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终有时
字体: 16 + -

第一章 高考落榜

    sun dec 28 19:31:07 cst 2014

    自县城高考看榜回来后,许正扬很长时间不出家门一步,他因为距离最低大学专科录取分数线仅五分之差而名落孙山,他实在是没有脸面面见街里街坊。

    家里人倒是没有过多的责怪许正扬。父亲许贵良叹了一口气,说大概这就是命吧!老许家的后人注定不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爷爷奶奶不住的唠叨着,扬扬都快二十岁了,也该找个媳妇了!姐姐姐夫不住地劝许正扬,要不再复课一年,明年保准能考得上。最为伤心的是母亲。母亲几年来对许正扬寄予很高的期望,可偏偏老天不随人愿,让儿子在大学门前,仅仅几步之差,却遥不可及地无法将之打开。

    “扬扬,如果你愿意再复读,家里会尽全力供你的!”母亲虽然这么说,然而一个仅靠几亩田地种粮过活的家庭,供养一个高中生的确有些困难。

    “妈,我知道咱家里日子并不是多么的宽裕。算了,我不复课了。我本来学习就不如北院里的许正强,你不是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这几年,附近村里也有出外打工挣钱的,我打算放弃求学,出外打工!”

    许正扬的这些想法,之前也曾经对母亲说起过,母亲也为此狠狠地数落过儿子,说为了考大学,应该彻底断了这个念头。时至今日,许正扬再重提这些话,竟然成为了他别无选择的抉择。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太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她也一贯支持儿女的自我选择。

    “扬扬,我就恐怕你像你姐姐一样,错过了求学的年龄,误了一辈子的人生啊!扬扬,盼望着你能够考上大学,也是你姥姥生前的遗愿啊!”一说起老人,母亲眼睛刹那间浸满了泪水。

    听母亲说起姥姥,许正扬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泣不成声。是啊,姥姥的离世,使得面临高考的许正扬精神上遭受了无法忍受的打击。母亲后悔自己又提起了让儿子最为伤心的事,她没有过多的安慰许正扬,因为这时的许正扬再多的安慰也抚不平他伤痛的心。

    半个月后,许正强接到了津城纺织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已经成为该大学的一名本科生。

    之前是许正强不止一次地来安慰许正扬。这一次,许正扬却主动找到了许正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让许正强开学到了津城之后,帮忙找个临时工的活儿干。许正强很干脆地答应下来,说哥儿俩个无论何时都要在一起!

    由于母亲全力支持许正扬外出打工,父亲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爷爷奶奶说这一下子要到过年才能见到孙子了。姐姐姐夫也支持许正扬的想法,说打工除了挣些钱,最主要的是见见世面,长长本事,以后好在村里顶门立户地过日子。

    许正强开学有十多天了,人们对高考的议论热度也有所降温。明天许正扬要去津城了,他到了姥姥的坟上给老人烧了烧纸钱,在老人坟前哭地几乎要昏死过去。

    第二天,许正扬乘了村里李云河大爷的一辆去县城买化肥的拖拉机,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

    望着村西弯弯的吉庆河水,许正扬眼前仿佛出现了小时候与伙伴们在河里戏水打闹的场景。再见了,吉庆河!再见了,生我养我的许家庄!

    坐在拖拉机的车后斗里,一路颠簸,许正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津城,听说距离平都只有二百四十里地。在电视上看到和听到的津城人特色的方言,让许正扬产生了一种直觉的好感。津城人特好说,特豪爽!

    此时此刻,不时闪现于脑海的一个人又浮现在许正扬的心头,她就是高中同班同学江海宁。江海宁是延城一中数一数二的学霸,考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考上了哪所大学,许正扬问过许正强,许正强说不知道。他又问起同桌张鹏怎么样了?许正强也摇摇头。

    许正扬暗暗抱怨一向神通广大的许正强,咋这一次也消息闭塞起来。看榜时,一看到令他五雷轰顶的高考成绩,许正扬头也不回的回了家。至于当时遇到了谁,他一点印象也没有。唉!高中的同床兼同桌的铁哥们张鹏,许正扬给他写过一封信,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杳无回信。许正扬第一次感受到了当时农村通讯条件落后带来的不便。也好,就让高考落榜的自己在同学们中间彻底地消失吧!许正扬竟然有些庆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