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1977
字体: 16 + -

第一百五十章,归国

    1984年,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

    “我们下海吧”,所有年轻或者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话语互相试探和鼓励。

    改革开放以后,有过几次的下海潮,这就是第一次。经过将近6年的酝酿和鼓动,“全民经商热”终于降临,当下在北方便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全国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这就是民间最真实的现状,金钱有着不一样的魔力。

    因此,也诞生了一个有趣的现像。根据中国青年报做的一份调查,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个选项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现下社会的流传语。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姜斌从旧金山出发,经沪上再到京城,安安稳稳的落地在首都国际机场。他已经四年多没有回来了,对于日新月异的国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

    “哥,这儿,这儿”

    姜斌刚刚转出到达口,就被姜满一眼给看到了,一别四年,远隔山水,此时的两兄弟格外的激动,同来接机的老钟和李龙,也是热情的上前与姜斌打着招呼。

    “终于是回来了,我们都盼了好久了”,老钟一时感慨的说道。

    “可不,我早就盼着回来了。在旧金山嘴里都咂摸不出味儿了,做梦都是你的拿手菜”,姜斌笑着说道。

    “那好说,今儿个下厨,山珍海味都给整上,我们不醉不归”。

    几人嬉笑间,提着行李就上了出租车。

    “雪铁龙x20,师傅,你这车行啊!”

    姜斌对着京城的每一个变化,都充满了好奇,四年前可没有出租车这个行业,因此第一眼看到就新鲜感十足。

    “嘿,还是你这刚归国的人有眼光,一眼就能瞧出这车型,普通的老少爷们可没这个见识。”司机一脸骄傲的说道。

    一口就被道出归国的身份,倒是让姜斌有些好奇,“师傅,你是怎么瞧出我刚归国的?”

    “我可不就是靠这双眼睛吃饭的嘛。”

    司机的一口京城腔调,抑扬顿挫,让姜斌满是亲切感,有心调笑道,“师傅,那你猜猜我是从哪国回来的”。

    “美国”,司机连眼皮都没抬,自信的脱口而出。

    “嘿,神了,你咋知道的?”姜满从后排伸着头,大奇的问道。

    “这会儿就一个国外航班。”

    “嗨,我说你咋这么神呢”,姜满一时恍然大悟。

    1984年的司机,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岗位,那都是抢破头才能捞着的香饽饽,很多人娶的都是空姐,号称郎才女貌。

    姜斌看了看车前的计价表,起步价126元,每公里07元,这价格放到后世也不遑多让。

    平均月收入不过百的年月,难怪京城的司机有那么一股子傲气。

    “爷么,到了,三十五块七”,司机很是熟练的翻下计价器,冲着众人说道。

    还是巴沟的小院,众人下车,姜满抢着数了四张大团结给司机递了过去。

    “谢了,剩下的就当小费了”,说完,没等众人答应,司机一脚油门就蹿了出去。

    大陆本没有收小费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外宾给小费总是被拒绝,司机通常会骄傲地拍拍前胸,“这是为人民服务。”

    可也不知哪天起,就有人坏了规矩,不仅接地顺手,而且有时还主动索要小费。

    虽然姜斌一行人,并不在意那几块钱,但看着远去的出租车,总觉着有些不爽。

    晚上,天还没黑透,北屋的餐桌上就已摆满了餐食。

    姜斌闻着久违的食物沁香,不知不觉间食指大动,吃了四年多的牛奶面包,依然改不了自己的中国胃。

    “老钟,差不多就行了,这一桌可吃不了”,姜斌冲着忙碌的身影喊道。

    “马上,还剩一道神仙鸡就好了。”

    不一会儿,老钟端着满满的一大锅上了桌,揭开盖子以后,香气四溢。

    “行啊,老钟,你这手艺又长进了。‘锅开飘香肉味浓,神仙闻其寻鸡来’你这道菜配得上这一句诗”,对于满桌的菜肴,姜斌不吝赞美。

    “哥,吃菜怎么能没酒”,说着,姜满就顺手起了一瓶茅台,一一给姜斌、老钟和李龙三人倒上。

    等到了自己跟前,姜满瞅了一眼姜斌,又砸嘛了一下嘴,施施然放下了酒瓶。姜斌对他一直很严,出国前可是给了要求,不准喝酒,他可不想第一次见面就触了霉头。

    姜斌看了一眼姜满,对他的自律很是满意,说道,“20岁的人,老大不小了,今天可以喝酒,给自己也倒上。”

    “哎,谢谢哥”,听到姜斌的主动同意,姜满一脸喜意的给自己斟上,迫不及待地啜了一小口,惹得三人哈哈大笑。

    众人坐定,姜斌站起来端着酒杯道,“我不在的这几年,大家辛苦了。国内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相信未来这里必定是黄金之地,能在此时抓住机会,将来必定一飞冲天。这次我回来,就扎根不走了,准备跟大家一块闯事业,这一杯酒是为了大家的未来。我先干为敬。”

    一杯酒下肚,又空了空杯底。

    一旁的三人,顿时激动不已,纷纷站起来举杯,学着姜斌的样子一口闷掉。

    要知道,从最初开始,姜斌就一直是众人的主心骨,生意都是在他的安排下往前推进的。现在回来,等于是又给众人带来了希望,能不让人高兴嘛。

    “我没说的,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老钟是真的佩服姜斌,要不是这几年受到他的远程指导,早就在83年的严打中给饶进去了。

    看着老钟表忠心,作为姜斌一手带出来的李龙和姜满,更是不甘落后,异口同声地举起酒杯说道,“我也是”。

    也许是开心,酒量不咋地的姜斌喝了半斤茅台,居然还很清醒。

    五月的天气不冷,吃完饭,几人就端了凳子坐在院子里闲聊。

    姜斌问老钟道,“最近,有什么想法没有?”

    “你铺的道道,咱们这几年一直走着,一年下来挣个百八十万,跟玩似的。可国家一天一个政策,我就觉着咱们得变,但咋变我却有些看不通透。”

    说完,老钟就点着烟,坐在一边吧嗒。

    姜斌笑道,“你是说到点子上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未来肯定不是小打小闹能行的,正规化才是将来的样子,就像国外大公司那样,一做就是几十上百个亿。接下来这几年,大批的风云人物都将涌现出来,亿万富翁也不稀罕。”

    三人细细品味姜斌的话,一边觉得不可想象,一边又觉着似乎理所应当,百万和上亿好像也不是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