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村里的希望

    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回来。年龄大的人一年回来三趟,夏收秋收、春节。而年轻的打工者回来的次数更少,大部分都是一年只回来一次,那就是春节。

    李凡也是年轻人。16岁下学,在工厂一年,打各种散工又混迹了两年多,如今刚刚2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在这个时候回了村。

    回就回吧,平常年轻人回来的少,但也不是没有。好多人一开始还打听快到五一了,李凡回村是不是要相亲啊,毕竟平时回来的打工者虽然少,可李老汉家日子也穷,年底相亲不一定有姑娘能看上李凡。

    可过了几天街坊四邻发现不对劲了。这李凡回来以后也不相亲,也不出门,也没有离开的迹象,就这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跟小媳妇似的在家里不走了。

    尤其他从县城买电脑回来,又扯网线的行为更是让村民迷糊。穷乡僻壤的,彩电都没有普及开,弄电脑做啥?

    渐渐的关于李凡的传言越来越多。

    “喂,听说了吗,李老头家的儿子沉迷于电脑游戏,天天打游戏,不工作。”

    “啥是电脑游戏?”

    “听我娃说是在那个什么电脑上玩的。反正和赌博差不多。”

    “啊,咋沾上那玩意了?”

    “谁知道啊。这外面虽然好,可坏人也多,肯定是不好好干活跟些不三不四的人学坏了。”

    “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我听说不是迷上电脑游戏,而是在外面犯事了,跑回来了。”

    “真的假的?”

    “当然真的。去年隔壁村的那谁不就是偷人家东西被抓了吗。”

    “啧啧啧。我家姑娘可不能嫁给这种人,不然一辈子遭殃啊。”

    “唉,那不是李凡妈吗?要不问问她?”

    “凡儿他妈,你家凡还出去打工吗?”

    “凡儿他妈啊,你家凡儿要真有事还是尽快解决,藏着也不是个办法。”

    “他婶子啊,你也别难过。娃不争气有啥办法,都是命。”

    “他大啊……”

    流言蜚语一但传开,想要消除是很难的。即使是当事人的话也没有村头那帮娘们的权威。

    你说一句:“我没有。”她们马上会说“你知道啥。你年轻轻的才吃过几碗米。你那肯定被人骗了。我家谁谁谁说了……”巴拉巴拉能烦死你。

    在她们眼中永远是旁观者清。自己永远都是对的。

    如此传播之下,谣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人说李凡在城里杀了人。是个十足的恶魔。

    李凡天天不出门,可他父母出啊。一次两次你还能解释解释,可时间久了根本没有人听你的解释。村里人都拿异样的眼光看你,讽刺你、挖苦你。

    你家娃没凡事?蒙谁啊,我七舅家的姥爷的孙子的表哥的三姑父千真万确的说咱们这有个逃犯。你放心,乡里乡亲的我们不会举报的。

    啥,你家娃是作家,写书?你也找个好点的借口。咱们柳树屯别说作家,连识字的都没有几个。你李老汉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吹起牛来那么厉害。

    父母的解释没有人听,回家自然又要数落李凡。说是数落,也就是劝他找点正经事情做,别这样在家里呆着了。

    看着母亲一边抹眼泪,父亲蹲门口吧嗒吧嗒抽旱烟,李凡真后悔回来。

    他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经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那些人背后嘀咕。可父母那么大了,还要忍受别人的口水,让他不忍。

    可电脑买了,网线架上了。现在网费那么贵,就这么不用了可惜。最主要的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钱了。出去租房,再重新置办东西,少说也有几千块钱。

    父母那有钱,他也不忍心要。他想着等这个月稿费一下来就搬出去,哪怕去镇上、去县城也不能在村里呆着了。

    据说繁体的出版首印是三册,即使去除定金、起航中文网的分成、税收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能拿一万块钱。

    码字之余,他一遍遍的催问编辑,都快把编辑催问烦了。毕竟现在没有网上支付,转账也没有那么便利。作者后台也没有人性化,稿费的发放都是银行汇款,看不到进度。

    不过这天李凡正在码着字,村里的大喇叭突然想了起来。

    “喂喂喂!我说~我说~~我说~~~三组的李凡来村办公室一趟,有你的包裹。下面广播第二遍,我说~我说~~……”

    正在码字的李凡并没有听见广播,还是他爸叫他他才知道村里有自己的快递。一般的信件、包裹都是送货到户的,可邮递员大部分时候都是直接放在村委会了。

    李凡走出家门,往村委会走去。

    此时,距离他回来已经二十多天了。虽然关于他的谣言还在传。不过传他是罪犯的倒是少了,毕竟也一直没有警察上门。现在传的更多的还是他上网成瘾、好吃懒做。

    不过这也很严重了,在农村,好吃懒做四个字就等于死刑了。不会有谁看得上好吃懒做的人,有闺女的也不会嫁给这种人。

    村委会门口聚集着很多饭后无事的村民。看着李凡拿着一个不算小的包裹出来。有人忍不住问“李凡,这是啥啊?谁给你寄过来的?”

    “我猜啊,一定是什么游戏卡,看这包裹,有不少吧。”

    “啥游戏卡,现在电脑哪有游戏卡。”

    这时村长走了出来“一个个吃饱了饭没事干,乱嚼舌根。人凡娃这是从夷洲寄过来的包裹。我摸了一下应该是书。是不是啊凡娃?”

    “夷洲寄来的?夷洲是哪?”

    “夷洲都不知道。那是宝岛。”

    “李凡,这啥东西,让我们打开看看吧。你夷洲还有亲戚啊?”

    李凡被众人围着,有些无奈。也许是为了破围也许是为了破除这断时间的谣言,他只得现场打开了包裹。

    里面真的是书,正是李凡出版的繁体,一共三册,一册12本。一共36本。出版社每一册会赠两本样刊,他又每册回购了10本。

    “《魔尊》1、2、3,作者李不凡。这是啥书?”

    “李不凡?李凡,这不会是你写的书吧?”

    “李不凡,他不是叫李凡吗?”

    “笔名,这是笔名,写书的都有笔名,你懂不懂啊,文盲。”

    “就你懂,你不是文盲。”

    “咦!这字我咋不认识,还有这排版咋是竖着的?”

    “你没看电视演的吗,夷洲那边都是繁体字。”

    看着众人叽叽喳喳的,一个接一个的各种问题问个不停。李凡虽然烦他们,可也只得解释了几句,然后抱起书冲出重围,回到了家中。

    他也没有想到稿费每到,书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