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古玩达人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 旅途(三)

    “铭曰:“辈几精良,墨林家藏。两缘遗印,为圈为方。何年流转,萧氏逻塘。火烙扶寸,牙缺右旁。断面切葱,最痕数行。乾隆乙卯,载来新篁。葛微作缘,归余书堂。拂之拭之,作作生芒。屑丹和漆,补治中央。如珊网铁,异采成章。回思天籁,劫灰浩花。中何木之寿,岿然灵光。定有神物,呵禁不祥。宜据斯案,克绰永康。爱铭其足,廷济氏张。书以付契,其兄燕昌。”

    这整个就是一个小作文似的,并且,这个铭文拓片收人《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

    另一件案例也差不多,宋牧仲紫檀大画案,光绪末为清宗室溥侗购得,他在案牙上刻题识如下:

    “昔张叔未有项墨林裴几,周公瑕紫植坐具,制铭赋诗契其上,备载《清仪阁集》中。”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这也是一篇小作文。

    “此画案得之商丘宋氏,盖西陂旧物也。曩哲留遗,精雅完好,与墨林裴几,公瑕坐具,并堪珍重。摩挲拂拭,私幸于吾有夙缘。因题数语,以志景仰。丁未秋日西园嫩侗识。”

    天啊,马自豪以为最多落款说明,是哪年,在哪里,花多少钱买的,就已经够夸张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写小作文。

    这,简直是和乾隆摧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有的一拼了。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文一共不过4句、28个字,然而到了乾隆手中,他竟然先后题词70余次,字数更是多达上万,原来的空间不够他发挥的,于是他又接了一部分纸接着发挥。于是原本长23厘米、宽14.8厘米的《快雪时晴帖》,愣是被乾隆增宽到了5.5米。而更可怕的是,这幅《快雪时晴帖》上,布满了乾隆大大小小的各种印章。

    说起明清的古家具,胡建老爷子不由给发出几声叹息。

    “世界各国对他们的古代家具都是非常重视的。走进一所艺术博物馆,家具的陈列要占很大的比重。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家具是被当作重要文物看待的。他们不但重视本国古代家具,同时也重视中国的古代家具。”

    “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中国的明式家具往往被放在显著的地位。纽约市57街的古玩商店橱窗中,也陈列中国家具,它对观众的吸引力最大,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旁啧啧称赞。一般美国人是买不起这种家具的,有钱的人则以没有一两件中国古代家具为耻。”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国人却没有保护好这些美丽的家具精灵。”

    “在解放前,每年都有大量的明式家具被外国人买去。最著名的是美国人杜乐文兄弟。他们在美国开着中国古代家具店,自己住在北京收买。经他们手搞到外国去的家具,数量当以千件计,他们就靠这个发了财。又如德国人艾克,曾编过一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书中影印了古代家具122件,其中的绝大部分也早已流往海外。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家具与铜器、绘画、雕塑、陶瓷等文物一样,被外国人捆载而去。”

    “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啊!”

    “解放以后,文物法令中规定古代家具禁止出口,所以被卖到外国去的情况基本上扭转了(但仍有漏洞,据出口商称,黄花梨家具已不得出口,但铁梨木家具准许出口。实际上铁梨木家具也有明代的或更早的制品,故不应当机械地以木质来定能否出口,此点应请海关注意)。但它又遭到了新的厄运,那就是被分解成材料来卖。”

    “王世襄先生,就亲眼目睹过,一张精美的清初紫檀雕龙大床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虽然,这种情况,在文物界人生和各界的人士奔走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随着人们的逐渐富有,我们也开始重视我们的文物了。”

    “但是,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