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命门之刺客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平凡的幸福

    thu may 07 11:00:00 cst 2015

    “修儿,起床了,该去上学了,再不起来可要迟到了喽!”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随后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照进了屋内温暖、柔和,春天的气息如同这一缕阳光般,也照进了屋内。

    翟修离开“军院”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安淮将军并没有食言,他为翟修选的这户人家确实非常好。

    这是一对首都军区医院的夫妻,丈夫叫沈宏亮是一名军队的外科医生,为人正直做事严谨,但并不死板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妻子叫吴梅是一位护士,为人温柔、善良。两夫妻是在曾经随军的战争中相识相恋的感情极好,只是由于当年战争的条件残酷,所以妻子吴梅落下了病根始终未能生育。

    两夫妻非常希望能有个孩子,也曾申请领养孤儿院的孤儿。再经过了各个方面的考察后,安淮将军最终选择了这对夫妻,由于翟修毕竟参加过武神计划虽然对于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还是把他交给这对军旅夫妻,才能使安淮将军更为放心,相信翟修成人以后也会心系军旅。

    翟修原本离开骆欣妍内心倍感失落,又从白云仙人那里知道自己一生波折不断,更加沮丧不已,所以并不是特别在意要去那里。

    然而吴梅在初次见面的一个拥抱就让从没有体会过,父母亲情的翟修感到动容和温暖,随后更是用她的温柔与细心照顾着翟修的生活,渐渐的翟修融化了在了这平凡的幸福当中。

    沈宏亮作为父亲并不十分严苛,相反却总是循循善诱的教导着翟修,就在不久前沈宏亮为翟修办理了入学手续,希望翟修也可以接受好的教育,仿佛一起都在朝着幸福的方向发展着。

    翟修用一只手挡住眼睛,抵挡着窗外投射进来的温暖阳光,嘴里嘟囔道:“妈,再让我睡十分钟,时间还早呢!”

    吴梅温柔的笑骂道:“小懒虫,就知道睡,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再不吃就凉了,爸爸已经在等你了,快起来吧!”说着在翟修的屁股上轻轻的打了一下。

    翟修在吴梅的温柔骚扰下,终于还是告别了柔软的床铺,开始洗漱起来。

    早餐是清粥小菜极为简单,但是只有翟修的碗里有个剥了皮的鸡蛋,沈宏亮此刻已经坐在餐桌前看着当天的报纸了。

    沈宏亮和吴梅的家在军队大院,这里住着的都是军区医院的同事们,由于沈宏亮是外科主任医师,所以沈家在军区大院里分到的是一个双室的小屋,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翟修也可以自己拥有一间房间,这比大多数的几户一厨房要好的多。

    翟修洗漱完毕,走到了餐桌前坐下,开口道:“爸,早。”

    沈宏亮把报纸折了起来,微笑道:“嗯,快点吃吧,一会我和妈妈送你去学校。”

    沈宏亮的话音刚落,吴梅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家三口就这样开始了温馨的一天,这样的早晨已经开始无数次的出现在沈家这个不大但温馨的家中。

    广东鹏城比邻的就是东方明珠香港,由于香港地理位置特殊,而成为了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虽然现在的广东鹏城远没有达到后世的繁荣富庶,但是远比其它城市富裕。

    这也使得周边城市很多人前来这里讨生活,整个城市人口流动量极为频繁,也间接导致了这里的鱼龙混杂,这样的情况对于旧时所传下来的一些行门十分有利,所以这些行门也都纷纷的把这里作为据点,索命门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华夏大地惨遭日本鬼子侵略,经受了战争的劫难使得很多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行门纷纷遭到了破坏,再加上国家的建立和蓬勃的发展,导致各个行业也都在进行着相应的变化。

    那些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行门就更不为世俗所接纳了,生存空间在急剧的缩小着,这其中以“外八行”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其实“外八行”在华夏大地上的传承源远流长,甚至比很多行业起源都要早,虽然历经千年但是传承仍在。

    所谓的“外八行”这个“外”其实指的是并非正途所谓“外”,也就是说这八个行门并不在三百六十行当中,也就是所谓的“偏门”。别看只有八个行当,但实际上,这八门几乎囊括了江湖上所有的偏门,从古至今的江湖流派,几乎都与其脱不开关系。

    这“外八行”分别是:

    盗门,也是外八行之中最大的行门,人丁最为兴旺,这天下间凡是没有本钱的买卖都可以归类于盗门之中。无论是走千家过百户的飞贼土鼠。还是占据一方,拉杆立旗的响马流寇。甚至包括荒郊野岭,挖坟掘墓的摸金术士,这些都算是盗门之人。盗门的流派众多,各个流派所拜的祖师也各不相同,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唐代空空儿。是他将盗门的各个分支一统,形成了外八行中最大的势力。不过到了明朝后盗门再次分家,形成南北两个势力。

    蛊门,外八行中最让人觉得神秘莫测的就是蛊门。蛊门中术术多样,但种种都透着邪气,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赶尸蛊术。赶尸一术起源于湘西,相传最早是由蚩尤所创,蚩尤在涿鹿与黄帝决战,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活人和伤兵全部撤出战场后,蚩尤站在死人堆中对军事说道:“我等万不能让众兄弟,埋骨他乡,你送他们回去吧!”于是军事手持招魂符,前方引路,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便一个一个都站了起来,向故里而去。原本蛊门人丁单薄,即便有神鬼难测之能,但也难在江湖中立足,直到唐末年间,同在湘阴之地的排教被蛊门所吞并后,蛊门才冲进外八行行列当中,只是如今劫难过后也不知道蛊门还尚存多少传承。

    机关门,外八行中最让人感到惊叹的就是机关门,也称销器。机关秘技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鲁班造出的第一台木牛流马便属于机关一流,但只在《论衡》中寥寥八字以概括,到时候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偶得制造图,才使这神奇的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交通工具重现间,但这两个人却都算不得机关门的祖师,真正的创立机关销器之术的是祖冲之,所以说在东晋以前的古墓中是没有机关陷阱的。机关门进入外八行是在明朝初,那时海路已通,西洋八宝转心螺丝引进中国,机关门先辈结合这种技术,终光大了机关门,土木之变后瓦刺大军围困京城,机关们应外八行千门邀请加入明军神机营中,曾立下汗马功劳。一战成名。只是现存“外八行”中损失传承最大的就是机关门,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传承的严苛,机关门中人以少有出现了。

    千门,外八行中最神秘是千门。古老相传千门乃是推演八卦的祖师,伏羲氏所立。女娲造人后,补天而去,伏羲住世观世界黎民苦厄,而设虔门,希望能传下思想,铸万民之信仰。但伏羲却忽略了人之本性……。虔门三技。本以救苦度世为目的,却被人们变成了尔虞我诈的手段。虔门就成了千门。数千年的传承。千门的三技在岁月中不断的流逝,减少,但众多心怀叵测的千者骗人之心,却是日复一日的有增无减。如今千门传人以及不多见了,只是一些骗子打着千门的幌子,但大多不知道传承为何物。

    兰花门,外八行中最为妩媚的就是兰花一门。兰花门中人都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妓女。相传此门的祖师爷乃是管仲。这些女子都靠卖色为生,在江湖百千行当中是最为人所唾弃的一业,同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业,社会上没有了赶尸匠人可以,没有了制造销器机关的手艺人可以,这些行业消失世人都不会感到奇怪,但惟独兰花一门没不了。无论官方怎么打压,无论世人怎么评价,兰花一门的产业一直在蒸蒸日上。虽然兰花一门全是以卖色为生的女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妓女都属于兰花门。兰花一门脱身于官妓,也就是说私妓是不属于兰花门的。如今已经没有了官妓,但兰花一门仍然有其独特的标志。凤楼!只有挂有凤楼招牌的卖色女才属于兰花门,其他像各大夜总会的坐台小姐,都算不上是外八行的江湖人。

    神调门,外八行中最为诡异的门派是神调门。神调门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巫门。据说神调门的祖师爷是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相传曹植那首旷世之作《洛神赋》就是描写了甄氏在施展神调秘技时候的英姿。

    神调也就是我们常言的跳大神,神调一门中,男人叫巫公,女人叫巫婆,由于这个行当都是二人合作,一唱一跳,所以也将唱歌的人称作神调歌者,将跳神的人称为神调舞者。两人通过唱和跳的方式请神明鬼怪上身,然后用其达到某些目的。这个行当多被人请做驱邪和看病,现在有很多难疑难杂症医学还解决不了的难题,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治疗的,只是如今传承损失过大,效果甚微多半还被人误认为骗子,前景是一片凄凉。

    红手绢,外八行中最为梦幻的门派是红手绢。红手绢一门的祖师乃汉末奇女红衣,红衣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外号。野史札记中对此女的介绍只有寥寥几句,外八行的传说中倒是多有此女的通天幻术。传说她曾街头卖艺。取麻绳一根拿在手中,抖手之间麻绳就如竹竿笔直的立在地上,随后他顺着麻绳攀爬而上,绳索极长。举目难见其端。周围的看客见她上去后好久都不下来,有大胆之人就是拉那根立在地上的麻绳,谁知一碰之下,麻绳竟然瘫软下来。而爬到绳顶之人已不知去向。红手绢通俗的说就是戏法,中国的传统戏法。也可以叫做障眼法或者幻术。红手绢的一门的幻术与西方魔术差别很大,就但看现在红手绢一门流传于世的低级幻术,丹,剑,豆,环。这些戏法讲究的都是“上下翻亮,经外交代。”就是把双手的前后左右都亮与观众的眼前,道具的里外也都让别人看个清楚。然后在进行造作。而魔术呢?魔术的手法讲究的是“上指下掏,左亮右操。”当魔术师一只手指向某处的时候,你去观察他的另一只手吧!他的另一只手一定在掏某些埋伏。可惜红手绢一门正宗手艺失传不少,而且挂牌的传人也都低调异常。

    最后就是索命门,外八行最为血腥的就是索命门。索命一门的祖师是专诸、要离。但索命一门可不是金钱换命的理念,无论是专诸,要离,荆轲,还是无名,百韧,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刺客无不本着为民为天下的信念去做他那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伟大事业。索命一门最后演变成拿人钱财,替人索命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大明朝初期的赶杀外八行导致的。

    如今这些索命门的门人,正在鹏城商议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ps:“外八行”的介绍来自度娘的编辑,也非常感谢高阳先生在《千门》中的介绍。本文只有局部略作修改。在写之前也很是纠结,相信很多人对“外八行”多有了解,究竟要不要介绍“外八行”而且全文多为借鉴,但是几经思量,还是觉得介绍一下,有助于不太了解的读者看书时候能有所了解,如有不妥望各位朋友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