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湘鄂卷
字体: 16 + -

湖南省_屈子祠

屈子祠

概况

屈子祠位于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畔,坐落在古木参天的玉笥山上,是中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也是湖湘文化和中国浩瀚诗海之源头,是有“中华第一祠”之称的古祠。2009年5月,屈子祠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屈子祠为三进青砖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黄琉璃瓦覆顶,风格古朴秀雅。全殿三进,中、后两进间置一过亭,前后左右各设一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浮雕。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文辞歌赋。后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附近建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古迹,俗称玉笥山“八景”。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祠内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桂树多株,每逢中秋节,百花盛开,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人们祭奠屈原的重要场所,历朝帝王都极其重视。唐玄宗李隆基曾亲自下敕重修祠宇,“岁时祭祀”每次加封,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历代地方官员,也必在任内亲临凭吊祭奠。清雍正九年(1713年)规定除每年五月初四外,地方官员必亲自到祠净庙省牲。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祭祀规定废止,但民间的祭祀活动仍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在岳阳举行龙舟节都是在祠内的屈原神龛前取得火种,并先期在此举行祭龙仪式。

民族之魂——屈原

屈原(公元前约340年—公元前约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他曾深得楚怀王信任,年轻时就任“左徒”(相当于后来的左丞相),掌管内政外交大权。屈原体恤民生、力主变法、振兴国家、联齐抗秦、统一天下的“美政”理想,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这些主张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而遭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和宠妃郑袖等人的谗言迫害,几度被楚王疏远和放逐。

屈原含冤离开自己热爱的郢都后,出长江、过洞庭、朔沅水,在江南漂泊了很长时间。沿途看到百姓的疾苦和灾难,回想奸佞的横行和楚王的昏聩,预感祖国的前途异常危急,他更加日夜不宁,便把报国无门的悲和痛化作不朽的诗歌,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深沉执著的故土情结,完成了他生命里大部分作品。其中有志存高远的《离骚》、浪漫的《天问》、高洁的《橘颂》、缠绵的《湘君》以及情致缥缈的《九歌》等。他的诗作打

破了《诗经》以后整整三百年诗歌的沉寂,是诗坛一次辉煌的日出。他为中国文学开创了另一种创作类型,即通过幻想和想象来表达作者深邃思想和强烈感情的浪漫主义艺术,因而被称为“诗祖”,并被誉为浪漫主义诗魂。

屈原在汨罗居住的那些日子里,经常与渔夫在江中捕鱼,与农夫在田间劳作,与巫师在民间采风。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攻破郢都,楚地百姓四处逃难,眼看自己一度强盛的国家已经无望回天,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便选在楚人“祭龙”的日子,怀沙自沉于汨罗江,完成了他生命历程中最为悲壮的一幕。现在定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现象,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诗人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曾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在中国群星灿烂的古典诗人中,鲁迅对屈原情有独钟,以至许寿裳在写《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专门写了《屈原与鲁迅》一节。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在留学日本之初,所购藏的拜伦的诗、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新书中,夹有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使他稍感奇异。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热情,肯定了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在《屈原与宋玉》一文中评价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并说:“《离骚》是一篇自述和托讽之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

在《摩罗诗力说》中说:“惟灵均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郁为其文。”同时也指出屈原的诗作中虽“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由此可见,鲁迅是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屈原的。

毛泽东一生爱读书,尤其是爱读《离骚》,从青年读到老年,常读常新,时有领会。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在自己的笔记《讲堂录》中,用工整的小楷抄录了《离骚》、《九歌》的全文,在《离骚》正文的天头(书页上端的空白处)上,写有各节提要。这本《讲堂录》共有47页,那部分抄文占去了前11页。在延安的时候,《楚辞》仍是毛泽东常读的作品之一。

建国后,有关毛泽东阅读和谈论《楚辞》的记载就更多了。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在去苏联访问的火车上,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交谈:“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毛泽东言而未尽,又补充道:“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还是我的家乡。所以我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

1954年10月26日,在会见访华即将回国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毛泽东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接着,毛泽东又向客人介绍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两千多年以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旧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在这天吃粽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让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屈原的崇高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更是毛泽东所深深敬佩的。

1957年12月,毛泽东让身边工作的几位同志把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工作人员共收集了50余种古今有价值的各种《楚辞》版本和有关著作。在那一段时间里,毛泽东比较集中地阅读了这些书。从文学创作角度看,屈原那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和创作方法,吻合毛泽东的审美趣旨和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1958年前后,毛泽东读《离骚》等《楚辞》中的作品最勤,并说读后“有所领会”,还推荐给其他领导干部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