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制度文明:从主体性到公共性
字体: 16 + -

第二编 理解与阐释_“中国梦”研究的文化之维

“中国梦”研究的文化之维

田建华

一、“中国梦”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约瑟夫·奈看来,任何一种软实力资源,之所以能够生发出吸引人甚或“同化性”的魅力,即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在于其价值观所具有的能够激发起人们**、渴望和梦想的力量。伟大的理念引领人去从事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事业。在异质文化同本土文化激烈冲突的今天,建立民族文化中对信任的崇尚,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新世纪中保持独立的关键。

《人民日报》于2013年3月19日起陆续发表五篇文章,从“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等方面五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力量谋发展,让发展惠及民众,这是人民的呼声,也是对中国梦的解读。

2013年度的文学理论研究相对沉寂。但是,在相对松散的话题中,却仍然可以梳理出一条立足中国经验、感应时代新变和探求文论范式转换的主线,而所选择的从“乌托邦”到“中国梦”、“理论安全:反思的视角”、“范式转换及生长点焦虑”三个关节点,都与当下文艺研究发展瓶颈相关,而何以重建理论生产与文学经验之间的真实联系的努力,也在其中得到回应:“中国梦”无疑是一个政治化的词汇,但文学理论界却从谱系学的考察中发现了其与晚清以降的“乌托邦”书写之间的联系,并在这个考察中重新阐释这一书写的正面价值;对于理论安全的反思,跟近年来种种“后理论时代”的危机论述密切相关,而所谓危机却仍根源于文学理论何以有效解释当代文学现象的焦虑;如果将这一焦虑与文学理论界的“生长点”诉求联系起来,则又可见出文学理论应对新的文学环境而做出的种种调整,而这,则又表征了文学理论正在经历的范式转换的现实。只有抛开受难情结的反复哭诉,一个民族才能获得深入持久的思考力,并在文化上生发出超越的勇气和力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所有的梦想都和自由、机会、奋斗、坎坷、收获、富足、尊严相关。从这一点上说,中国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但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梦”是以开拓创新为支撑的梦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物、全新探索、全新实践。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是一位不鲁莽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不迂腐的文人。它时而气势恢弘,有如黄钟大吕,高屋建瓴;时而才情兼具,既有无穷的渴望,又有孜孜的追求。其绵韧与贞刚相得益彰,相辅相依,相映相谐。冷峻之处可以凝聚神思,苍凉之处可以领悟精深,豪迈之处可以才情横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段上,只有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和前进方向、居于制高点上的先进文化才能够引领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够从之者众、服之者广,感人深且易人易,成其为真正的实力。在当前学术界全球化潮流日甚之际,研究质实贞刚、刚健自强的“中国梦”,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宝藏,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强化华夏文明的感召和纽带作用,形成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现代文化体系,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个因文化的发现而不同于过去并深刻起来的世界,民族文化更应建立一种开放的观念,在宽容、自由的原则指导下,不仅认同本民族,更要认同全世界,既努力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潮流,又在世界的背景中彰显民族性格。马克思的学说不仅有途径更有理想。心怀坚定不移的光辉灿烂的理想主义;“他永远以神灵般的精力和刚毅坚定的眼光通过一切风云变幻而透视那在世人的心中燃烧着的化日光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全球化的积极回应,就是要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文化努力去理解、适应、转化,尽可能在趋利避害中重建新时代的文化,在全球化时空中挥洒我们民族的个性、彰显我们民族的性格、建立起民族文化的温馨家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止是对西方哲学的概括和提升,而且也是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样是有贡献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渊源”,也应当是“全人类智慧结晶”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最早表达了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它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的实质即是转向人或是此在的“现身情态”,是在人的现实活动和生存状态中理解人本身。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思考和建构,这种真正源于生活的统一性思想仍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精神条件,它将实际地参与生活世界的创造性发展和进步。在当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仍为现代人把握自身提供着符合人本质的认识方式,为现代人提供着一种切实而高远的人生意境,同样也为现代人走出当代人类困境提供着理论智慧。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从来就和那样一些研究所谓万事万物普遍发展规律、垄断具体科学解释权的形而上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其精髓本是一种深刻分析现代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转换规律的科学方法论。它直面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以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适应着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的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这一科学分析方法的强大现实生命力。

二、“中国梦”研究的维度和关注点

(一)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能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本课题研究涉及对“中国梦”的哲学透视,“中国梦”的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层次分析,“中国梦”的特征和现代价值,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张力和途径的分析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中国梦”在全球化场域中认同自己,又如何可持续地被实现。

据此,窃以为,“中国梦”的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通过对“中国梦”的哲学透视,对其结构、功能、层次及其基本特质进行分析,阐述“中国梦”的特征和现代价值。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力量正在消解,全球化本身就反映了一种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文化逻辑。“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中产生的,与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的确认相关。

“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探索适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实践中展现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本课题既要对有关见解进行确证,同时也要深入揭示“中国梦”生成与发展的逻辑,更要探寻“中国梦”与整个中国文化认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特征,为实现“中国

梦”提供实践方向和理论模型。

只有创造历史的人们才有追求不朽的野心。超越以往绝大多数狭隘的历史经验,将“中国梦”视作一种有生命、甚至有人性的东西;既懂得珍视和维护自身的文化传统,又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文化传承,我们听到的将不再是悲伤、痛苦和绝望,而是更多的尊严、从容和美丽。

(二)主要观点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名言?康德曾说过:“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中国梦”独特卓越之处在于:唯有“中国梦”覆盖了人类历史上最多的人口,让他们梦想成真;唯有“中国梦”让人类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体验自然的美妙、艺术的神奇和现代的文明,体会作为一个生灵可以感知到的越来越广的空间尺度;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去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每个人都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用安静而独特的视角,锐利又温和的感染力,把无数精神的盛宴传递给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个体,让他们懂得超越自己,懂得守护灵魂的完整,懂得把长长的视线延伸到历史和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引擎的大背景,使得中国许多行业的成功者,已经具备了在世界同行中的领先优势,而中国也从一个封闭保守的经济体迈向一个开放进取的经济体。我们目睹了这一转型,并将在十几年、二十年后亲眼看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个历史性的文明变迁,既有三峡之险峻,又有壶口之壮阔,既有千回百转的挑战,更有无限风光的奇伟。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智慧才情融入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与亿万同胞一起,共同创造国家民族明天的华美与庄重、成熟与尊贵、荣光和梦想。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实现“中国梦”,需要关注承载着中国人美好价值理念的文化符号的创制及传播,需要发展承载着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文化,更应关注文化民生,培育和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

因此,文化哲学的关照,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等多种方式,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你的国家在人群中就是你的名字、荣耀和代号。把你的思想、建议及血液都献给她,把她复兴起来,使她就像先烈先贤所预言的一般伟大。”这是意大利著名思想家马志尼的一句名言。3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明媚而丰富的日子里,重新品读马志尼的这句话,别有滋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种种挑战与危机中,中国文化面临的还是“接着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及全球自然科学发展的现实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源头。科学的理论只能在正确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充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这个最大的现实。

(三)重点难点

力求站在现代实践和哲学发展的高度,从哲学视域对“中国梦”进行读解和诠释,发掘其价值底蕴,着力于现实实践的价值检讨,着力面向未来,探寻“中国梦”的张力和实现的途径,展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国特色。

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出发,系统反思“中国梦”,这对于中国现代化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无疑具有切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难度在于如何把“中国梦”与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三者之间的特殊与一般的三重关系理顺。如何理解历史的尺度与价值的尺度或科学的与伦理的尺度这两种尺度问题。

“中国梦”的探索离不开比较研究,把“中国梦”与其他文化对比研究,将使其特点更鲜明。课题将通过对“中国梦”的个案研究,提升出对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借鉴性的结论或经验。

(四)力求有所创新之处

对“中国梦”进行系统化研究,寻找其中具有普遍价值的资源,进行批判性解释和创造性转化,从而为文化变迁、转型中的应对性分歧、认同危机及其重建提供一种视点。

针对当前对“中国梦”研究的基础性论述较多,系统性探讨较少的现状,力图从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中探讨文化的个性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层次问题,将“中国梦”融入中华文化的发展中,结合当前实际解决问题,同时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寻找支点。

把对“中国梦”的省察置放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时代语境中,赋予“中国梦”个案的研究分析以一种现实的时代诉求。

阐述“中国梦”与中华文明认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特征,强调从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方面来叙述对象的发展,更有助于我们从丰富多彩的历史偶然性中探明整个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的必然性。

三、在全球化场域中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独特性与实现基础

马丁·雅克预言说,在新的世纪,“权力中心不再仅仅位于西方,历史也不再以西方角度续写。我们将越来越熟悉中国的影响、历史、价值观、态度和观点,也许这一切就在不远的未来”。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所有的梦想都和自由、机会、奋斗、坎坷、收获、富足、尊严相关。从这一点上说,“中国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但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梦”是以开拓创新为支撑的梦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物、全新探索、全新实践。

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企盼的就是“过上好日子”。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我们深知,这样的“中国梦”,数量之大,涉及13亿人;范围之广,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种种挑战与危机中,潜伏着新的伟大机遇。这种机遇是全球性的机遇,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和文化做出更大贡献的机遇。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回望来时路,也许不是最美好的年代——因为明天更美好,但我要说,这是一个值得一活的年代。我们奋斗过,奋斗着,我们从奋斗中赢得的果实多过父辈,我们在奋斗中的矛盾与伤痛超逾子孙。

(二)“中国梦”及研究的学理依据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二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为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应当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背景相符合。显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做的许多事情,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所做的一切,用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标准相对照,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与资本主义一对比,又是如此地相似乃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似乎对我们中国社会究竟进一步走向何处开始迷茫,有些人甚至把抽象的自由、民主、法制确定为中国的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使当今中国人明确究竟走向何处,也就是说使当今中国人民有正确的方向感。马克思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中国人民务必要牢记马克思为人类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者说,一定不能放弃马克思为人类所指引的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把目前所做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符合的事,不是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而是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方向。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功地把实现民族解放的目标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结合在一起,今天我们同样应当把民族振兴的目标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目标。

中国人民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是正确的。最能说明马克思对市场的分析从总的来说是对的,是我们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市场经济前加上“社会主义”这一限制词,是意味深长的。他是要把市场这种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结合在一起,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限制市场经济本身必然衍生的消极性。我们只有以马克思关于市场的理论为指导来探索邓小平这样做的含意,才能深刻理解邓小平这样做的高瞻远瞩。连续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三)“中国梦”及研究的深远影响

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类生存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人世间,唯有审美活动,才使日复一日的平庸生存过程和有限的语词符号,变成富有诗性魅力和充满创造性的奇幻艺术力量,带领我们永不满足地追求、超越、鉴赏和回味人生及其历史的审美蕴涵,将历史从过去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使它顷刻间展现成五彩缤纷的长虹,架起沟通现实与未来的桥梁,穿梭于生活世界,引导我们飞腾于人类文化与自然所交错构成的自由天地,在生命与死亡相交接的混沌地带,实现来回穿梭和洗心革面,一再地获得重生,使短暂的人生重叠成富有伸缩性的多维时空,开拓了同各种可能性相对话和相遭遇的新视阈。

一个人一个民族所关怀的基本问题,始终是我们自身的生活命运:既要探讨我们自身的现状及其历史原因,又要寻求我们自身实现自由的出路。

令我们骄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它始终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由人民群众主导、由人民群众决定;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这些年来,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网初步建立,还是医疗、教育等方面不断向前的改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农业税免除了,义务教育免费了,职工工资增加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有了基本医疗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形成……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这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让亿万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梦”,覆盖了人类历史上最多的人口,让他们梦想成真;“中国梦”,是在与世界相融合的开放进程中实现的,每个铸梦为实的人都可以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体验自然的美妙、艺术的神奇和现代的文明,体会作为一个生灵可以感知到的越来越广的空间尺度;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引擎的大背景,使得中国许多行业的成功者,已经具备了在世界同行中的领先优势;“中国梦”,是中国从一个封闭保守的经济体向一个开放进取的经济体转型的过程。我们目睹了这一转型,并将在十几年、二十年后亲眼看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正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真正展开了“数千年未遇之变局”的深刻变革。这个历史性的文明变迁,既有三峡之险峻,又有壶口之壮阔,既有千回百转的挑战,更有无限风光的奇伟。

伟大的理念支配人去从事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事业,没有这种理念也是与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相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及全球自然科学发展的现实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源头。科学的理论只能在正确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这个最大的现实。“中国梦”是在人的现实活动和生存状态中理解人本身,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思考和建构,这种真正源于生活的统一性思想仍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精神条件,它将实际地参与生活世界的创造性发展和进步。在当代语境中,“中国梦”为中国人民提供着一种切实而高远的人生意境,同样也为我们走出困境提供着理论智慧。“中国梦”昭示了一种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意境,并以这种人生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生活价值信念与自由解放的追求。“中国梦”正是从生活深处引出理想,她植根于对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并为当代中国人民提供了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境界。进而言之,她承诺社会基本道德生活或日常道德生活的淑世伦理问题,因而她能为广大成员所认可、接受和践行。

我们坚信,拥有九十多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并且会持续地以自己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也是对的最强有力的证明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站在新世纪之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应是我们的共识,那就是:让我们共同忧患,共同关切,共同努力,在反思自我与改进实践中创造共同的未来!

(作者系郭湛教授2000级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教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