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终有时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章 博文

    sun nov 30 19:02:48 cst 2014

    “兰州牛肉拉面由来已久。清代王憺望曾作《兰州牛肉面吟》曰:‘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由此可见兰州拉面的制作久负盛名,天下第一的技法。兰州牛肉拉面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特色面食,其代表是马家大爷牛肉面,其清香与可口,正如清代张澍诗中所写的:‘雨过金城关,白马激溜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江海宁引经据典,把个兰州牛肉拉面的味道之好说的让人垂涎三尺。“海宁,我还想吃!”王晓丽喃喃地说道。

    “晓丽,你是心饱眼不饱,想吃,以后再说吧!”江海宁很了解王晓丽的胃口。

    江海宁接着上回说下章。

    “兰州牛肉拉面面的制作分五大步骤:选面、和面、醒面、溜条、拉面。先说这选面。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不宜选择陈面,只有新鲜的高筋质面粉,才能保证拉面制作成功。再就是和面。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关键。水的温度很重要,尤其是现在冬天,必须用温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最好使和好的面团温度始终保持在三十度,此时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性最高,面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质量最好,也就是延伸性和弹性最好,最适宜抻拉。其次,和面时还要放入适量的水和灰,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实际上是碱,却又不是普通的碱,是用戈壁滩所产的蓬草烧制出来的碱性物质,俗称蓬灰,加进面里,不仅使面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筋道有劲。”博闻强记的江海宁,滔滔不绝地给王晓丽讲着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过程,不觉间二人来到电影院门口。

    王晓丽抢先来到巨幅海报前。“哎!海宁,今天的电影是张艺谋和巩俐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嘢!大明星主演的呢!”

    那时巩俐因与姜文主演的《红高粱》,在当时国内外名噪一时,二人也为此也在国内影坛享有盛名。王晓丽早就对巩俐喜欢地不得了,今天一见有她主演的影片,兴奋地蹦起高来。

    “对了,海宁,我得赶紧去买票,占个好位置。你买点零嘴什么的……”王晓丽蹦蹦跳跳地去买电影票了。

    这个王晓丽,无论何时也忘不了吃!江海宁在门厅内的小摊上买了瓜子、爆米花,还有两听可乐。

    不大一会儿,王晓丽小跑着、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快,海宁,双号座,八排二号、四号,正中,太好了!

    电影院内的还未上人,人们稀稀拉拉地坐在座位上,或者小声地聊天,或者吃着零食。

    “海宁,接着说牛肉拉面的事儿,醒面、溜条、拉面。”王晓丽好像对任何制作拉面很感兴趣,催着江海宁继续讲述兰州牛肉拉面接下来的制作过程。

    “好,我接着说,省地晓丽你一会儿电影也看不痛快!第三步是醒面。所谓醒,即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目的呢,是促进面筋的生成。放置可以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质有充分的吸水时间,以提高面筋的生成和质量。之后是溜条了。由力大的小伙子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后,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条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握住两端摔打,如此反复,其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业内人士称之为顺筋。之后才是真正的拉面。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然后按照顾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五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三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楞"。抻拉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初学者很难掌握要领。同样的面团,在有经验的老厨师手中,不但拉面速度快,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不断裂,而初学者就很难做到。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一般二细均为七扣,细的则为九扣,毛细面可以达十一扣,条细如丝,且不断裂。面条光滑筋道,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有句顺口留形容往锅里下面:‘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

    江海宁一口气把如何制作拉面的后续过程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