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行动
字体: 16 + -

十八、旁观者清

    下午的研讨吴刚只是去坐陪。于教授希望讨论的内容能够激发吴刚和李丽的记忆,使他们想起些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对研讨的内容真的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听不懂;还不如刘昊和马强说的那么直观易懂。李丽几乎要听睡了,吴刚也是头大的很。在吴刚脑子里来回浮现的是一个名字——于广寒。



    吃过晚饭后,吴刚在房间开始研究起那厚厚的一摞档案。首先,于广寒是独子;他父亲42岁有的他;接下来就不容易了。这可比当初刘昊和李丽的档案多太多了。从于广寒的爷爷奶奶的出身成分开始,各种各样的文档,看得吴刚头昏脑胀。难怪于教授那么肯定,太细了,真的很难出什么差错。吴刚都开始要放弃了,但是一个眼神一直在强迫他继续研究。那是一张照片上模糊的眼神,是刘昊否定过的眼神。吴刚是一个很相信直觉的人,而直觉也从来没让吴刚失望。



    一张处分单,于广寒曾经遭受处分,因为训练期间私自外出。附带的检讨书表明,于广寒由于女朋友生病没人照顾请事假,而领导因为训练费用巨大,没有批假;于是他私自离开训练基地回北京照顾女友;时间是2008年8月12日回到北京,训练因此中断。这正是吴刚入院的那天。“又是巧合?”吴刚自言自语。



    有所发现的吴刚有一点兴奋,他继续努力翻找。一份伤残证明,于广寒的父亲于世勇在老山受过伤。这份证明给了吴刚更多信息,主要的是三条:一、于世勇的原籍与于广寒政审时的户籍不是同一个地方;二、至伤原因,弹片划伤左腿肌腱和生殖系统;三、复印的照片上的于世勇和于广寒不像,几乎没有可比性。吴刚开始怀疑于广寒是领养的。进一步搜索发现于广寒是上高中前给自己改的名。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虽然没有刘昊那么夸张,但是也是经常名列前茅。在一所名牌大学学物理,大二以后转学到飞行大学改学飞机驾驶。



    于世勇在于广寒12岁时被行政拘留,因为和别人因口角打架;而这一年他们搬家了,对于一个54岁的农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吴刚找累了,他看着那张复印的半身像;这个眼神和刘永利照片上的一样模糊,也一样神秘!



    第二天早上,食堂里吴刚遇到了于教授。



    “于教授,早!”



    “早,昨晚休息的怎么样?”



    “挺好,这环境挺舒服。”



    “那就好。研究出什么线索?你拿那些档案。”



    “哦,有点小发现。”



    “是吗?走,到那边坐下说。”



    食堂的早餐是放在每个桌上的,一份份的在每个位置都有。吴刚和于教授、李丽三人坐在了靠墙的一个位置。吴刚把头天晚上的发现说了一遍,于教授边听边点头。



    “很好,我们这边也有新的发现。”



    “哦?”



    于教授笑了笑,“你坚持要拿档案研究,我觉得没准儿你是对的;所以,我们通过他的公司了解了一下他最近的情况;毕竟档案里主要是入档经历,没有生活细节。”



    “那发现什么了?”



    “前一段时间他请了几天假。也很巧,包含你们出事的那天。”



    “那是不是要监控起来?”



    “已经开始了。”



    “你们效率真高啊!”



    “这不是小事!小吴,你的第六感很强啊!”



    “我就是喜欢瞎琢磨。”



    “挺好。你不当刑警可惜了!”



    “对了,教授。”



    “嗯?”



    “我有一件事没有搞清楚,你们是怎么开始关注我们的?”



    “你果然心思细密!”



    吴刚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睁大眼睛等着于教授回答。李丽虽然不知道他们俩是什么意思,但也很好奇。



    “反正距开会还有一段时间,我就从头给你们讲吧。建国初期,有一个人找到政府反应天使组织的事。当时因为国际国内环境,政府认为这个组织应该是美国在中国搞的间谍组织,所以成立了一个对应的专案组——叫“后裔”。但是由于天使组织结构严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后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但当时那个揭发的人上交了一本古卷,就是我们手里的《天道》,和一个收发机——后来损毁丢失了。这个案件的材料因为涉及间谍案,所以一直封存在国安局档案库。95年东北发生了一次目击事件,国安局介入调查了;负责调查的组长曾经参与过“后裔”计划。当时的目击者反映有人出入飞碟;于是,封存的档案又被解封。此后国家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叫“墨子计划”,从多方面针对这个案件进行研究。我的博士导师就是负责针对《天道》记录的内容进行破译的。不过事情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因为很多学者看了书中内容觉得与事实不符。后来08年那件事发生了;鉴于之前的教训,工作小组没有正面回应那个人;而是从暗中监控,以期有更大的收获。”



    “之前的什么教训?”李丽问。



    “就是建国初期那个人,政府把他保护起来,结果再也没有任何进展。”



    李丽点了点头,于教授继续讲到:



    “后来刘昊和另一个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就开始监控刘昊,另一个人因为交通事故死亡了。涉及案件的所有人都被调查了一遍,但是没有什么大的发现。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我们没有收网。后来刘昊接触了小李,而小李又和你来往密切;这时候我已经开始负责这个小组。我参与进来是因为我的导师和我的专业。前一段时间你去北京时,他们又派飞碟来过,夏美丽就是那次潜逃过来的;根据夏美丽的描述,我们发现之前的那个人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于是就对《天道》又开始深入研究。因为有的专家怀疑可能会有赝品,所以我们就开始重视你们那里是否能找到另外一本。不过当你们联系我以后,我发现两本一样,而且你们也都是站在我们这边,所以就放松了监控;说到这我就后悔啊,哎……!”



    “谁也不会想到会这样。对了,昨晚怎么样?”



    “昨天晚上我们按照你给的频率,从月亮升起到落下每十分钟呼叫一次马强,就是没有回应!”



    吴刚长叹了口气。



    ……



    回房间的路上李丽问吴刚:“刚哥,于教授为什么说你心思细密?”



    吴刚又是笑了一下:“你想,如果于教授不是墨子,那他与天使组织什么关系都没有;那他就没道理找得上我们。当时我主要是想,既然能找到我们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天使成员都找出来;这样马强和六哥就不会出事了。现在看来一切都起源于那个老头。天使组织太周密了,我们要多加小心了!”



    “嗯。刚哥你真厉害!”李丽拽着吴刚的胳膊把脸贴到他的肩头。



    “那于教授不是更厉害!?”



    “为什么?”



    “我只是想到了自己的事。他不仅想到了自己的还想到我的想法。”



    “那是够厉害的!”



    “于教授这么年轻就能掌这么大的局,没有超人之处是不可能的。”



    “嗯,这么多专家学者,还有将军都听他的。”



    ……



    略微休息了一下,上午九点研讨又开始了;李丽和吴刚头痛的时间!



    人们争吵很激烈,多数人认为马强的理论太过离经叛道;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用实验检验一下,反对者说老的理论也没有违反实验结果。争论最后倾向于反对者;因为马强的理论有一个基础性假设,就是万有引力是即时力,也就是不需要时间就可以到达任意距离;反对者说二月份美国人就已经宣布他们探测到了引力波,所以马强的理论基础已经不成立了。



    吴刚要求看一下马强笔记本的原版,于教授同意了。他前后仔细的翻阅了一下,最后在一页上看到了这样一句:“今天那些蠢货竟然宣布找到了引力波,他们为什么不用脑子想想!如果万有引力以光速进行,那宇宙岂不是要减速最后停止运转。太阳系并没有减速就是最好的反证,他们竟然视而不见!引力如果是有速度的,那离心力和引力就会有夹角,合力就会产生拖拽作用,怎么他们就是想不到!”



    “于教授,太阳系是怎样运动的?”吴刚看着于教授问。



    “围绕太阳转动。”



    “除此之外呢?”



    “总体上是以太阳的自转轴为轨迹向北运动。”一个搞天文的教授回答。



    吴刚在面前的便签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圆,圆的中轴画了一个箭头。他想了想对于教授说:“教授,您看;这如果是太阳系,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是由内向外的;万有引力克服离心力是由外向内的,所以太阳不溃散。”吴刚边说边在纸上画着。



    “嗯,然后呢?”



    “因为万有引力是光速传播,那从质心到边缘就需要一个时间;而此时太阳是在这个方向前进的,因此会有位移;这样,万有引力就相当于前一刻的太阳,对后一刻的太阳施加的引力,因此会对太阳有拖拽作用。”



    “太阳系就会减速,可是事实上没有!”那个天文学家大声说。



    会场突然瞬间肃静了,两秒后于教授站起来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人回答。



    于教授继续说:“那么好,我宣布一个决定:一,从现在起,在得到明确通知之前,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这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二,除了在这个项目范围内,任何人不得发表和对外探讨与这一思想相关的理论。”于教授举着马强的红色笔记本说。”



    沉默了两秒后,于教授问到:“大家清楚了吗?”



    人们纷纷回应。



    “好,现在大家把手中相关的资料全部上交,并删除所有下载的文件;如果有人曾经向外传递过相关内容,请会后找李云同志汇报情况;我们不会追究责任,但要尽一切努力控制这一学术思想的外传。”



    又沉默了两秒,于教授宣布:“现在散会,下次会议等候通知。”



    会后吴刚问于教授:“为什么马强的想法那么重要?”



    “因为他推翻了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说明这是另一个学术领域。”



    “非平衡场力学?”



    “现在还言之过早。不过最起码学术会有一次革命。”



    “刘昊也说过类似的话。”



    “看来让你们过来听听是万幸的选择。”



    “怎么?”



    “原来有人说你们是外行,建议就不让你们参加了。现在看来我起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怎么?”



    “我们这些人学的东西太多,思想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不容易有革命性突破。”



    “这个马强也说过。”



    “哦?他怎么说的?”



    吴刚想了一下。“3乘7得多少?”



    “21。”于教授不解的看吴刚。



    “马强说,我们能立即说出来答案是因为我们记住了答案。因此,记住的越多我们不假思索的情况越多,也就越难以逾越思想的障碍。”



    “嗯,马强确实是个有见地的人;可惜了!”



    “我们能把他们营救回来吗?”



    “只要我能做的我会尽全力,一直坚持下去。”



    “我替马强刘昊谢谢您了!”吴刚紧握于教授的双手,眼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