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字体: 16 + -

第323章 因情所累坐困围城

    聚在毡房内的几名亲信心中一惊,惶恐地伏地跪拜,“万岁,若非证据确凿,断不可轻易下结论!”帝储之争由来已久,朝堂上下彼此都心照不宣。万一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难免又是一场血腥的厮杀。更何况拓跋鲜卑的首领十之八九都死在自己的儿子手上。

    拓跋焘努力控制着自己沮丧的情绪,尽量稳住嗓音,“有些话不宜多讲,朕心里自有定论。”

    众人齐声呼喝,以示效忠,“不论万岁做出什么决定,我等皆视死追随!”

    轻轻摆了摆手,“呵,‘叛军’围而不剿,这是在逼宫。摆在朕眼前的有两条路,抵死顽抗或者下诏退位。”

    “退位?这万万使不得?万岁若真宣布退位,恐怕——”

    “性命难保?”拓跋焘轻蔑地提起嘴角,“太子能有如此作为,朕并不恨他,且颇感欣慰。然而难成大事,只因被‘仁孝’二字所累。晃儿不忍杀朕。。。。。。”否则,围住行宫的人马早就冲进来了。对方明日只需昭告天下,大行皇帝被流窜的乱匪所杀。

    “万岁有何对策?”都尉略显急切的问道。

    拓跋焘看了看身后只剩下半口气的女人,“容朕想想,都下去歇着吧。。。。。。”

    行宫里缺医少药,她还能挨几天?此时,他可真成了四面楚歌的项羽了。缓缓将握在掌心的太刃推离了剑鞘,借着昏暗的烛光望向女人惨白的脸:杀了她,带着剩下的亲军杀身成仁;亦或吞下屈辱,但求一条生路?

    他真的要学项羽吗。。。。。。

    不,他答应过带她一起冲出去的。

    屈辱是否意味是输?即使输了——是输给了他人还是输给了自己?

    猛地将利刃推回剑鞘,扑倒在病榻边隐忍地落下了泪水。用尽全力止住气息里的抽噎,整张脸埋进女人的臂弯:落羽,原谅朕,原谅朕。。。。。。。

    黎明时分,三十名死士冒死突围,一身重伤,跑死了战马,其中之一在日暮之时跌跌撞撞地冲进了乐安王府。

    拓跋范闻讯一路小跑着迎出门外,自伤痕累累地勇士手中接过一封密函。对方来不及讲话就昏死了过去。料定出了大事,独自回到书房看完了信,焦躁不安地唤来了平日里跟随左右的几名参将,“即刻持本王手谕赶往阴山六镇协管督办,没有本王的授意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此等天塌地陷的大事,要他斟酌着办。他该如何拿捏轻重?

    眼下先要将此事密告大司徒,他的皇帝侄儿说的不错,那诡计多端的崔老夫子才是入东宫交涉的最佳人选。。。。。。

    次日一早,盛乐行宫里的气氛压得人喘不上气来,几十名或伤或残的亲军一连几个时辰跪在皇帝老子的毡房门外一言不发。

    床上的小女人全无意识,身体越发僵冷,几乎连张嘴服药的力气都没有了。

    拓跋焘心急如焚,在毡房里转来转去,情急之下一把抢过侍女手里的药碗仰头将苦涩的汤药含在口中,俯下身嘴对嘴地哺送进萧竹口中。起身抹了把嘴角,气急败坏地痛斥道,“都滚下去!”

    侍女连滚带爬地出了门,伏跪在毡房前的亲军将士们当下痛哭流涕,“万岁,万岁啊。。。。。。”怨声一片。

    良久,帐帘哗啦一声被掀开,烦躁至极的“阎王”阔步冲出帐外,“你们跪在这里到底想说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皆心存忌讳。

    “说——不说就都给朕滚下去!”

    都尉壮着胆子爬向主子脚边,扯着袍襟冒死泪谏,“万岁!我等随御驾征战南北。如今,万岁竟因为区区一名内侍而不肯出战,实令我等心寒啊。。。。。。”

    “你是在埋怨朕毁了尔等的一世英名?”冷冷地望着跪伏在脚下的手足兄弟。

    “臣不敢。臣闻,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嗔目暴吼,抬腿就是一脚,“那就去死!”他不知道自己受了多大的屈辱吗?这些混蛋为什么非要逼他宣告天下?

    都尉委屈地点了点头,嚓啦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背后随即响起众将士低沉的恳求,“求万岁开恩,请万岁收回成命!”

    拓跋焘一把夺下都尉手中的剑,啪啪啪连给了对方几个嘴巴。声音颤抖着乞求道,“不要逼朕,朕不想杀人!朕当你们是手足兄弟,求你们饶了朕吧,朕求你们了!”

    众将士含泪顾盼,三三两两的站起身,最终,无望地散去了。

    拓跋焘回到毡房,傲然的身躯如泰山崩塌一样瘫软在地上:为了区区一名女子——他错了吗。。。。。。

    落日在心头划出时间的轨迹,长久的静默,零星几个侍女再次点燃了毡房里的灯火。帝王呆呆地坐在榻前,攥着女人冰冷的小手。

    “万岁,龙体为重,您多少也得吃一点。”主子连日以来水米未尽,伴驾的宿卫心里十分担心。

    帝勉强挤出一抹浅笑,“朕不饿,都下去歇着吧。”

    忽然有人掀起帐帘,兴冲冲地跨进毡房,“万岁大喜!叛军傍晚时已退去半数,乐安王派人送来了两车补给。”

    “人在何处?”当下来了精神,阔步冲出帐外。心放下了大半。然而他并没有发现一条长长的黑影已暴露在皎洁的月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