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地平线
字体: 16 + -

关于我的青春记忆

    fri mar 20 16:11:26 cst 2015

    作家九把刀曾经说过,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胖子,很不幸,我就是那个胖子。

    最近多数读者问我,在《仰望地平线》一书中到底有多少成分是我真是的青春经历,因为大家都知道,写这种故事的人肯定是有亲身体会的。在这里,小东想把关于我的一点青春记忆同大家分享。

    其实小说写到这里,大家可能看出我对故事中高三阶段做的描写比较深入,没错,我青春记忆的最深处就是在高考前。

    关于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其实是受了近年来一些青春影片的影响,最近几年,影视圈刮起了一股怀旧风,从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郭帆导演的《同桌的你》,再到2014年大火的有张一白导演操刀指导的有著名作家九夜茴小说《匆匆那年》改编的同名影片,《那些年》中,柯景腾与沈佳宜,《同桌的你》中,林一与周小栀,《匆匆那年》陈寻和方茴,纵观特点,故事皆是不尽人意,有情人终因阴差阳错而不能终成眷属,观众在怀旧的同时也被赚走了大把的眼泪,因此,我细细回味了关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概括为六字,平淡而又怀念。

    像所有故事中那样,那一年有一群整日粘在一起的兄弟,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心中的她。

    在看过的有过青春的故事中,对老师的描写总是淡之又淡,但是记得那一年,有一个狂放不羁的班主任,他的讲话对我的整个创作生涯以及人生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他当年提出的“两淡一灵”思想,即淡定,淡然,灵活,整个的贯彻在了我在创作道路上的心境。

    那一年,对我影响至深的还有一个人,便是我的同桌,我的知己,我甚至经常这样想,如果在未来我在某些方面有些许拙劣成就时,那么我的团队中一定要有他的身影。

    至于我心里的那个她,后来想想才发现,也许那只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梦,是自己的幻想,每个人的生命力都应该有一个为之甘愿放弃一切以此刻在记忆里的女孩不是吗?

    至于后来,我曾多次返回老校寻找当初的感觉,在构思这部想说之前,,我也特地返回去采风,只是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感觉,我想大概是少了那一帮人了吧。

    风忽变

    一曲终离散

    忆几经岁月

    执笔灯下

    写尽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