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衰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何乐不为

    翌日。



    



    



    季殊走出竹屋,前往谷崖,不远处有一个人看着季殊走远,在他身影快要消失在尽头时,这人快速靠近竹屋,从窗户翻身而入。



    



    



    季殊毫不知情他的竹屋已经遭人入侵,他现在想的是怎样才能更多的获取聚气散。



    



    



    聚气散一个月宗门才发两瓶,根本不够他用的,宗门已经发了一瓶,过几天就发第二瓶,季殊已经有点等不及了。



    



    



    “聚气散就是好。”季殊心中嘀咕着,回想聚气散入口时的感觉。聚气散有一种特殊的药草香味,不知是用什么药草制成的。



    



    



    聚气散最主要的是能提高修行速度,这对聚气初期的弟子来说至关重要。



    



    



    韩尘说他要离开五天,所以这五天内没人指导季殊,这五天修行引雷诀就要靠他自己了。



    



    



    谷崖周围还是没有一个人,对季殊来说谷崖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安静,没人打扰。季殊将元气运行遍布全身,感受着元气的奔涌。



    



    



    季殊开始勾动天地之力,相比上一次,这次季殊熟练了很多,雷霆降落,进入季殊体内后分为三路。



    



    



    那股吸力这次很明显,比上次更加肆无忌惮,好像一只贪得无厌的饕餮巨兽般将最强的那道雷霆吸收,季殊明显感到了这道消失的雷霆,眼睁睁的看着这雷霆消失,季殊一点办法也没有。



    



    



    “消失了?”季殊惊讶。勾动天地之力,第二道雷霆降下,这道雷霆入体,季殊努力感知雷霆接下来的去向。



    



    



    第二道雷霆过后,季殊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直到第三道雷霆消失,季殊终于感知到了丝丝波动,可这也到了季殊的极限。



    



    



    季殊一咬牙,眼神坚毅,第四道雷霆降下。



    



    



    “这股吸力……”季殊已经摇摇欲坠了,他终于知道了那道雷霆的去向,也感受到了那股吸力。



    



    



    季殊体内元气已经枯竭了,雷云消散,季殊全身酥麻和疼痛交织,直喘粗气。



    



    



    他仰面躺在地上思索了良久,才想通其中的关键,“如果那道雷霆没有消失会怎么样?”季殊反复推断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他有可能连第二道雷霆都接不下。



    



    



    一定是因为小兽的原因。他感受到吸力在他的手心处,小兽也多次从他的手心出来进去的,除此之外季殊也没法解释,只好这么下定论了。



    



    



    “也算是帮了我的忙!”季殊挣扎着从地上起来,“也不知那位陌生师兄发现了没。”



    



    



    当时韩尘只惊异于雷霆降落的速度,他丝毫没感应到吸力的从在。



    



    



    每一次雷霆的降落,就有一道雷霆消失在灵海,灵海里圣血缓缓旋转,源源不断地走气血散发出来融入季殊肉身。



    



    



    这些雷霆像是能够储存,四道雷霆降落后灵海还有一小部分雷霆在不断刺激着圣血。



    



    



    季殊乘势在原地吸收元气,待得肉体不在酸疼才往回走。在路上季殊挥动着手臂,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打算再去传道殿抄录几门功法。



    



    



    传道殿只有年轻弟子一人,那位老者不知所踪,季殊在书架中间转悠,繁多的功法足以让他看花眼,但是功法也分适合与不适合,他在心中对比,挑了一本很普通的聚气境功法,。



    



    



    象拳起包罗万象之意,在聚气境弟子中修炼的很多,但精通的却极少,世间功法大多如此,修炼者多如牛毛,精通者凤毛鳞角。



    



    



    季殊也不贪多,只拿了一部,目前他就打算修习引雷诀和象拳,引雷诀用来淬炼肉体,象拳用来自保。



    



    



    象拳是聚气境弟子修习的功法,威力在众多功法中排名中上,就算是启灵境的蓝衣弟子都有人在用它,毕竟在不同的境界能发挥出不同的威力。



    



    



    启灵境比聚气境好的地方可不止实力上的差别,还有宗门待遇,启灵灵修每个月从宗门得到的物品可没有聚气散那么简单。季殊不敢想象他什么时候才能踏入启灵境成为灵修。



    



    



    象拳博杂,看上去简单,修习起来可觉不容易,季殊缓缓吐纳,运转元气来熟悉经脉和窍穴。



    



    



    随着时间流逝,一个时辰后季殊拳头渐渐的散发出蒙蒙白雾,看上去很是虚幻,肉眼透过白雾所见的都朦胧不定,又一个时辰后,白雾蔓延到小臂处。



    



    



    白雾消散,季殊收功,脑中想着象拳的玄奥。没有对比,他也不知道自己修习的快慢,更不知道别人如果要把象拳练到雾芒外露也要七八天时间,就算用了辅助药物也要四五天。



    



    



    圣血,比一切炼体的灵药都霸道,比一切辅助修行的药物都管用。



    



    



    伸了个懒腰,季殊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声,心想修习功法比修习术法轻松多了,不经意间,眼睛一扫屋内,他眼睛一缩。



    



    



    “变了……”



    



    



    “椅子被人动过……”



    



    



    猛的他快步走到墙角,从一处缝隙中抽出一截竹子,掰开竹筒,从里面倒出两样东西。



    



    



    看到东西还在,季殊松了口气,这两样东西正是青木简和玉片,季殊没有随身携带,而是藏在了竹屋里。



    



    



    “会是谁?”他仔细思索,“难道是他们?”季殊面色难看,想到了他上次回来时竹屋周围的两个陌生人。



    



    



    “他们又是如何得知我还有东西没交上去?还是只是普通的梁上君子?”季殊心思飞转,联想到了很多。



    



    



    “该死的!”将青木简和玉片踹进怀里,季殊转身就去找符小理和顾安,符小理也有一个玉片,这玉片不是凡物,他曾经叮嘱过符小理要小心保管好它。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道声音,“季殊在吗?可否出来一叙?”



    



    



    季殊停住迈出的脚步,这声音听着很陌生,他在东隅古宗认识的人不多,总共那么几个,这道声音他不熟悉。



    



    



    顿了一下后,季殊走出屋外,只见外面站着三个人,领头的是个精瘦的汉子,个子不高,露出双臂,下巴上几缕胡子在随风飘动,后面还跟着两个人。



    



    



    季殊扫了一眼就认出了汉子身后的正是昨日在他竹屋附近转悠那两人。



    



    



    “你是?”季殊不认识这三人,他客气的拱手问那位精瘦汉子。



    



    



    “我姓李,是宗门的一位管事,这两位是宗内弟子,和我关系较好。”



    



    



    李老三脸上挂着笑容,向季殊介绍,看着这位李管事的笑容,季殊心里起了对他的防范之心。



    



    



    李老三也不多说废话,开门见山,“听人说你身上还有两样对于灵修都很珍贵的东西,我今天来是替人交换的,不知你意下如何?”他眼睛半睁,如毒蛇盯着季殊。



    



    



    季殊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脸色微变,下意识地就想摸胸口,青木简和玉片从没在外人面前展露过,他怎么会知道?



    



    



    李老三将右手的碎金壶壶嘴伸进嘴里,手腕上的念珠顺势滑下。



    



    



    “罗启!是他?”季殊认得这串念珠,正是当初罗启在古殿中从苏茹手中抢来的,正是那次事件让苏茹认清了罗启的为人。



    



    



    “从古殿中拿出来的东西已经全部被祝长老拿走,你要是想换就去找祝长老商量吧。”季殊提起祝长老,希望能震慑住李管事,让他忌惮。



    



    



    不料李管事哈哈大笑,“季殊啊季殊,你真以为自己是祝长老的弟子?灵海窄小,注定前途受阻,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我给你十瓶聚气散,你给我古殿中所得,何乐不为?”



    



    



    李老三打听清楚了季殊的身份,听到被祝长老收为弟子后还很忌惮,后来又听到罗启说季殊灵海窄小时他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我说过了,东西都被祝长老拿走了,要换去找祝长老。”季殊话语不变,心里冷笑,开什么玩笑,用区区十瓶聚气散换青木简和玉片,想空手套白狼?这可是神阳境的长老都为之色变的东西!



    



    



    李老三脸色阴沉无比,他身后的两位修士各向前踏出一步,眼看着要出手了,忽然四人耳边传来低沉的号角声。



    



    



    号角声响彻天地,连响七息,声音在半空中回荡,号声停止后紧接着一道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清晰的传入众人耳中,话音冷漠,“所有宗内弟子一炷香之内在听云峰集合,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