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梦未央
字体: 16 + -

3.第四十七章 怨恨(3)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怨恨]

    第3节  第四十七章 怨恨(3)

    “太后,臣倒是想和丞相好好说啊,可丞相一心只想要我和灌夫的命,眼里根本容不下我们!”窦婴作揖道,态度有所回缓,“老夫只想为灌夫求情,灌夫这个人天生急性子,是个直肠子,脾气也暴躁,陛下对他常有提拔之意,无奈他屡次犯法被免官。不过,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也是有出过力的。他是一个正直之人,长安的富贵人家和认识他的士子们,没有不对他称赞的。还请太后开恩,大人不计小人之过,对他开恩呐。”

    灌夫这个人我没见过,也不太了解,但流落在宫外的那一年,倒是偶然听到过关于他的童谣::“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想必灌夫也干不过不少霸道之事,经常得罪人的呢。听说那童谣是颍川的儿童相互传唱的。颍川在哪,我不清楚,也没必要清楚。

    田蚡则不以为然讥刺道:“他若是正直之人,就不会不顾形象在本相的婚宴上酒后乱言,骂本相是小人!此等大逆不道之人,岂能轻饶?”

    窦婴觉得理亏了,沧桑的脸庞已现着急之态,我替他感到可怜。田蚡现在一手可以遮天,连刘彻看不惯他的很多做法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田蚡做的太过分时才会怒起而责。因为他的背后有太后撑腰,谁也不敢对他不敬。灌夫在他的婚宴上骂他是小人,当然是自寻死路,况且田蚡之前索要他和窦婴的征地没有得逞,心里早就怀恨在心,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了。

    一直默默不语的刘彻,此刻眼神淡淡地看着窦婴,嘴角扬起一抹淡然的笑,似是可怜又像是戏谑。他就像在看两个小丑在他面前表演一场闹剧一样,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观赏着,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的秤是偏向哪一方的。其实,我知道他根本就没打算出手帮任何一方,关于外戚之争,历史上的汉武帝是明智的,他静观其变,任他们去闹去争,他不表态,便不会得罪任何人了。既不会得罪太后,也不会得罪窦婴这个老功臣。到最后,哪一边赢了都可以,于他一点利害也没有。

    “陛下可要为老夫主持公道啊!”窦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找刘彻为他说话。他那老态龙钟的身体艰难地跪在地上拜着。“当日丞相的婚宴上,丞相有意和一旁的程不识耳语而冷落灌夫,灌夫性子急躁,就骂了程不识是小人,并不是他人所言的含沙射影,骂丞相是小人啊!请陛下明察!”

    窦婴和灌夫的友情到底是有多深,居然值得他这般不惜尊严地为灌夫求情。我开始同情他,这样一个历经人情冷暖而又耿直的老人,是多么值得人尊敬。

    刘彻道:“魏其候请起,此事还需查清之后,朕和太后才能为你们主持公道,现在争论这些有何意义呢?灌夫若是被冤枉的,朕和太后必定还他一个公道,但他要是确有对丞相不敬之语,那他入狱便是咎由自取。魏其候还是回去等李廷尉查清案情再说吧。”

    李廷尉不是那个用醋灌过我鼻子的庸官吗?他是太后的手下,必定会和太后通气,孤独无援的窦婴怎么可能还有希望救出灌夫?只叹这帝王家一损俱损的悲剧了,若窦太后还在世,窦婴也不会沦落至被田蚡骑在头上任意欺凌的地步。想当年,田蚡还天天跑他家,对他千万般的尊敬,一如他家的晚辈呢,就差点没认他当干爹了!

    “窦婴,您老还是回家歇息去吧。也不看看你这都什么岁数了,还有气力为他人求情,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的人呐……”田蚡得意地捋须而笑,不无讽刺地说道,正眼都没瞧窦婴一下。窦婴脸色十分难堪,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田蚡骂道:“田蚡,你不要欺人太甚,你以为我没有你的把柄吗?你和淮南王有勾搭之事,老夫我可是清楚的很,你竟敢欺瞒陛下,私下里和淮南王有来往,还妄出什么愿意拥护他为天子之言,你那可是犯了灭九族的逆反之罪!”

    田蚡一听,大惊失色,心虚地指着窦婴吹胡须瞪眼,一句话也说不出。

    刘彻脸色铁青,嘴唇抿地紧紧的,眼里射出冷肃的目光,直盯向田蚡发红的老脸。太后也是猛地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