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封革命家书
字体: 16 + -

邹韬奋

邹韬奋

但我心怀祖国,惓念同胞,愿以最沉痛的迫切的心情,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省余江县人,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从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8月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被逮捕。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获释,创办《抗战》日刊。武汉沦陷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抗战》。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香港沦陷后,于1942年辗转来到苏北解放区。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疗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时年49岁。

书信内容

遗嘱

我自愧能力薄弱,贡献微少,二十余年来追随诸先进,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竭尽愚钝,全力以赴,虽颠沛流离,艰苦危难,甘之如饴。此次在敌后根据地视察研究,目睹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更看到新中国光明的未来。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但四五年来,由于环境的压迫,我的行动不能自由,最近更不幸卧病经年,呻吟床褥,竟至不起。但我心怀祖国,惓念同胞,愿以最沉痛的迫切的心情,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我死后,希能将遗体先行解剖,或可对医学上有所贡献,然后举行火葬,骨灰尽可能带往延安。请中国共产党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遗嘱亦望能妥送延安。我至沈粹鲜女士可参加社会工作,大儿嘉驿专攻机械工程,次子家骝研究医学,幼女家骅爱好文学,均望予以深造机会,俱可贡献于伟大的革命事业。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日口述签字

点评

这是1944年邹韬奋在弥留之际口述的遗嘱。在遗嘱中,表达了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理想和因身体原因的力不从心,并且请党中央审查他的历史,要求追认他为党员。

邹韬奋逝世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纷纷举行追悼大会,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新闻记者。10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9月28日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给予了崇高的赞誉和评价。电文写道:“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先生遗嘱,要求追认入党,骨灰移葬延安,我们谨以严肃而沉重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韬奋先生长逝了,愿中国人民齐颂先生最后呼吁,为坚持团结抗战,实行真正民主,建设独立自由繁荣和平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到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