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当个普通老师啊
字体: 16 + -

第48章 抱歉,没门!(3/3,求收藏,求推荐票!)

    陈浩知道何崇就是一个孤寡老人,这套房子是他仅剩的家,陈浩就算心疼钱,也不会收了他的房子让他无家可归。

    陈浩转念一想,心中豁然了许多:“钱虽然少赚了一些,但至少名声打了出去,也不算亏。”

    陈浩没有说何崇什么,但何崇心里却过意不去,因为这事儿陈浩还开导了何崇一会儿,才让这个52岁的老实大爷心里放下了这事儿。

    上午的生意虽然出现了一些意外插曲,但并不影响下午继续卖茶。

    何记茶肆的名声也因为上午这次现场保价传遍了整个邻山县。

    敢这么大金额保价的铺面,整个邻山县只此一家。

    相比之下,原来从云来茶肆买过高价茶叶的人就没有在云来茶肆享受过保价服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云来茶肆这种无耻地抢客行为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意外让何记茶肆走红整个邻山县。

    挖坑坑自己,谁都不服,就服云来茶肆!

    经理过上午的波折以后,何记茶肆过了中午以后再次开张。

    来买茶的人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多了。

    何记茶肆已经把毛尖的价格压到了4两银子1斤,这个价格基本上已经是常规渠道的成本价了。

    云来茶肆的潘强着急,再往下降价就要做亏本买卖,无奈之下只能通知了潘彦,让潘彦来做定夺。

    潘彦不愧是经营着数家大型商铺的人,听到潘强的描述后迅速做出了决定:“咱们家的茶将也为4两银子,同时买进他们家的茶,能买多少买多少。”

    潘彦打的主意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把何记的茶给吞掉,让何记无茶可卖。

    不仅如此,潘彦从洪县购买的下一批茶也快要到了,此时他的心里不慌,反而要看何记茶肆的好戏。

    潘强得到指示后,安排了人开始从何记买茶,10斤一买。

    潘强本以为何记茶肆里就算有茶,也超不过百十来斤,而且上午已经卖掉了那么多,按理说也不会有多少了。

    但随着打烊时间来临,何记茶肆就像个无底洞一样往外吐着茶叶,怎么买也买不完。

    600多斤茶叶,能买的完才怪!

    晚上时候,潘强又给潘彦汇报了一次情况。

    潘强忧心忡忡地对着潘彦说道:“哥,今天下午已经花了800两,从何记那边收了300斤茶叶了,但直到他们打烊,他们好像还有。”

    听到这话,潘彦皱了下眉头:“还有?何记换老板了吗?”

    潘强:“没有,还是何崇在卖,只是店里多招了2个卖茶的伙计。”

    “奇怪了,何崇这老不死的,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茶叶,谁给他胆子了敢跟咱们对着干?”潘彦左手抚摸着桌上雕文茶杯,嘴里念叨着:“明天不要收了,观察一天看看情况。”

    “好。”

    此时此刻,陈浩正在跟何崇统计今天卖茶的销售额。

    “今天一共卖掉630斤茶叶,一共收银1745两。”何崇给陈浩汇报了一下今天的收获。

    虽然因为上午的‘销售事故’损失了500多两银子,但最后的销售总额还是不错。

    “听说云来茶肆也把毛尖的价格调为4两1斤了。”何崇听后面过来买茶的人说到了这事儿,所以想提醒一下陈浩。

    “没事儿,咱们现在这个销售状态还是有竞争力的,如果他们继续下调价格,咱们也跟着下调,但别像今天这样当着那么多人面就改价,这是大忌。”虽然中午跟何崇强调过了这事儿,但陈浩还是有些不放心。

    “陈老板放心吧,这种事情老朽再也不会做了。”

    “好了,早点休息吧,明天买茶的人肯定不少,早起还要做生意呢。”

    因为现在整个茶肆里面有9个人,能睡人的地方只有3个:铺面后的内屋,陈浩的屋子以及何崇原来的屋子。

    9个人分了3拨,将就着在店里睡下了。

    因为白天陈浩呆在内屋,何崇忙着收钱,谁也没有注意到云来茶肆已经派人悄悄在收购他们的茶叶。

    不过就算知道了,陈浩也不会去担心什么。

    毕竟现在这个价钱,陈浩还是在赚钱的,身为一个数学老师,这笔帐还是能算清楚的。

    亏本的买卖他不干,不管别人赚不赚,反正他不亏!

    第二天大清早,何记茶肆门口就排起了队。

    4两银子1斤的毛尖茶,买10斤送5斤,这种价格队那些舍不得花钱买茶的人非常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大家凑到一起买10斤茶叶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最赚!

    排队的队伍中也有潘家的人,而且还不少。

    因为潘家人的加入,让原本还算卖得平稳的茶叶,突然卖得快了起来。

    剩下的170斤茶叶用了一会儿就卖完了,还没买完茶叶的人都开始抱怨起来。

    陈浩没想到茶叶卖得这么快,赶忙把何崇叫了进来,让大家几天之后再来购买,价格还是一样。

    在陈浩吩咐何崇的这段时间,云来茶肆的伙计瞅准何记茶肆断茶的瞬间,冲着人群喊道:“云来茶肆的毛尖也是4两一斤,没有买到的乡亲们可以去买了!”

    这适时的提醒不仅买茶的人听到了,坐在内屋的陈浩也听到了。

    陈浩赶忙交代完事情,让何崇出去告诉大家后面几天还有低价茶的事情,让大家稍等几天。

    只可惜,手里没货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

    一小部分人准备等几天再来看看,一大部分人选择了去云来茶肆买茶。

    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

    原来也出现过这种打价格战的事情,这些小茶肆通常能抵抗个两轮,但两轮过后就接不上茬,导致断档。

    就像现在这样,大部分老百姓觉得4两银子1斤的毛尖已经很便宜了,他们觉得现在不去云来茶肆买,过几天可能云来茶肆又要涨价,到时候如果何记茶肆没有货,那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看着人群离去,陈浩心里并没有慌。

    只要有充足的货源,他就不愁在这里站稳脚的事情。

    正如陈浩所料,通过山路运货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这也是他敢打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

    抱歉,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