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七里后传
字体: 16 + -

第44章 沟通与协调

    wed mar 04 09:28:55 cst 2015

    班子会散会,王长远要我喊王松林一起到他办公室。

    总经理办公室,我和王松林一幅态度诚恳的样子,并排站在班前椅后面,王长远端坐在那把与他的身材不胜协调的老板椅上,表情严肃地望着我和王松林。

    从一进门开始,王长远一反常态,既未让坐,脸上也没有笑容,可以肯定要挨批评了,至于什么原因却不清楚。

    王长远:今天的物资定价管理办法在班子会未获通过,你们俩是有责任的,当然,我也有责任。尹秘书,你是全程参与这件事的,你先说说,错在哪里?

    我:我在纪检科时候起草了办法初稿,后来交给办公室和管理科修改,然后就是今天开班子会,我不知道错在呢?

    王松林:我没参加会,不知道情况。

    王长远:好,我来告诉你们错在哪里。沟通协调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各种公文的起草、文件制定下发也是办公室的职责,我想问一下,在定价管理办法上会前,你们与各位领导进行沟通协调了吗?没有!如果进行了沟通协调,今天的班子会就不是这个结果。办法没在班子会通过,这是其一,最坏的是影响班子团结,好象我王长远做事独断专行,事前不与领导沟通。

    王松林:总经理说的是,确实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

    王长远:什么叫沟通协调?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这是沟通协调;部门之间产生矛盾、出现分岐,你们要主动与协调解决;与政府部门、上级机关、各兄弟单位搞好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也是沟通协调;最重要的沟通协调是协调好物资公司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人事调整、重大决策这些问题上,班子成员之间会主动进行沟通,而在日常工作方面,就需要办公室主动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就拿今天的事来说,杜经理事前不知道这件事,等于是你们越过锅台上坑直接到我这里,杜经理能没有想法和意见?再加之尹诚实说话不得体,什么叫分管领导尽管签了字,但领导不可能事事清楚,在班子会上说这种话,杜经理不给你脸色看才是怪事。

    我:确实是我说话不妥当。

    王长远:尹秘书,你通知几位领导开会是怎么通知的?我要听原话。

    我:我说王总经理通知八点半在小会议室开班子会。

    王长远:开明书记你也是这样通知的?

    我:是。

    王长远:尹诚实啊尹诚实,怎么说你好呢?说话怎么就不能拐拐弯呢?你这样通知刘书记,他是会有想法的,他会认为我王长远不尊重他。我和刘书记平级,我无权安排他开会,明白了吧?你应该这样通知刘书记,王总准备开一个班子会,研究讨论什么事项,请问刘书记是否有时间。

    我:王总,我错了。

    王长远:王主任,沟通协调的事情,尹秘书刚到办公室不清楚可以原谅,你是老办公室主任了,你怎么就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

    我:王总,这事和王主任没关系,是我没告诉他。

    王长远缓和了语气,说:这事我也有责任,领导不同,管理风格也不同,可能是原来蒋总对你们的要求和我不一样,我没把我的要求说清楚。另外,开会前,我理所当然认为你们已经做了沟通,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开这个会。事已至此,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我希望你们引以为戒,不要在一个坑里掉两回。

    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在王松林办公室,我将班子会的整个细节向他详细叙述了一遍。

    王松林说:我不是一个揽权的领导,我喜欢放权,我希望陈树森和你都能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但是这事你不应该不告诉,我要知道就不可能捅这么大的娄子。

    我:王哥,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昨天快下班王总才说要开会,说你忙不用参加,我参加就行。今天早晨一来,我看你一直在接电话,就直接通知了几位领导了。

    王松林: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今后做事要小心再小心。办公室的工作,有很多看起来事很小,一但失误就变成了大事。我给你举个例子,也是我刚到办公室的时候,一次公司通知蒋总经理开会,我顺手记在一页纸上,事多就忘记了。这是一件小事吧?其结果却是相当严重。那天,江煤集团的副总经理在东山煤电调研,临时要听取物资公司汇报,因为我的失误,蒋总经理整整晚了半小时才到达会场,不仅蒋总经理挨了批评,东山煤电总经理也挨了批评。后来集团公司办公室追查责任,对我罚款五百元,这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所以,在办公室工作,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当成大事来做,绝对不能马乎。

    我:我知道了。

    王松林:其实王总今天批评我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我:我没听出来。

    王松林:诚实,你还需要修炼。今天你捅这个娄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王总批评我们是应该的,但我感觉多少有点借题发挥的意思。

    我:借题发挥?不能吧。

    王松林:你仔细想想,办法在班子会没通过,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至于说影响班子团结,更是纯属瞎扯。所谓班子团结、凝聚力超强,那都是骗人的鬼话,工作总结上用的,写给上级领导看的。凡是有官场的地方,谁团结过?

    我:你说的有道理。

    王松林:王总小题大作,主要还是领导排名的事,就是上回电话号码排名的事情。还记得我给你讲的道理吗?这排名可不是可大可小的事,而是绝对的大事。

    回到秘书室,坐在椅子上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电话响了。对面的陈树森专心致志望着电脑,丝毫没有想接电话的意思。

    事实上,从我坐到秘书室这把椅子上开始,两人都在的情况下,陈树森一般不接电话。开始我不以为意,时间稍长我才明白他的用意。凡打到秘书室的电话,除开专门找某人的电话外,凡接电话的人自然而然都要对这件事负责到底,陈树森不接电话,显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心想,大家都是秘书,你最多也就是比我早来三个月,凭什么杂事都让我来办?你不接我也不接。

    电话响了四声,陈树森仿佛是才听到电话似的,看了看来电显示,说:尹秘,江边煤矿的电话,多半是行政事务,你接。

    我只得拿起电话,电话里的人说:你好,我是江边煤矿办公室的曹代明,请问你是?

    我:尹诚实。

    曹代明:尹秘书,我们没见过面,但你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了,东山煤电的反腐明星。尹秘,有件小事想请你们物资公司帮个忙?

    我:什么事?

    曹代明:我们单位有一个老太太,是个老上访户,又跑北京去了,这几天我们安排人去把他接回来。接回来后牵涉到稳控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我听说她儿子在你单位总仓库当装卸工,你能不能把她儿子家里的情况帮我们搜集一下,搞清楚情况后便于我们制定稳控措施。

    我:没问题。

    曹代明:那就谢谢了,最好下午就给我。

    放下电话,我将曹主任的请求告诉陈树森,说:陈秘,这是信访的事,归你管。

    陈树森站起身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咱哥俩还分那么清干什么?党政不分家嘛,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举手之劳,你办了吧。

    陈树森离开秘书室,我一个人站在办公桌前,苦笑了一声。在材料科就和陈树森相处了很多年,他的为人自己是实在是太清楚了,和商人毫无二致,无奸不成商,无利不起早,有利益、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不管事情如何困难,必定是争着抢着去做,反之则能推就推。对这种人,我除了苦笑,实无更好的办法,谁叫自己老实、诚恳呢?

    向王松林作了汇报,回到秘书室,我给周平打电话,要求他务必在下午下班前查清情况后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