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桂琼卷
字体: 16 + -

广东省_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概况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馆内设《端砚春秋》陈列和《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1959年10月1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宣布成立,196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该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铁军”——叶挺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11月正式成立,是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命青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筹建的以共产党员为主要骨干的部队,叶挺被广东区委推荐担任该团团长。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第四军,实际上由中共广东区委具体领导,其干部的任免、调动和人员的补充全由共产党独立负责。连级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全团2000余人,85%的士兵是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和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革命青年。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它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1926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浪潮,广东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统治,早日实现全国统一和民族解放,广东国民政府应人民之期盼,断然决定出师北伐。为此,中国共产党再三强调:“本党现时最主要的职任,是在各方面准备广州国民革命势力的向北发展。在北伐的过程中,以

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艰巨的北伐先锋任务,最终落在了叶挺和他所创建的独立团肩上。北伐在即,叶挺鼓励战士们:“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是北伐先锋。我们不但代表革命军,而且代表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北伐中第一次打仗,我们一定要胜利。”

1926年5月1日,叶挺率领独立团兵分两路,从肇庆、新会同时出发。出发后,独立团在团长叶挺和参谋长周士第的带领下,经广州北上,翻山越岭,于5月底到达湖南永兴。此后,叶挺与唐生智部39团团长见面,详细了解了敌方的情况,并进行了周密的对敌作战计划。6月5日,叶挺带领独立团战胜六倍于己的敌人,攻占攸县,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首度胜利。从此,叶挺和他所创立的独立团在国民革命军中有了响当当的名号。

首战告捷,叶挺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计划增强独立团的战斗力。在浏阳驻防时,叶挺组建了一支特别大队和一个补充营,加强了独立团的后备力量,为之后的战斗增添了保障。

8月19日,平江战役打响。叶挺独立团与36团协同作战。上午时分,叶挺率领独立团移动至江平城北侧,从敌人的后方发动进攻,一举攻入平江城。此后,国民革命军西、南两侧进攻部队借势发动猛攻并顺利攻入城内。革命军占领平江城后,天岳山、鲁肃山附近的敌人仍困兽犹斗。叶挺果断令各营迅速南渡汩罗江,趁敌不备,彻底歼灭了全部敌人。平江战役大获全胜,苏联军事顾问

对叶挺及其带领的独立团做出了高度评价:“该城和敌人全部防线的命运,是由叶挺独立团解决的。”

平江战役之后,叶挺率领独立团继续北伐之路,并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分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汀泗桥战役中,叶挺审时度势,按照战事发展及时调整战略,轻松取得胜利。事后,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对叶挺的军事指挥才能大加赞扬,称其“具有军事天才,能见机进取。” 贺胜桥战役中,敌人投入了大量兵力和重型武器,声称让北伐军无路可走。战前,叶挺仔细地分析了战斗形势,他对战士们说:“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攻破贺胜桥是有把握的。但贺胜桥战斗与过去几次战斗不同,这次吴佩孚亲自指挥,有一部分生力军,敌人炮火较强,防御纵深很长,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完成光荣的战斗任务。”战斗打响以后,叶挺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几次冲锋,最终击溃了敌人的优势兵力,为进军武汉开辟了道路。

北伐的最后一战是攻克武昌。叶挺独立团担任第一线主攻。由于武器装备不足,独立团先后几次进攻都没成功,且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叶挺果断改变攻城计划,歼灭了守城之敌,而后又强攻蛇山,占据了武昌城的制高点,彻底控制了武昌城内的敌军,取得了武昌战役的胜利。

北伐战争大获全胜,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谱写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锻铸了彪炳千秋的铁军雄风,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叶挺也被公认为“北伐名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