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厨师
字体: 16 + -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老师傅的事迹

    坐上崔副主任的车,俩人立刻前往国宾馆。

    在路上,杨振兴还回答了崔副主任的几个好奇的问题。

    说起侯师傅改良的这道佛跳墙,还要从1984年说起。

    时任的李主席,当时宴请来华访问的阿美利加总统里根。

    因为国家不像刚建国那会困难,国宴菜里出现了一些比较奢侈的菜品,佛跳墙就是那次国宴菜单里的一员。

    为了制作这道菜,国宾馆提前一个月,就专程请来了闽菜大师强木根强师傅。

    正宗闽菜佛跳墙,是用鱼翅、鲍鱼、海参、鱼唇、蹄筋、广肚、鱿鱼等海味珍馐作为主料。

    还会添加猪蹄、鸡爪等食材为辅,以花雕酒煲煨而成。

    可是宴席当天,这道造价颇为昂贵的大菜,外宾却基本没动,只是礼貌性的喝了口汤。

    原因就是里面含有猪蹄、鸡爪等食材,而且汤里酒味太重,这些歪果仁不习惯。

    侯师傅发现这一点后,当天回去立刻埋头研究如何改良。

    经过他一个昼夜的反复尝试,实验出让主料保持不变,去掉了猪蹄、鸡爪等辅料。

    原来用反复多次煲煨出的浓汤勾兑汤汁,改成了久炖吊清的清汤,花雕酒的量也进行了减少。

    炖出来的成品海参金黄、鱼翅脆鱼筋爽,味道香浓而醇厚,芳香久久不散。

    结果第二天晚宴,又上了侯师傅改良后的这道菜。

    第一天没吃的里根闻到香味后,忍不住破了例。

    本来只想喝口汤,结果最后一碗佛跳墙吃的干干净净。

    其他随行人员看到自己老大都这样了,也跟着吃了几口,接着也吃得停不下筷子。

    不只是里根感到满意,请来的闽菜大师强师傅,对侯师傅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短短一天时间,就能把外宾不吃的传统佛跳墙,改良成让他们吃得一干二净的境地。

    这样的实力足以让其他大师为之惊叹。

    “说起侯师傅,怹老人家可以说是这个!”

    在车上,杨振兴跟崔副主任聊起了已经去世的老师傅,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咱们国宴最早六菜一汤,后来总理看到后,让侯师傅改成四菜一汤。

    他回去后直接确定了三荤一素一汤,搭配冷菜、小菜、点心和水果的规格,菜量上力求精巧别致。

    既能保证吃好,又能避免浪费,受到首长们一致夸奖,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还不算完,84年在15号楼宴请巴铁领导人阿拉法特。

    因为对方信仰教,吃的是清真席,侯师傅直接采用了分餐制的方式,也得到了记的表扬。

    然后宴请外宾的国宴实行分餐制,也因此诞生,到今天也在继续执行。”

    崔副主任虽然知道这些事情,但里面许多细节内容,因为时间久远并不清楚。

    现在听完杨振兴的讲述后,对侯师傅是感叹连连,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的老师傅们无愧于国宝的称呼,现在的年轻厨师还差得远啊!

    不知道其他老师傅有多少手艺,也像侯师傅这样,去世之后再也无人能够再次重现。”

    杨振兴现在对于这件事倒没有以前那么悲观。

    他安慰道“崔主任,原来咱们国家把精力都放在其他地方,没有照顾到,但近年来开始持续大力关注这些方面。

    相信只要有厨师能够吃得了苦,总有人能把已经失传的那些菜再次重现。”

    说话间,专车来到国宾馆。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加上车上的通行证。

    门口警卫只是确认过信息后,直接放行。

    一路来到最北面的五号楼餐厅食堂,小侯师傅等一众国宾馆厨师长早已等在这里。

    见到杨振兴下车后,他们十分热情又有些别扭的对他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看到这些厨师长别扭的表情,杨振兴感到很好笑。

    他完全能够理解对方现在的情绪。

    一方面自己过来,是来支援他们完成接待任务。

    另一方面自己师父的拿手菜之一,这么多徒弟居然没一个能做的,还要专门请他这个外人来做,心里感到十分丢脸。

    崔副主任才不管他们丢不丢人。

    在他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完美完成这次外宾接待任务。

    简单打过招呼,他立刻反客为主,迫不及待的邀请道“杨师傅,时间有限,咱们先去厨房?”

    杨振兴也无意跟其他人多废话,爽快的说道“好的主任,我先抓紧试着制作一遍,先看看成菜是否跟侯师傅一样。”

    簇拥着来到后厨,杨振兴换上了国宾馆专门为他准备的厨师服。

    正指挥着其他厨师把自己需要的厨具和食材准备好。

    小侯师傅和其他厨师长这时候凑了过来,小声询问道“杨师傅,说起来菜谱我父亲留下了。

    但我们按照菜谱上的记载,就是制作不出上面写的成菜色泽和味道。

    所以这次您制作的时候,能稍微教教我们制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和细节吗?”

    杨振兴没有端着架子,友好的点头笑着答应道“小侯师傅,您跟我客气干嘛?咱们都是认识那么多年的老朋友了。

    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是很有谱,毕竟距离侯老师傅指点我,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

    如果一会儿制作的时候哪里您觉得不清楚,随时问我就行,咱们之间没那么多讲究。”

    小侯师傅心里松了口气,不过脸上依然觉得火辣辣的。

    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个笔记本,递给杨振兴,说道“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国宾馆菜谱。

    里面有其他师傅的菜,也有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你可以先看看,看看能不能回忆起当初他教你时的一些细节。”

    杨振兴也不客气,小心接过后,道谢道“谢谢,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在其他厨师还在准备食材的时候,他在侯师傅等厨师长的陪同下,一起翻阅了菜谱上侯老师傅记载的改良佛跳墙菜谱。

    虽然只看了这一道菜,其他内容杨振兴为了避嫌,一点也没看到。

    但不得不说,他十分佩服侯老师傅的一番苦心。

    菜谱上记载的内容十分详细,从十几个人的小型宴会各个材料和调味品的具体用量,到上百人大宴席需要的用量,全都清清楚楚的写了下来。

    杨振兴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详细的菜谱,其他人居然照着做,都做不出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