不知道,以为来了千军万马,吓得不敢走出屋子反抗。

直到后半夜,汤原县城里的枪声才停下来。除了少部分敌人和伪军被歼灭外,大部分敌人和伪军都自动缴枪投降了。东北抗联第六军留守团的战士们砸开县里的仓库,搬出大批的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由前来帮忙的老百姓赶着驴车拉走了。同时,还打开县大牢,救出了被关押的几十名爱国志士。

天快亮时,冯志刚带领战士们拉着战利品,唱着凯歌,离开了汤原县城。这歌声一路回荡,充满了铁血斗志:

“抗日志士,杀敌疆场,争独立,求解放,冒雪披霜,坚持抗战,山高水长,宁战死,不愿国家亡,不除日寇不还家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