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戏剧之王
字体: 16 + -

008、 下一步发展方向

    :恭喜您,《十二公民》观演任务已达成,请继续努力!

    :剧本改编次数+1!

    ……

    3000人次观演。

    每张票588元。

    再加上那些不累计到系统任务里的打折票、缺席票。

    到目前为止红星剧团售票总额超两百万,纯利接近一百六万,作为开局这无疑是成功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全国范围内,沉浸式戏剧虽然还属于新兴事物热门话题,但在海平本市,《十二公民》的上座率却已经呈现明显颓势。

    像裴总这么优秀的包场狂魔,毕竟是极少数的。

    若无特殊原因,99%的观众是不会选择二次观看的。再加上话剧的受众本来就小,红星的票价又高,《十二公民》本地的目标受众基本已经开发殆尽,上座率滑铁卢在所难免。

    那么。

    红星剧团接下来向什么方向发展,便成了眼下的关键。

    剧团里一共有三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进军影视圈!

    趁着《十二公民》在全国范围内话题正热,拍摄《十二公民》电影版。如果票房火爆大捞一笔,剧团就可以顺势转型进军影视界。如果市场反应一般,大可以还原基本步,再回到话剧圈子,小捞一笔也不错。

    至于赔?

    那是不可能的。

    以《十二公民》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热度,要拍电影根本不需要宣发,杨舟发条微博就可以了。再加上场地、演员都是现成的,也就剩下点摄制成本,靠卖预售票都能赚回本钱。

    第二种声音:扩大剧团。

    复制红星剧团在海平市的奇迹,借着《十二公民》这股东风横向推进,再弄他二三十个剧组杀向其他省市,把《十二公民》的剩余价值榨取到最后一滴。

    第三种声音就简单了:开新戏。

    稳扎稳打,抽调一部分人员开新戏,顺便减少《十二公民》的演出场次。

    当然,声音喊得再大,支持得人再多,最终拍板定夺的还是杨舟。

    饭得一口一口吃。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电影杨舟是不打算拍了。

    第一,咱是外行。

    第二,《十二公民》剧情的曝光度太高,除非导演鬼才真能拍出点新东西,否则就算口碑再好,票房也高不到哪去。

    在杨舟看来,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找一个想刷口碑的冤大头导演,把电影拍摄权卖给他。

    扩大剧团是一定的,但那是为了拍新戏,而不是再弄几个《十二公民》的剧组。

    三个已经足够用了。

    本地留一个,另外两个全国巡演。

    《十二公民》的核心卖点是演技,受众太小,排除那些表演爱好者,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实际的观看效果也就比电影院看电影优秀那么一点点。

    相对于昂贵的票价,心里多少觉得有些亏。

    也就是因为沉浸式戏剧既是新兴事物,又是当下热点,才吸引了那么多人前来观看。等这阵风一过,再出下部戏,情况必然一落千丈。

    卖演技可以提高剧团口碑,但却并不是一个高效的赚钱方法。

    红星剧团必须转型。

    方向呢?

    从杨舟前世的经验来看,密室逃脱、剧本杀是沉浸式戏剧最成功的两项衍生品。

    但密室逃脱的前期投入太大,以杨舟目前掌握的资本最多也就是做做本地市场,很难横向推进扩大到全国。所以留给他的选择,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简单来说,剧本杀就是一个带剧情的杀人游戏。

    太低级了。

    别看杨舟兜里的钱没多少,但他的野心可不小,他准备做一款线上线下双规运行的侦探游戏。

    大概的设计思路已经有了。

    线下。

    游戏以城市为单位,通过app不定时发布案件信息,召集本地玩家(侦探)前往案发现场,现场有各种各样的案件线索,玩家(侦探)通过搜集线索一步步地破解真相。

    同时,游戏还会设置npc(警员)参与案件调查。

    玩家(侦探)只有在npc(警员)查出真相之前破解谜题,才算最终胜出。

    线上。

    开放npc(警员)视角,剪辑成短片小电影。

    具体怎么盈利,线上线下怎么互动,还有待研究,但大体框架就是这样的。

    游戏方面的事情有专业人士去操心,杨舟可是花了大价钱的,他主要负责的是剧情内容。

    说到底。

    这个游戏卖的是剧情。

    只要侦探故事编得好,就能让玩家沉迷进去。

    柯南一千多集,杨舟虽然没有看全,但也看了五六百,编一编小单元剧情还是比较容易的。什么冰刀杀人、鱼线反锁、不在场证明,大差不差。

    最棘手的是高潮剧情。

    如果千篇一律都是这种简单的小案子,玩家最多也就是图个新鲜,火不了太久。想要形成玩家粘度,就得隔三差五的搞点大案子出来。

    有难度才能留下高手。

    有高手才能显出弱鸡。

    弱鸡不服,偷偷充钱买线索,反手一个装比……

    杨舟的目的好像暴露了!

    请忽略那些和充钱有关的细节。

    总而言之,杨舟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个游戏的第一个大剧情确定下来。

    写小说还讲究个黄金三章,这游戏的第一个大剧情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要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杨舟准备下血本,用上系统刚给的剧本改编权。

    检索ing……

    系统为杨舟提供了一个地球戏剧作品资料库,在确定最终选择这前,可以自由查看。

    别想着抄了。

    杨舟之前就试过,其刚起了这个念头,系统直接就把视频给掐断了。然后他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没过几秒,梦里的东西就全都忘得差不了。

    “侦探。”

    “电影。”

    “大陆。”

    系统资料库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又不像视频网站有播放量、好评数等数据作为参考,所以杨舟只能通过输入关键字的方式来缩小范围。

    “喜剧!”

    杨舟本来打算写“惊悚”来的,但犹豫了一下,还是输入了“喜剧”。作为游戏的开门剧情,除了案件的精彩程度,受众的广度也很重要。现代人生活压力这么大,“喜剧”的受众面要比“惊悚”广得多。

    口碑好的国产侦探喜剧电影。

    其实在这样的筛选条件下,杨舟的最终选择也已经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