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
字体: 16 + -

第三四九章 剑阁伏兵除张郃 法外施恩用李丰

    诸葛亮正要设计除去张郃,忽然士兵来报,永安李严有书信告急。

    诸葛亮吃了一惊,急忙拆开信一看,信上写道“丞相:近闻东吴派人赴洛阳,与魏国联合,约定共同起兵伐蜀!属下多方打探,吴国内部意见不一,尚未发兵,属下谈得消息,不敢不报,伏望丞相,早作良图。”

    诸葛亮看完,惊异不已,说:“东吴的建业与曹魏的洛阳,我军都有密探潜伏,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两处密探都未禀报,独独被李严探得消息?颇为可疑!而且我国与东吴结盟多年,从未反目,因何孙权要去与曹睿结盟图我蜀中?”

    姜维说:“丞相,会不会是李严被曹睿或者孙权收买,故意写信骗我们回师?”

    诸葛亮摇摇头,说:“李严其人,是西川老臣,刘璋主政西川时,任用他为成都县令,颇有能干的美名;先帝入川后,有感于刘璋暗弱,法治不严,命我和扬武将军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定为律法;后来越巂郡高定造反,被李严荡平,累功封为辅汉将军;先帝兵退白帝城后,李严奉命镇守永安宫,是托孤重臣,应该不会造反投敌!”

    廖化说:“丞相,李严是很能干,皇上命他镇守白帝城永安宫,北防曹魏,东挡孙权,委以重任!但是李严私心很重,建兴四年伐魏,丞相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丞相没有答应。加上之前李严劝您应该受九锡,怂恿您进爵称王,又被您驳斥,李严因此对您貌合神离!”

    马岱说:“是啊丞相,李严颇有野心!之前他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曾私下里对您说‘李严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

    诸葛亮叹道:“我岂能不知李严的为人?只是北伐大事未定,汉室倾危,国家用人之际,只好包容他,为北伐出力!去年(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伐蜀,我为了加强汉中防务,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私下散布流言说司马懿已经设置了高官厚禄来诱降他!我知其意,表奏皇上升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其子李丰接替他掌管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后来我派他督运粮草,他部下又出了苟安这个叛徒,我一直没有追究,是以北伐大局为重!”

    鲁三听了半天,问:“丞相,我们到底退不退兵?”

    诸葛亮沉思良久,说:“若东吴与魏国结盟,非同小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留下我大旗在祁山大营,我率三千兵马最后撤退;司马懿和张郃知我在营中,必定不敢追击。”

    于是派王平、张嶷、吴懿、马岱,分兵两路先

    退,往西川退兵。

    张郃哨探到蜀军退兵,不敢擅自追击,急忙派人去上邽请司马懿来祁山大营。

    司马懿亲自出营观看,蜀军缓缓退兵,中军大营却岿然不动,诸葛亮的旗帜随风飘扬。

    司马懿道:“诸葛亮诡计极多,估计又是引诱我军去追,好中他埋伏!大军不可轻动,不如坚守不战;蜀军缺粮,待他粮尽,自然退兵。”

    副将魏平说:“都督,我看撤退的蜀军连粮草、辎重都带走了,不像是诱敌!末将请带五千兵马前去追击,都督引大军随后接应?”

    司马懿怒道:“你还有我懂诸葛亮?不可多言,退下!”

    蜀军营中,诸葛亮得知大军已经撤退得差不多了,命杨仪、张翼先行,领一千弓箭兵先去剑阁栈道入口埋伏,授予锦囊一封;这时大营内只剩两千兵马,诸葛亮丝毫不慌,命传令官鲁三去大营内遍插旌旗,又点燃灶头冒烟,装作生火做饭,然后领着两千兵马,往剑阁撤退。

    魏军探马发现诸葛亮撤退,急忙报于司马懿。

    司马懿一愣,亲自出营来看,只见蜀营中旌旗招展,炊烟四起,司马懿笑道:“这回诸葛亮是真退兵了,蜀军大营必定是座空营!”

    张郃不信,说:“都督,您之前畏敌如虎,不敢追击;现在诸葛亮营中旌旗密布,分明是有埋伏,您又说诸葛亮真退兵了!我愿领兵五千,去蜀营哨探,若诸葛亮真的退兵,我便趁势追杀!”

    司马懿道:“将军哨探可以,追杀却不必,我料诸葛亮必有埋伏!”

    张郃不服,点起本部五千兵马,前往蜀营。

    司马懿不放心,领着大军远远跟随。

    张郃也不敢冒进,到了蜀营之外,先派探马进去哨探;探马不敢违令,抖抖索索地进去一看,果然是座空营,一个人影也没有,粮草辎重全部带走了!

    张郃这才佩服司马懿,引军而回,对司马懿说:“都督,诸葛亮是真的撤退了!看来是蜀国国内出了大事,不然诸葛亮不会无故退兵,末将愿领五千兵马追击!”

    司马懿沉吟道:“我也觉得奇怪,诸葛亮战胜我军,反而退兵,极有可能是国内出事了!不过张郃将军,你虽勇武,但性情急躁,你去追击,我放心不下,怕你容易中计!”

    张郃怒道:“大都督!我自起兵讨伐黄巾以来,先投袁绍,后随太祖武皇帝(曹操),攻乌桓、战马超、降张鲁、守汉中,屡建战功。诸葛亮退兵之师,纵有计谋,我难道不知?请都督让我追击,若不胜,甘受军法处置!”

    司马懿道:“将军自愿追击,若中诡计,莫要追悔。”

    张郃道:“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而无恨!”

    司马懿道:“将军既然执意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我派副将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我自率大军随后策应。”

    张郃领命,引兵火速望前追赶。

    追出三十几里路,忽然旁边一片呐喊声,路边的树林内冲出一彪军马,为首领兵的一员大将,横刀勒马大叫道:“贼将张郃引兵往哪里去!”

    张郃转头一看,是魏延率部冲过来,心中火起,喝令士兵上前交锋。

    张郃挺钩镰枪急刺,锐不可当;魏延舞刀相迎,丝毫不惧。

    张郃志在追击诸葛亮,一上来就下狠手;魏延志在诱敌,也不和张郃拼命,斗了十几个回合,拨马就走。

    张郃心里也怕诸葛亮派了伏兵,远远地跟着魏延,一路派出探马哨探。

    一直追了二十里,探马回报,前方并无伏兵。

    张郃大喜,挥师猛冲,又追赶三十里!

    眼看越过一座山坡,忽然喊声大作,关兴领着三千兵马拦住去路!

    关兴举刀大喝:“大胆张郃,竟敢孤军深入,你家爷爷等你多时矣!”

    张郃听了一惊,以为有埋伏,勒马不前,又派出探马四处打探。

    关兴一看,主动领兵来战!

    张郃挺起钩镰枪相迎,关兴使出“春秋刀法”,大战张郃,丝毫不落下风!

    关兴越是死战,张郃越是放心,说明诸葛亮别无伏兵,派关兴断后,好掩护大军撤退!

    斗了几十回合,张郃派出去的探马回来禀报:“张大将军,前方十里之内,并无蜀军一兵一卒!”

    张郃大喜,抖擞精神,钩镰枪猛刺;关兴其实也是诱敌,但不得不真打,是为了消除张郃的疑虑。

    关兴见张郃死战,连砍几刀,挥兵撤退。

    张郃大喜,一举钩镰枪,下令追击。

    魏军连胜两阵,士气大振,连声喊杀,猛追蜀兵。

    好在关兴的部下都是骑兵,奉了诸葛丞相之令,都选的是良马,撤退很快,张郃军追赶不上!

    一逃一追,追出十几里地,忽然魏延领兵出来,让过关兴部,拦住魏军去路。

    张郃大怒,下令士兵猛冲!

    魏延举刀奋力来战,不到十个回合,被张郃杀得大败!

    魏延领兵就撤,一路撤进一处树林。

    张郃怀疑树林里面有伏兵,勒马不前,命探马进去打探。

    探马冲进树林,哨探一番,回来禀报:“张大将军,林里并无蜀兵,蜀兵已穿林而过!地上丢弃了不少兵器,旗帜。”

    张郃大喜,蜀兵不但没有埋伏,连兵器都丢了,显然是黔驴技穷,为了诸葛亮撤退争取时间!

    魏兵一听树林里有兵器等物资,争先恐后地冲进树林,去抢东西。

    张郃急忙纵马骑进树林,喝令士兵住手,上马前行,继续追击蜀军!

    眼看着一路追到剑阁入口,再无兵马阻挡,张郃大喜,心中再无提防,挥师猛追。

    刚进了剑阁栈道几里路,忽然关兴领兵冲来,却不与张郃交战,下令士兵脱下军服,堵塞在道路上,点火燃烧。

    张郃急叫:“蜀军无计可施,想烧断栈道,阻

    我前行!众军听令,立刻放箭、救火!”

    魏军连忙放箭,射退蜀兵,又抢上前去救火。

    好在火刚刚点起不久,很快被扑灭。

    张郃兴高采烈,蜀军再无伏击,放心追赶!

    忽然道边的山上一声炮响,长史杨仪指挥士兵从山上推下来无数的滚木、山石,阻断道路!

    张郃大惊,诸葛亮还是派了伏兵!

    张郃拨转马头,领兵急退;没骑多远,忽然山上又是炮响,张翼指挥士兵将整棵的树干、巨大的岩石推落下来,不一会儿,尘土飞扬,砰然巨响,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

    魏军副将魏平和司马懿遥遥看见剑阁道上尘土漫天,急忙催促士兵救援,却被巨石和树干挡住,冲不过去!

    张郃转头四顾,自己领兵急追,身后只有约两百名骑兵,其它魏兵都被山石滚木隔断,无法过来救援。

    张郃心知不妙,命令士兵聚拢在一起,将仅有的几个盾牌排在外围,然后大喊:“弟兄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杀!”

    这时候山上一阵梆子响,蜀兵万弩齐发,直射下面被困的魏军。

    张郃挥舞钩镰枪,奋力遮挡;魏兵心知陷于死地,投降也晚了,个个舞动兵器,拼死挡箭。

    张翼在山上一看,魏兵困兽犹斗,怒不可遏,下令砸山石!

    蜀兵纷纷往下扔石块,这下魏兵难以抵挡,惨叫声接二连三,不住地有人倒下。

    张郃金盔金甲,最为显眼,无数块石头向他飞去;张郃招架不住,被一块石头击中头颅,昏了过去。

    蜀兵扔石如雨,功夫不大将两百名魏兵全都砸死,死尸上遍布石块!

    张翼大喜,急忙带士兵下山,来抢张郃尸体。

    忽然前方响起脚步声,埋伏在山上的杨仪也带兵来争功。

    张翼急忙寻找到张郃尸体,砍下他的头颅,捡起金盔;杨仪晚到一步,抢走了张郃的尸身,二人对视几眼,哈哈大笑,去向诸葛亮请功。

    诸葛亮已经进了剑阁栈道深处,闻报魏军张郃中伏身亡,先是一喜,下令给张翼、杨仪记功;继而喟然长叹。

    姜维忙问:“丞相,我军大胜,为何感叹?”

    诸葛亮缓缓道:“我此计乃为司马懿所设,若能射死司马懿,我高枕无忧矣!我欲射一马(司马懿),却误中一獐(张郃)。我军每次获胜,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致使功亏一篑,不得不退兵,莫非天意不欲刘汉中兴?射死张郃,魏国失去一员猛将,却于大局无损;我军撤退就是败了,败中求胜,我实在高兴不起来,总觉得李严这封信有问题!”

    诸葛亮一路领兵退入汉中,在定军山驻扎,稍事歇息。

    忽然尚书费祎急匆匆赶来,求见诸葛亮。

    诸葛亮心知成都有事,连忙请费祎进帐。

    费祎行礼参拜诸葛丞相,诸葛亮连忙上前扶起,问:“尚书大人来此有何要事?”

    费祎说:“丞相大军出征,连战连捷,为何突然退兵?”

    诸葛亮一惊,随即镇静下来,问:“我军刚到,费大人就知我退兵,从成都赶来,莫非有人预知我要退兵?”

    费祎说:“正是,前几天都护李严上表,说军粮已经备好了,正要运赴丞相军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师?陛下特命我来问问丞相。”

    诸葛亮大惊道:“是李严派人送信告急,说东吴将要兴兵伐蜀,故此我不得不回师,预先防备。他却又去禀报皇上,说我无故退兵?!”

    费祎道:“既然如此,我回成都去回禀皇上。我从成都来,孙权与陆逊谨守边境,并未调兵!”

    诸葛亮大怒,说:“慢着!这件事分明是李严两头搞鬼,诓我收兵,却去陛下面前恶人先告状!我大军无功而返,丧失大好战机,不能轻饶了他!尚书稍等,我要上表弹劾李严!”

    姜维劝道:“丞相息怒,要不派人去白帝城永安宫察访一番,别冤枉了李严。”

    诸葛亮大怒,说:“还查什么!东吴若要伐蜀,我军探马早就报与成都,怎么费祎会不知道?分明是李严撒谎。他大概是粮草筹集困难,怕我怪罪,编此谎言,骗我退兵!李严匹夫,怎敢为一己之私,废国家大事!”

    诸葛亮越说越气,伏案疾书,写了一道表章,弹劾李严,命费祎送去成都。

    几日后,刘禅接到表章,展开一看,上面道:“自先帝驾崩以来,李严所图全为私利,所谋毫无公心。前番调李严镇守汉中,李严再三推阻,欲合并五郡为巴州,自任巴州刺史;去岁又调李严守汉中,李严竟称司马懿虚设高官以待他!臣为北伐大计,委曲求全,委李严以中护军,督运粮草、镇守一方;并封其子李丰为江州太守,破格提拔!李严身为托孤重臣,本应殚精竭虑,为国尽忠;孰料他办事不力,粮草运输不畅,屡屡误期!部将苟安,酗酒误事,竟然投敌,全因李严管教无方!此次出征,臣绞尽脑汁,大败司马懿,正欲进兵长安,李严竟因粮草未曾筹足,谎报军情,诡称东吴入寇,骗我收兵!三军将士鲜血白流,钱粮耗费付诸流水!此贼不除,国无宁日,北伐无望!请陛下圣裁!”

    刘禅揽表大怒,派费祎去白帝城,急急召回李严,就便调查此事。

    过了十几天,李严还未赶回成都;诸葛亮放心不下,带着姜维、廖化赶回成都,留魏延、关兴、王平等将在定军山训练士卒。

    诸葛亮回到成都,得知李严还未到,气冲冲地先回相府。

    夫人黄月英连忙张罗酒菜,一看诸葛亮脸色憔悴,气呼呼地,心疼地给诸葛亮斟了一杯酒,双手奉上。

    诸葛亮接过酒来,一饮而尽;黄月英问:“相公,可是为李严之事生气?”

    诸葛亮怒道:“李严坏我大事,我

    必杀之!”

    黄月英道:“臣妾以为不可。”

    诸葛亮一愣,问:“为何?”

    黄月英说:“先是苟安出事,后是李严完不成任务,怕你怪罪,谎报军情,你可曾想过他们的难处?”

    诸葛亮说:“请夫人明说。”

    黄月英道:“蜀道崎岖,天下闻名。相公大军出征,动辄十万人马,一天要消耗多少粮草?负责运粮的将士劳苦不堪,还不能误了期限;若是遇到大雨、山洪、大雾、大雪、地震还不能前进,他们容易吗?李严是托孤老臣,应该是尽心尽力办事,他不能完成任务,又怕你治罪,不得已才说了谎言!你若杀死李严,以后谁还敢运粮?辛苦不说,粮草受损要杀,延误期限要杀,被敌军夺去也要杀,谁愿送粮?”

    诸葛亮听了频频点头,问:“依夫人之见?”

    黄月英缓缓道:“贬其父,用其子,必效死力!”

    诸葛亮大喜,亲自站起来斟了一杯酒敬黄月英。

    黄月英笑吟吟地喝下,问:“相公,我做的木牛流马还好用么?”

    诸葛亮叹道:“本来安排士兵用木牛流马从汉中运粮,谁知李严忽然报假信,立刻退兵,没派上大用。不过听运粮的部分士兵禀报,用木牛流马运粮轻松多了,多谢夫人!”

    黄月英笑道:“还有一个好消息,我闲来无事,用火药和铁制外壳,加上引线,制出了一件厉害的火器,我称之为地雷!”

    诸葛亮大喜,当即就请夫人带他去看。

    黄月英陪着诸葛亮一路来到后院空地,命鲁三点燃一枚地雷,急令众人退后。

    就听轰地一声巨震,地雷将地面炸出一个大坑,威力非凡!

    诸葛亮大喜,说:“我正愁魏国强盛,兵马总是多于我军,有此地雷,可抵几万兵马!”

    黄月英见诸葛亮开心,又喊来儿子诸葛瞻,陪诸葛亮美美地吃了一顿家宴,皆大欢喜。

    过了几天,鲁三来报,李严回到成都,陛下派人来请丞相进宫议事。

    诸葛亮急忙换上朝服,入宫觐见陛下。

    刘禅见诸葛亮消瘦了许多,两鬓白发又增添不少,急忙下了龙椅来扶。

    诸葛亮不肯失礼,力劝皇上归位,自己三跪九叩,行君臣大礼。

    刘禅下令把李严押来,李严早被剥去官服,换上罪衣,被五花大绑押来。

    李严心存侥幸,叩拜刘禅之后,连声喊冤。

    诸葛亮怒问:“你有何冤?”

    李严说:“我在白帝城筹粮,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丞相怪我谎报军情,我并没有写那封信,是敌军的反间计!”

    诸葛亮反问:“送信的是你部下参军狐忠,难道他也是敌军假冒的?”

    李严低头不语,刘禅大怒,喝令武士推出斩首!

    参军蒋琬出班奏道:“陛下,李严乃先帝托孤之臣,屡建功勋,请陛下开恩,从宽发落。”

    大臣中也有与李严交好

    的,纷纷出来保奏。

    刘禅一见,转头问诸葛亮:“相父钧意如何?”

    诸葛亮点点头说:“依臣之见,可将李严谪为庶人,迁徙于梓潼郡闲住。再任命他的儿子李丰为长史,接替李严,筹集粮草。”

    刘禅不解,问:“既贬其父,为何又用其子?”

    诸葛亮道:“李严玩忽懈怠获罪,贬其职务,以正典刑;而以其子李丰代之,李丰必定感激涕零,用心办差,不敢出错,强似再派别人。”

    刘禅大喜,当即下诏,按丞相的意思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