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字体: 16 + -

第145章 战神英主形迹败露

    “当年,柔然国主牟汗纥升盖一听说太宗驾崩,欢欣鼓舞,亲率六万骑兵直奔云中,妄图攻克我国都盛乐。那时,大魏尚未迁都,当今万岁的皇叔拓跋范帅兵出战迎敌。结果,在云中被柔然铁骑团团围住。

    兵临城下,满朝文武要么主张迁都,要么主张退守平城。

    新主方才登基,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人不大,志气可不小,当下对着那些懦弱朝臣愤愤说道,皇叔若是死了,他就御驾亲征,不到漠北誓不回头!万一丢了性命,就请另立他人为帝。

    说罢,少年英主便亲率三万轻骑直奔云中,老汉有幸,正在那支队伍里。

    跋涉了三天三夜,终于赶到了战场。纥升盖一见御伞华盖,立即下令围剿。

    铁骑重重,足足围了五十余层。换作古来任何一名君主,别说是十六岁,就是六十岁,也得吓得屁滚尿流!

    敌阵严如壁垒,虎狼杀气腾腾,我等见柔然大军依次排开,直逼圣驾,心里都十分惧怕。然我主天生骁勇,神色刚毅威仪,岿然不动。众将士如有神助,遂即镇静下来。

    阵前敌将乃是纥升盖的侄儿郁久闾於陟斤。相视片刻,我主忽而挽起强弓,一箭射中对方心口。敌将当即落马,我军群情激愤,奋勇拼杀。。。。。。

    敌众我寡,我主身中数十箭,依然身先士卒,亲斩柔然大将数十名。纥升盖又惊又怕,调头就跑。众蠕蠕闻风丧胆,溃不成军。。。。。。”跛脚老汉正说到兴头上,远远看见司马大公子款款行至廊下,转头跟屋里的小女人打了个招呼,意犹未尽地退了下去。

    雁落羽刚喝了几口稀饭就听到门外响起温和的男声,“看‘木三爷’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多半又在姑娘面前遥想当年随驾亲征的事。”

    “呵,蛮壮烈的。一个十五岁的大男孩带着三万部下杀出五十层重围。”手拿汤匙,脑袋里填满了“转轮战神”的见鬼影子。生就凶神转世,十五岁就把那个什么什么盖赶回了老家,摆平她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二十年——他亲宰的人恐怕比她见过的人都多吧?

    “吾皇一战成名,声威远播,此后二十年就从来没有停下过。这不,秋凉之后又要亲征了。天子平生不喜奢华,不好女色,国库的大半开支都用在了经年征战上。”

    雁落羽不以为然:不好色?你怎么知道的?

    万女之夫还不算好色?

    心中压着一股莫名火,打算尽快结束眼下的话题,“木三爷的腿就是在那场战役中瘸了?”

    “嗯。因功负伤得了几亩薄田,怎奈世代游牧不善耕作。最终卖了田产托人在我父王帐下寻了个打杂的差事。如今,年事已高,不能再随军出征了,姑念其多年为司马家效力,遂将他留在我府里。”

    “他家里的人呢?孤身一人吗?”

    “圣主开疆辟土,国人兵役苦重,大儿子永平年间壮烈殉国,老伴儿为此抑郁而终。小儿方才成年,眼下刚去了阵前服役。”

    倘若再死了,谁给这老伯送终呢?都是那“战争狂人”害的!

    落羽刚要开口,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张扬的喧哗,“哥哥?胤哥哥——”来者正是昨日马背上那名趾高气昂的少年,慌慌张张地边跑边嚷,“出大事了!父王天刚亮就被圣上召进了宫。我的哥,昨日在猎场救下的那个美人儿还在吗?”

    没头没脑的一席话,听得宝胤一头雾水:父王奉召入宫,与这女子有什么关系?赶忙迎出门外,沉声询问:“荣则,出了什么事?借一步说话。”

    穿过庭院,兄弟俩一前一后进了书房,弟弟司马金龙急不可耐地开了口:“太子方才潜人与我通了口风。前夜卯时,万岁的书女没了,中山王奉命护送灵柩北上金陵,谁想半路竟遇到劫匪。押车的人马全军覆没,最要命的是书女的尸首不见了。”

    “那与我等有何相干,尸首又不是我们劫的?”万岁爷丢了书女,他捡了个豪门侍妾,身份差距甚远,一时未曾深想。

    “哎呀,哥哥!你那脑袋瓜子咋就不转弯啊?事发地点正是我二人昨日游猎的地方,天底下哪有那么多被劫的美人儿等着你救啊?”

    “书女不是死了吗?愚兄救下的可是个大活人呐!”隐约觉得事有蹊跷,嘴上还是不肯认账。

    “万岁对书女恩宠有加,哪儿还管得了死的活的?召父王进宫问话八成就是为了这事。哥哥好自为之,我得先走了。”抓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一抹嘴,转身就往外走。

    “哎——”赶忙唤住弟弟,“万岁如何得知愚兄救了人,不是嘱咐过你守口如瓶吗?”

    “万岁乃是‘如去如来’,你就别自欺欺人了!昨儿夜里,连秦王都知道了。京城里人多嘴杂,瞒得住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