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完】宫略之三十六计
字体: 16 + -

(十二)我的身世(3)

    公子说他缺个背书的书童,我就留在他身边服侍,你们看我现在也能说几句之乎者也,引几句圣人的古训,便是那时公子教的。过了没几日,公子悄悄还给我一样东西,我的卖身契,他说人无贵贱之分,更不是物品可以随意买卖。所以文家被抄时我不在株连之内。哦,越扯越远了,小姐您一定急着想知道后来的事。

    唉,好人没好报啊,公子原是京官,不知为何突然奉命调入淮安任知府,监造防洪堤坝。你们。。。。。。你们这样问就是怀疑怀疑公子的人品,公子悲天悯人,身怀仁慈之心,待我这个路边的乞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着一方的百姓?

    公子一到任,便昼夜不休的视察河道,监管工程,他说淮安十年九涝,百姓苦不堪言,要赶在雨季到来之前修好堤坝。公子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却也经常帮着一起肩挑手抬,他说多个人总多分力,堤坝就能早一天修好。

    不是,不是,堤坝的确是在洪峰来之前修筑好的。事发之时,我并不在场,那时家中老母病故,我带着公子给的银两回去料理后事,等我回来。。。。。。回来之时,百里之内,一片汪洋,浮殍遍野,据说淹死的有几万人之多,为什么会死这么多?老百姓都相信堤坝修的坚固能抵抗住洪峰,况又是晚上,大多数人都是在睡梦中被冲走的啊。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是冲毁了丈余长的一段堤坝就让淮安遭了灭顶之灾。生灵涂炭,百姓遭难,公子自责不已,我亲眼见公子一夜白发。事后,公子请精于土木修建的师傅看过,都说那段河防若是按公子修建的方式绝不可能决堤,一定是有人破坏。是,凡事都有万一,的确不能因此就说有人故意陷害公子。

    可后来的事就诡异了,按我朝律例,象公子这种尽力了却未避免灾情的通常只是免职,贬为庶民,严重些的流放边疆,并不会降为死罪,虽然公子那时已起了必死之心。他强活着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多安顿受灾的百姓。

    可是却有人向朝廷举报,说公子是贪污了筑坝的费用,才导致了这场洪灾,刑部立刻着人来查抄,你们猜怎么着,竟然在公子的卧房里抄出了二十万两的银票,公子当时就呆掉了,更有那个钱庄的老板出来指正,说是公子亲自存放在他那里的。天地良心,我敢上以我的列祖列宗下以子孙后代起誓,公子绝对没有贪污缮款,中饱私囊,为了修筑好堤坝,公子每月的俸银大都贴补进去了。

    不会,我在文家那么久,不会搞错,就是把文家几代为官的俸禄加在一起也没这么多,公子一生别说拥有,就是怕见也是没见过这么多的银票,自是有人陷害。可是朝廷却不管公子是否冤枉,直说人证物证俱在,淮安的百姓知道之后,也都当真以为是公子酿成了这场灾难,上了万民折子要求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