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人生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高考在冬季之二

    wed apr 08 09:12:37 cst 2015

    高考在冬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次。刘巧英与刘胜龙兄妹两人恭逢其时。

    刘胜龙报考的是文科。

    刘巧英和韦仁富报考的都是理科。

    刘胜龙年初已经通过考试由代课教师转为民办教师。

    刘胜龙高中毕业后曾经对推荐考大学充满了期待,梦想成为那九十万工农兵大学生中的一员,有几年是做过复习迎考的准备的,做了代课教师之后,虽然是执教小学,却也算是靠文化吃饭的人了,学中教,教中学,水平总得是不断提高的,而要通过代课教师升任民办教师的考试,更少不了对初中、高中课程特别是政治、语文、数学等与民办教师考试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复习,因而,尽管刘胜龙智商平平,做学生时成绩也总是中不溜秋的,却也能顺利通过了县级高考预选。

    而且做着教师的人,读书看报知天下,一天不看报纸杂志就会空得慌,而读书看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虽然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也知时政大事,懂方针政策,古今中外历史,一知半解也总比一窍不通强。这样看起来,刘胜龙报考文科也算是扬长避短的明智选择。

    刘巧英虽然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与她的哥哥刘胜龙比起来,却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刘巧英的高中,开门办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那种教育本来就不是为高考而进行的。从高考改革消息公布到坐进高考考场,匆匆一个月里,刘巧英能够算得上为参加高考而学习的时间,总不会超过二十天,而这二十天里,别说刘巧英不知道高考是个什么样子,高考到底考什么,就连那些一边忙着自己复习准备参加高考一边辅导他们复习迎考的民办教师们也基本没有谁能够说清楚。区区二十天时间,刘巧英这样的当年匆匆参加高考的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连他们的高中课本都没有来得及翻过一遍,就已经迷迷糊糊而又诚惶诚恐地走进了高考考场。

    从来都是灌输“教非所用”如何如何误人子弟,只有到刘巧英拿到了真正的高考试卷的时候,才能理解“学非所考”对一代人的致命打击。那《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之类的课程设置,本来就是为劳动“所用”,而不是为了大学“所考”。

    一张物理高考试卷,就让刘巧英彻底崩溃了。

    刘巧英基本就读不懂那张物理试卷,那张物理试卷与她高中物理课内课外所学的水泵柴油机风马牛不相及,而那些动能、势能,磁感、光路之类与她高中物理课本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计算与应用,她的高中物理老师都是匆匆带过而放手让他们自学的。

    刘巧英感觉到,这样的高考试卷,除了韦仁富那样能够自学成才的理科天才,本来就不是为她这样的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命题的。

    刘巧英事后过了几年才知道,一九七七年宣布恢复高考后,上海市新华书店曾经紧急出版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60年代曾经出版过《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次实际上是紧急重印),当年的数理化高考考点和题型那套丛书里边都有,三角圩公社就有上海知青托人在上海排队购买到过的,有许多知青就是手抄那套丛书做题目才考上了大学的。

    当然,刘巧英也并不能抱怨没有能得到那套丛书,刘巧英和她的哥哥刘胜龙那个时候也根本没有可能得到那样的复习资料,他们甚至连一九六六年以前的高中老教材也没有可能找到借到,何况,即使也拥有了这样的一套丛书,刘巧英也不可能在二十天的时间里,把她那本来就没有多少基础的物理学好。

    一九七七年冬季高考,招生涉及城乡知识青年和高中应届毕业生3000万人,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全国大专院校实际录取了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

    刘胜龙和韦仁富都在这二十七点三万人里边。

    刘胜龙考取的是地市级师范院校专科中文专业。

    韦仁富考取的是省级师范院校专科数学专业。

    刘巧英理所当然地名落孙三。高考成绩没有对社会公布,刘巧英甚至都没有能够知道她到底考了多少分。当然,她也不敢找人查问,不敢知道她到底考了多少分。

    一九七七年冬季高考,三角圩人民公社是全县考得最好的,有十一人被各级中专、大专、本科院校录取,但应届高中毕业生只有韦仁富一人考中,其他的都是各大城市老三届知青和本地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有的老民办教师是和自己的儿子一同走进高考考场的,儿子落榜了,他们自己则榜上有名。

    刘巧英的母亲陆萍芝没有办法理解,一向成绩优秀的女儿刘巧英怎么竟然高考落榜了,而一向成绩中不溜秋的儿子刘胜龙又意外地考取了。

    当然,手心手背都是肉,高考那几天,陆萍芝每天早晚都要在家长柜上烧高香,对着已经复位的木主牌和那神圣的墨水瓶磕头作揖,祈祷许愿,让观世音菩萨保佑,让刘家的祖宗亡人保佑,让赵田庆先生的在天之灵保佑,保佑他们刘家的刘巧英和刘胜龙双双中举,保佑他们刘家鸡窝里一次飞出两只金凤凰,保佑他们刘家的这一双儿女同时跳出农门,脱胎换骨,捧上金饭碗,永脱这农村人的苦海。

    陆萍芝现在怀疑的还是命和运。

    陆萍芝自从刘胜龙学开拖拉机就没有想到儿子还会有脱胎换骨的命,但刘胜龙偏偏有了跳出农门的这个运。

    陆萍芝自从刘巧英考了第一名捧回那个神圣墨水瓶,就坚信女儿生来就是能读书出人头地的命,但刘巧英偏偏现在就缺少这个脱胎换骨的运。

    命中有时终会有,刘巧英需要有刘胜龙那样的时来运转。

    运来挡不住,刘巧英只要等来这挡不住的运,终究会成为飞出鸡窝的金凤凰。

    刘巧英一定要坚持考下去,刘家一定要让刘巧英坚持考下去,不惜一切代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