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终有时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路在何方

    fri feb 13 18:00:00 cst 2015

    “贵和大哥果然一语惊人,不同凡响。有道是‘不鸣则罢,一鸣惊人’,今天算是领教了。”于庆辉竖起了大拇哥。

    “贵和大哥分析地很有道理。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在光明街站稳脚跟,不光要靠我们兄弟的实干精神,还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今天咱们就讨论到这里,往后几天,咱们多考虑考虑,人家老兰包子有灌汤包的绝活儿,咱也得引进点新鲜东西,也让光明街的人们眼前一亮,使之成为咱德义和的又一经济增长点。至于这个经济增长点是什么,我现在也没有目标,大家群策群力,往后这段时间多留心多打听,兴许能爆他个冷门。哥儿三个认为怎么样?”

    许正扬也谈了自己的想法,言语之中对德义和的冲出困境信心百倍。

    “行,就照扬哥说的办。”于庆辉首先表了态。

    “好,就这么着。”张晓峰举手赞成。

    “这倒是个好的想法。虽说糖酥鲤鱼、拔丝山药这些菜,我做的味道还可以,但毕竟是其他饭店的大众菜,没有什么新奇。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口味高了,总想吃点新鲜的,在新鲜上做文章,路子对头!”贵和最后画龙点睛。

    后来事实证明,这次会议对德义和将来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用江海宁的话说,它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德义和饭庄,挽救了德义和的弟兄们!

    三月中旬的津城,天气依然寒冷。德义和饭庄的经营状况日渐冷清,只有早点尚有一些人来光顾。

    兄弟几个整日冥思苦想,也未有结果。许正扬心急火燎,然表面上强做镇静。

    这天是星期天,天阴沉沉的,前几日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地上的雪还没化净,街道上泥水到处是,出来吃饭的人更少了。

    吃早餐的人们走了之后,许正扬对哥儿三个说,“咱光在家里呆着也憋屈得慌,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今天,咱们休班,让贵和大哥看家,我、庆辉和小三儿出去走一走,开开眼界,说不准能有新的发现呢!庆辉,你和小三而去繁华的津城东站市中区一带转转,我一个人去林荫道那边走走,记着,多留意沿途所经酒店、酒楼、饭庄,处处留心皆学问。”许正扬吩咐道。“贵和大哥,中午我们可能回不来了,如果有客人,你先应付一下。”

    “行,没问题,你们去吧。”王贵和回答。

    “哦――,去逛街喽!”张晓峰呐喊着。

    “逛街?我们出去可是有任务在身的。”于庆辉呵斥张晓峰。

    “不过,也并非今天就把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解决,来日方长嘛!”

    许正扬不想给任何人施加思想压力。之后,德义和弟兄三人就分两路出发了。

    许正扬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躲开泥雪混杂的积水,行驶在错综交叉的街道上。两旁不时的出现什么近水酒家、广泰酒楼、君逸宾馆等等的餐饮场所,几乎都是平平淡淡的普通酒店,并未发现什么特色的东西。许正扬不知不觉到了通往津城纺院的那条道上。

    自春节后,许正扬只跟许正强、江海宁通过几次电话,在电话中也未来得及提起德义和现在的处境,主要是许正扬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不愿给他们再添心烦事,听说江海宁、崔丽她们正在为“英语角”的演讲比赛做准备。于是,许正扬打算去顺道看看他们。

    在大门口,许正扬跟传达室的李大爷打了声招呼,李大爷的态度还挺热情,问许正扬找许正强吧,有一段时间没来了。看来他对许正扬印象还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