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字体: 16 + -

第210章 尔虞我诈疑神疑鬼

    听了参将的一番复述,拓拔晃心里不由打起了小鼓:真的是父皇吗?除此之外,谁人敢对他说这样的话?

    接下来该怎么做?规规矩矩地俯首称臣,还是。。。。。。

    父皇隐在营中多日,想必已有了相应的准备。

    举棋不定——

    搏一把!

    轻挑剑眉,扬声大喝道,“尚书刘大人何在?请他代本宫去看看那狂妄之徒,什么人敢叫本宫屈尊前往见他?”这等好差事自然要派给拓拔丕放在这里的“眼睛”,他得先看清局势,才好见机行事。

    刘洁接到命令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带着两名侍卫钻出临时搭建的帐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骂骂咧咧地冲向传说中的土岗。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对着围坐在一起的士卒们大声呵斥道,“本官乃是当朝尚书,奉命前来寻个究竟,何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指使太子?”

    “刘大人别来无恙?”拓拔焘将半张残脸转向对方,气定神闲地捻起“狼吃羊”的棋子。

    声音耳熟,这身量更是一般无二,当即吓得屁滚尿流,双膝一软跪在地上,“臣有罪!此乃太子的意思,纵使借臣一万个胆子,臣也不敢以下犯上。臣冤枉,望万岁明察。”

    抬起头,眼底尽是嘲弄,“刘大人好眼力!一眼就认出来了。怎么,只带了这两个人?朕还一直担心有人背地里盘算着要朕的命呢。”

    “忠臣不侍二主。微臣的忠心日月可鉴,断然不会抛弃君臣大义,毁了一世清名。”

    “好一个忠臣!”拓拔焘笑容含混,听不出是褒是贬,“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朕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坐在这里。”朝身边的小子们一挥手,“尚书刘洁妄断军情,致使我大军贻误战机,时下又妖言惑众,煽动谋反,人证物证俱在,速与朕拿下!”

    “喏。”同声应和,当下将刘洁团团围住,“乖乖认罪!还不束手就擒?”

    “对,还不束手就擒?”应“天罡七星”之邀前来围观的数百兵众皆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迅速将“反贼”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一声呼和穿破了喧闹的人群,“恕儿臣大意,不知父皇日前已御驾回营。请父皇赐儿臣治军不严之罪。”拓拔晃静观其变,挥手示意跟随左右的侍卫即刻散去。

    “晃儿,何罪之有?你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驾,朕谢你还来不及呢!”

    “儿臣不敢!父皇有难孩儿本当效犬马之劳,谈什么感激,岂不折煞儿臣?”诚惶诚恐,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依为父所见,太子智谋有余,单单缺少了一点魄力。”儿子一见到他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原本神采熠熠的眸子霎时就失去了光彩。他当真看不出这小子想干什么吗?

    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可出了鞘的宝剑却又收了回去,这孩子生就缺乏“草原狼”该有的胆识。对于马背上的汉子来说,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或许是一种幸运,那意味着你有了一个比自己更强悍的继承人。

    “魄力?”心虚,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

    随口将问题的焦点引向了无关紧要的方向,“护驾救父乃是大义之举,何须犹豫再三?依朕的意思,应该当即启程。”

    长长舒了一口气,“父皇教训的是。孩儿谨记父皇教诲。”

    转向压服着反贼的“天罡煞星”,丢掉手里的石子郑重地吩咐道,“玉衡、瑶光,朕命你二人小心看押此贼,待剿灭乱党之后,回朝一并问罪。天权、开阳、天枢,命你三人巡视三军代替圣躬整顿军务,天黑前启程上路。天璇,天玑尔等随侍驾前,严防刺客,不得有误!”

    “臣等谨遵圣旨!”叩首写恩,各行其是。暗自庆幸,这次真就跟对了主子。

    “哦,晃儿,”望向忧心忡忡的儿子,上前一步揽着对方的肩膀,”我父子二人一别多日,朕有好多话想对你讲。一国储君当具帅才,而非将才,率兵出战之事暂且交给开阳代劳吧。此次北伐,太子的表现朕甚为满意。敕令即日起跪侍驾前,代朕统帅三军,决胜千里。”

    拓拔晃满心沮丧,欲哭无泪:明升暗降!顶着个“三军统帅”的虚名,却失去了实实在在的兵权。这局棋到底输在哪里?

    见鬼——

    琅琊王信上不是说父皇去了乐安王那里吗?

    大意了!

    三军易主,照计划在入夜前准时启程。烈马狂奔一夜,黎明前远远望见天边的火光。

    “父皇,你看,琅琊王的大营到了。”拓拔晃乖乖收敛起爪牙,继续扮演起了孝顺儿子。

    帝仰视天穹上的星斗,微微摇了摇头,“不,不是那个方位,貌似在东南边。”

    “莫非是丕皇叔设下的埋伏?不好!当传令三军下马息声缓行,再潜探马先行一步,前去刺探军情。”

    “凡事毋须奏报,任由皇儿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