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共产党员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_第二节 申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崇高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申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崇高的价值目标
价值是标志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指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不仅综合地体现了人的理想、好恶和追求,还形成了衡量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基本价值尺度,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规范。人生价值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作为客体的人的活动的一种关系,即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阶级、他人和自己所作的贡献和所具有的意义。这就是说,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和价值大小,不在于他的职务高低、寿命长短,而在于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与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人民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一、以“公”字为核心的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决定了共产党除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因此,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突出的是一个“公”字,这也正是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之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准则,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口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元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还曾满怀深情地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当年不仅要求党的干部“给老百姓当长工、当牛马”,还要求自己的子女与人民同甘共苦。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的几个子女都在学校上学。当时住校的生活比较艰苦,学校食堂的伙食不仅很差,还无法让人吃饱。有关人员得知情况后,曾向王光美同志建议,应该让孩子们回家吃饭,这样可以吃得饱一些。刘少奇听说此事后,坚决不同意,他非常严肃地说:“人民吃不饱,我们是有责任的。咱们的孩子应该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让他们尝尝吃不饱的滋味也有好处,等他们长大为人民办事的时候就会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关心人民的生活”。
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刘少奇写道: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这种坚强的党性正是共产党人的牢固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曾经针对他们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明确地回答道: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党的成员也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其实,共产党人强调人民利益,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尊重个人利益、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并不矛盾。评价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标准,不仅是看他的发展需要是否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生融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看他对历史、对人民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像其他普通人一样,共产党人也有世俗的愿望和需要,但是,共产党人又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具有伟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崇高品格的先进分子。共产党人总是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自己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人民利益的实现,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就失去了本色。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视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利益面前特别要处理好几种关系:首先是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要事事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了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共产党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崇高的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都是来自于人民的,是人民赋予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谈到有关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时也说过: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惠、包办和强迫命令的权力,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衡量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就是要看其言论和行动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要看其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党的行动准则,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和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尺度,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
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像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昕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同时,中国共产党又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把自己的权力放在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之下。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最崇高的人生追求。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应该思想境界更高一些,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等,就能够正确处理。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充实。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是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而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就正是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那些有益于人民的人。
共产党人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只有确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摆正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2002年1月25日,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说:“我始终认为,加强学习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个最基础的方法。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自觉地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勤奋工作,而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会去利用于中的权力与民争利、牟取私利。”
二、共产党人要提倡“慎独”与“慎微”
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做人的基本准则,离开了基本的人格去谈远大理想,去谈宏伟目标,那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话。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做人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做官先做人,党员干部要注意人格修养,这是做人之本,也是为“官”立业之道。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共产党人应当重视如何做人的问题,应该对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自身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共产党人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争取为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我们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就是不求升官发财,不怕流血牺牲,自觉自愿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奋斗。邓小平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党的优秀干部郑培民同志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坚持“做官先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既要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又要有严格自律的自觉性。对自律和他律都要有正确的认识。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共产党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两道防线。党纪国法对于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靠自觉。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严谨的做人态度。
共产党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站稳立场,在所谓的小事面前也要能够把握住自己,要像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这就叫“慎微”。据《新唐书·烈女传》记载:唐代李畲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一次,小吏给他送来俸米,称量的结果超过了他应得的分量,他问小吏这是为什么,回答说:给御史的俸米是不计较多那么一点的;又问小吏送米时雇车的费用是多少,回答说:御史是不用付这笔费用的。李畲的母亲知道此事后,狠狠地训斥了儿子一番,并且让他立即把多余的俸米退回去,还要按照价钱付给来送俸米时的那笔车费。事后,李畲有了深刻的反省,他认识到,自己身为监察御史,而人家竟然用小恩小惠来拉拢自己,自己还毫无察觉,这说明自己平时还没有完全尽职尽责。于是,李畲弹劲了与此事有关的那位管俸米的官员,而且自己也作了检讨。李畲作为监察御史而成为百姓心中“公清若水”的廉吏,正是因为他注意从小事上做起,拘小节,谨小慎微,不让“千里之堤,渍于蚁穴”,不因小而失大。事实上,一些人蜕化变质,甚至走上与人民为敌的道路,最初确实就是从一些不以为然的小事上开始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人生本无小事,而共产党人就更是要始终绷紧如何做人的这根弦。
共产党人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能够自觉地管住管好自己,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不做有悖于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不做不仁之事,不取不义之财,在人前人后都一样,真正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就叫慎独。“慎独”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的价值标准。儒家经典《大学》里说:“诚于中,行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据史书上记载:东汉年间,荆州刺史杨震调任东莱太守,在上任的途中路经昌邑县,此县县令正是他以前曾经举荐为官的王密。王密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很想趁此机会去酬谢一下杨震,但又碍于眼目太多,于是就在夜里提了十斤铜币去送给杨震,杨震坚决不收,王密以为他是不好意思,便说:“这是夜里,没人知道。”可是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非常惭愧,只好带着钱回去了。后来,杨震任太尉的时候,汉安帝的舅舅大鸿胪耿宝,私下找到杨震,想让杨震提拔自己的亲信当官,但是,杨震坚决不同意。耿宝告诉杨震,他所要安排当官的人是当朝大官李常侍的兄长,而让他做官是“上面”的意思。杨震却说:既然如此,就应该有正当的任命。其实,如果杨震私下提拔耿宝的亲信当官,是不会有人知道的,而且还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杨震从不违
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他丝毫不肯给耿宝面子,为此事不惜得罪了耿宝。杨震一生公正廉洁,从不受贿,子孙们也是布衣素食,出门步行,他认为留给子孙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一个清白公正的名声。后来,人们都尊称杨震为“关西孔子”。像杨震这样为人处世,正是真正做到了“慎独”。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向共产党员提出了“慎独”的要求。刘少奇说,共产党员“除开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他的工作经得起检查,决不害怕别人去检查”。刘少奇的这段话,说明了慎独对于一个共产党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做不到慎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那将是很危险的,必然会成为私心和贪欲的俘虏,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因此,共产党人应该先解决好做人的问题,人品好,才可能官品好,才可能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三、共产党人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
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面对的环境也不同,由于角色的不同,社会对其要求也不尽相同。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担负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社会和人民对其的要求也就比普通党员和群众要高。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解决做好人的问题,决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而必须是时时刻刻做群众的表率。领导干部一定要具备与自己身份相符的素质和能力,要把做人与做“官”很好地统一起来,坚持以做好人促进做好“官”。为此,就要在平时多下苦功,不仅要在工作中对社会对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还要在平时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在做人的磨炼上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劳。
领导干部要注意人格修养,这是做人之本,也是为“官”之道。领导的权威,从根本上说,来自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格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立大志,修人品,“志当存高远”。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凡能成大器者都是具有远大志向的人,都是讲求人格修养的人。领导干部一定要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崇高的价值目标是统一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模范作用与高尚的理想追求和人格修养也是统一的。领导干部在地位、权力等方面有别于普通群众,这是能够更好地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领导干部如果忽视了做人的问题,仅仅依靠权力和地位去开展工作,那肯定是做不好工作的。还有,领导干部如果忽视了做人的问题,以为自己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面前享有特权,并且用于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么就更是不会有任何好下场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问题的关键所在。刘少奇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特殊的人物”,“特殊”在哪里?就在于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年,一位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问胡耀邦,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郑重地回答说:小同志,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这些话言简意贱,寓意深远,说出了共产党人先进的价值标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像党章里所规定每一个党员要做到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些都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人深思的。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一种革命理想主义和求真务实态度的统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廉洁自律的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共产党人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实现远大的宏伟目标,为了民族的自立自强,为了国家的发展进步,为了党的兴旺发达,为了人民利益的最终实现,艰苦奋斗,永不停息。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就始终自觉地发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吃苦,甘于奉献。雷锋说过:“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我今天听一位同志对另一位同志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雷锋确实是这样做的。1959年入伍时,雷锋已经是-个技术工人。但是,雷锋自愿放弃了每月几十元工资,他甘愿每月6元钱津贴,到部队去服役。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放弃了许多个人的利益,直到最后因公殉职。人民赞誉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直十分怀念雷锋,怀念雷锋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宝贵精神,怀念雷锋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高尚风格。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这是共产党人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共产党人自身价值的具体体现。每个共产党人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的一切都是属于党的,只要党需要,就毫不迟疑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生所要实现的最大价值。真正把这些当成座右铭,并在人生中努力去实践,那么,也就真的做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人生意义的那段精彩的论述中所说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元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