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
字体: 16 + -

【题外话】草间弥生*耽美*虐

    草间弥生,世界前卫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一想起她,荼蘼满脑袋都是铺天盖地的波尔卡圆点,大大小小,疏密错落,让人眩晕。如果可以,她恨不能把天都用这些圆点画满,然后,自己再穿上同样满是圆点的衣裳站在中间。

    草间大师目前七十几岁了,她自少年时代起就患有精神病,一直是一边治疗一边创作,创作室就在诊所附近。她始终被大量幻觉困扰,总能看到不断旋转、扩大的令她恐惧的异样图案,并且有自杀倾向。

    相对于美术成就,文字仿佛是个衍生品。她的文充满了天马行空的画面感和扭曲而唯美视觉幻象,一切幻象都闪着情慾的银光,甚至字里行间都渗着交/媾的粘稠躰液。

    性在小说里被作者过度妖魔化,充满了污秽的场景和肮脏的交易。bl,娼妓、毒品、逆伦和恋尸癖,划过天际的黑色鸟群、暗夜中的飞蛾、森林里的白雪、漫天洒落的纯白洋槐花(荼蘼在多篇文中提到洋槐,借此向大师致敬)经过草间弥生浓墨重彩的画笔,被描绘在一起,透出大和民族对伴随毁灭的异色美感的独特追求。貌似小说,更像华丽的散文诗,那些跳脱在情节之外的幻觉、被无限放大的h描写,全都华丽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所有的主人公都承受着现实的折磨,总陷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幻象中无法自拔,或者躲在幻觉背后逃避丑恶的现实。不管是《克里斯多夫男娼窟》里穷困潦倒、沉湎毒品而痛苦地出卖肉 体的男/妓、《隔离布幕的囚犯》里作为“避孕失败的产物”而被追逐x爱至毁灭全部生活的父母厌恶抛弃的小女孩,还是《尸臭洋槐》里深爱自己做暗娼的人体模特并以她作为自己青春的寄托的年轻画家,最后都自食情慾的苦果,逃不出命运残酷的结局。然而物极必反,越是描写欲望疯狂极致的阴暗面,读者反而越能感到这一切背后透出的,其实是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求。

    草间弥生的美术作品很眩晕,很梦幻,很冲击。文,太像诗歌,小说情节较弱,描写略嫌拖沓,尤其心理描写部分严重的重复(也许像那些圆点一样,重复正是她的风格),阅读冲击力有余而对心灵的触动不足。也许就像草间弥生的那些由自己幻觉带来的艺术作品一样,那只是一个个旁人难以触及的世界。

    由此想到“耽美”和“虐文”。

    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耽美,沉溺于美,详细解释则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暇的美”。

    虐文是什么?

    什么都不是。

    不是流派,是任何一种流派都能运用的手法。目的是使人对痛苦感同身受——虐身、虐心,抑或身心同虐。

    “耽美”,绝望之美,要焚身于烁石烈焰中,直到身心俱为灰烬为止,所以耽美的普遍表现形式是自杀、死亡,最高级表现形式是恋尸与尸恋。所以耽美一定虐,但虐不一定耽美,因为大多数虐文或缺乏唯美的画面感,或达不到玉石俱焚的强烈程度。因而,不具备耽美的资格。

    遗憾的是耽美到了中国就只剩下了bl,更奇怪的是两个男人最终有了幸福的结果,最雷人的是出现了男男生子文。孩子都生出来了,耽美也就失去了绝望之美的实质。

    耽美本身是大和民族亡命遗族的气质,是那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精髓,中日两国历史、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用国人的思维不易接受,也无法拷贝(最可悲的是我们丢了核,把膜捡了回来,只剩下残酷而h的bl)。

    中华是个容易忘记痛苦和忽略痛苦的民族,这在某些时候是优势,能放下,能忘记,人才会活得快乐,生生不息。

    看文也是一样,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接受“沉船”。我们重视阳光和希望。

    因而,荼蘼从不写悲剧。

    《禁 奴》依旧是四不像,在某个阶段很恶搞,在某个阶段会很耽美。虐得很唯美,也很彻底;中间也会爱得很唯美,幸福得很彻底;笑声与整体基调并不矛盾,没有笑过,我们怎能懂得眼泪?故事最终将以死亡的最高形式结束一世的罪孽,惨烈,好在还有来世。

    中国人从前是不是也有耽美气质?荼蘼以为,应该是。

    荼蘼反复强调“悲”,从印度算起,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文化核心就是一个“悲”。呵,仿佛都是佛教国家,结在一根藤上的n多个瓜,这就是东方文化的根源。

    中国人最终克服“悲”的法宝,或许是道教的辨证,儒家的中庸,所以我们没有日本人那么轴,那么纠结。大乘佛教真正的发展是在中国,儒释道融合变通才有了博大精深的禅宗。日本人的佛教,源自中国的唐密,传入日本后发展为东密。注意,他们不是禅宗哦。

    本文的女主最终要把借自印度的舶来品,与国产的高论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悟出人间正道。所谓,禅密双修。

    《禁 奴》中的爱情正在慢慢升温,直到浓得化不开时,会从巅峰俯冲而下。

    经历了幸福,才会贪婪幸福,一旦失去幸福,人性便开始倾斜。患病的疯子不疯了,那个因为失去所有而发狂的女人比疯子更像疯子。对于理智的人来说,崩溃是一种宣泄,一种享受,荼蘼要借本文痛痛快快地疯一次。

    点击不太高,多半与滚动频率有关,投稿穿越文的人数实在是太庞大了。收藏还不错。至少比《好人》在同一进度时的点数高一点。落笔重要的是体验和尝试,一旦投入进去,也就不太在乎点击了。

    最后,还是希望亲们慷慨地砸票,反正不收人民币,大家也不必吝惜。看见票和收藏增长荼蘼会很高兴,至少说明,还有不少亲在关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