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战略
字体: 16 + -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激荡中国梦_第二章 光荣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第二章 光荣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勾画的新蓝图,是基于对国家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研判而提出的新目标,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推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小康”一词,无论在传统儒家文化中还是在我们党的建设历史上,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这个“全面”,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 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等等。这些定性目标要求构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基本蓝图和愿景。

第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有六点要求: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是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是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五是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是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主要有四点要求: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三是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四是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要做到: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二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三是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四是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五是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六是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第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 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对应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小康社会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应当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小康社会。

二、与时俱进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懈追求和探索,开创和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小康社会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虽然在探索如何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提

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完整地描绘出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正式有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严峻的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完成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五大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是迄今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得最为详尽的蓝图。这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全面系统完善的小康社会建设 理论。

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到规划、从建设到建成,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一步步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概念,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真正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追求与社会发展现实道路的有机统一。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了我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主要体现出以下不同: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收官阶段;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指标的进一步发展充分表明在建设道路上我国处在即将到达预期目标的冲刺阶段;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显示出我们党在全面衡量建设成果和当前状况后对按计划实现目标的科学判断。

三、实现历史跨越的坚实基础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已经进入富裕或接近富裕。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另有资料显示,到2010年各地区全面摆脱低人类发展水平,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区域达到21个,占总人口比例的63.3%,超过40%的人口达到高或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即使人类发展水平最低的西藏地区(0.540),也与已经进入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印度相当(0.542)。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实现了“十年一个台阶,二十年一个变化,三十年一个格局”的大跨越。

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伟大历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些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再铸辉煌的信心,也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小康”与“现代化”,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重要关键词。不论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变化,还是“现代化”的不断丰富完善,都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变化息息相关。

解放初期,由于我国的工业、农业、文化、军事都不强大,因此,把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四个现代化”的表述和明确提出是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清晰、完善起来的。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首次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邓小平结合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把现代化与“小康”、“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了“现代化”新的涵义,这样的联系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目标更具体、更切合中国实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

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并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之后,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邓小平谈到“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变化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二〇〇〇年建立一个小康 社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现小康确立为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使用“小康”的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将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个阶段,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第二个阶段,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阶段,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八五计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作了具体的诠释:小康就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物质及文化精神生活更加丰裕,社会服务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可见,中国的“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从“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从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小康”与“现代化”始终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时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们党的与时俱进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小康社会建设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对这个基本定性,我们要深刻理解,进一步凝聚共识,更好推进这项制度建设。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就是要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习近平在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与现代化理论相吻合的内涵: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加快推进经济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本质是民主。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推进文化现代化。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当经济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因此,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现代化。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五是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也只能分阶段加以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目标定位,又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目标最终完成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我国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和国家进一步将国家发展任务细化,将发展战略分“两步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性规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有余的中等收入阶段逐步向高收入阶段的转换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提升和超越。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在中国梦的交响曲中增添了更优美的旋律,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