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
字体: 16 + -

第一二四章 李斯谋划灭赵国 亲去邯郸间李牧

    秦王听李斯说完韩非子的学问,十分赞赏,立即修书派使者去韩国,索要韩非子。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子身为韩桓惠王的儿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韩桓惠王接到秦王嬴政的来信,非常紧张,迫于形势,不得不派韩非子出使秦国。

    秦王嬴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相谈甚欢,然而韩非子却未被信任和重用。

    韩非子上书劝秦王先伐赵国缓伐韩国,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对秦王说:“韩非子,韩国公子也。如今大王要吞并诸侯,统一天下,韩非子必定为韩国谋划,而不会为秦国出力,这是人之常情。”

    秦王深以为然,只是礼遇韩非子,并不重用他。

    韩非子郁郁不得志,后来听说是李斯和姚贾进了谗言,就来找秦王告状说:“大王,李斯是我的师弟,学问、辩才都不如我,他怕我凌驾他之上,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我也忍了!姚贾是个什么东西?大王也听他的话?”

    秦王听了不大高兴,说:“姚贾是我秦国上卿,是有功之人,韩非子先生为何口出不逊?”

    韩非子说:“姚贾是魏国人,他的父亲是看城门的监门卒,毫无地位!姚贾后来去赵国,赵王命他联合楚,韩,魏攻秦国,后来秦国使用反间计,姚贾被赵国逐出境。他来到秦国,大王却拜他为上卿,封食邑千户,送给他车百乘、黄金千斤、赐给衣冠、赏给宝剑,这种待遇是不是太抬举他了?”

    秦王说:“楚、燕、赵、魏等国曾经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姚贾自愿出使四国,经过姚贾用重宝和巧舌在四国间周旋,最后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姚贾对我秦国有大功,才有今天的地位!他是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富贵!”

    韩非子说:“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秦国的财物去做好人,四处送礼,乱花钱,抬高自己的地位!他出使是有私心的!而且我听说,姚贾虚报用项,许多财宝并没有送给四国君王,而是进了自己的口袋!”

    秦王沉吟一会,命人传来姚贾,当场对质!

    姚贾听秦王转述了韩非子的话,不慌不忙地说:“以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为了秦国利益考虑,如果是我拿大王的财宝去做好人,我又何必回秦国?我随便去四国中的哪个国家,也会封我个大官!说我私吞大王的财宝,有何证据?我

    家里的财物,都是大王赏赐,不信可以派人去清点,没有多余的财物!

    说到我出身微贱,英雄不问出身低!姜太公是个渔夫,垂钓于磻溪;管仲是微贱的商人,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都没有成功,但后来他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百里奚,怀才不遇大半辈子,被当做奴隶陪嫁、当过死囚、养过牛,后来被秦穆公重用!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于大王这样的明主!

    韩非子出身世家,父亲是韩王,但他在自己的国家都没有受到重用,意见不被采纳,就知道鼔舌弄唇诋毁别人,大王不要听信他的谗言!”

    韩非子听完气得脸色发紫,一时间想不出反驳的话,也瞧不起姚贾,不屑与之辩论,愤怒地拂袖而去!

    韩非子走后,姚贾对秦王说:“大王,韩非子此人有些虚名,但过于清高,不肯为大王所用!刚才他拂袖而去,也不拜别大王,甚是无礼!这样的人,既然不能为大王所用,留他在秦国久了,必定刺探秦国的消息,逃回去禀报韩王,对我秦国不利!不如趁他此次对大王无礼,又诽谤秦国大臣,把他下狱审问,他来秦国到底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王赢政认可了姚贾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子入狱审讯。

    姚贾出了王宫,又来找李斯商量。

    姚贾说:“李大人,韩非子是你的师兄,学问、辩才都超过你。他刚才得罪了秦王,被下狱了!韩非子不是说不过我,是瞧不起我出身低微,不屑与我辩论!李大人不如趁此机会,去狱中看他,送给饭食,暗中下毒,除去韩非子?”

    李斯沉吟了一会,姚贾接着说:“李大人当断则断!韩非子的才华远在你我之上,若是他被秦王重用,朝廷里还有你我的立足之地么?”

    李斯权衡利弊,咬咬牙,派人送去下了毒的饭菜,就说是同情韩非子的大臣送的饭,不说出自己名字。

    韩非子心地坦荡,没想到有人下毒,吃了有毒的饭菜疼得满地打滚,想向秦始皇说明心迹,却又不能觐见,不一会儿惨死在狱中!

    秦王嬴政在韩非子入狱之后后悔了,觉得自己气头上做得过分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

    使臣带着赦书去监狱,韩非子已经中毒身亡,口吐白沫,死相很惨!

    使臣回报秦王,秦王大怒,下令追查,是谁害死了韩非子!

    狱卒被严刑拷打,却说不出是谁送的有毒饭菜,被活活打死,此案不了了之!

    李斯害死了韩非子,心中也后悔、惶恐,就来见秦王,劝秦王出兵征讨函谷关以东六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秦王沉思良久,说:“之前经过李大人出行,离间各大国的君臣关系,如今六国已经衰落了!而我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又听了韩国间谍郑

    国的话,挖通了河渠,连通泾河和洛水,关中地区连年粮食丰收。如今秦国兵强粮足,是时候出击了!李大人看,当先取何国?”

    李斯说:“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远交近攻,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以间谍挑拨活动,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燕赵战起,秦国即借口援燕抗赵,开始对赵国进攻。”

    秦王大喜,下令封李斯为左丞相,冯去疾任右丞相,一起谋划征战大事!

    在攻赵之前,李斯建议秦王派使者游说燕武成王,从燕国的代北之地攻赵国,与秦军南北策应,许以占领的土地平分!

    燕武成王派遣将军,配合秦攻赵的军事行动。赵国一时处于秦、燕夹攻的困境。长平之战以后,燕国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赵国的主力四十万已经被秦将白起坑杀,就派出近40万大军,分兵击赵,结果被赵打败不说,反被夺取好几个城池。

    战报报到咸阳,秦王没想到赵国还这么强,连忙召见李斯和冯去疾询问。

    李斯分析说:“赵国胜利的原因有三:一是长平之败后全国悲愤万分,兵法云‘哀兵必胜’;二是长平之败后赵国为防我秦秦长驱直入,进攻邯郸,已经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了另一支生力军且连日操练,战斗力颇强;三是赵国将领指挥艺术颇为娴熟,对付秦国可能吃力,但对付燕国绰绰有余。赵国民众尚武,即使临时组织起来的军队都具备战斗力,加上燕军分兵作战。由此可见燕军岂能不败!”

    李斯建议秦王下令,以救援燕国为名分头出兵伐赵。令王翦出兵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攻取赵国的阏与等地;令大将桓龁、杨端和攻取赵国的邺城、安阳及河间等六城。

    燕赵两国正在酣战之际,秦王派王翦率军进攻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一举被秦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秦将杨瑞和军进攻韩阳(阏与之北),也顺利攻克,这样邯郸的西北方向也失去了屏障。大将桓龁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已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河和少数城邑。各路秦军虽有30万之众,但受到赵国20万大军的节节抗击,

    赵军节节败退,无力抵挡。无奈之下,赵王被迫急调名将李牧南下。

    这一次,李牧却大败秦军!

    赵军统帅李牧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击北面来犯的秦军,取胜后,再攻击南面的秦军。李牧指挥的赵军机动灵活,尤其是赵国骑兵,天下第一!李牧率领骑兵风驰电掣,先给进攻番吾的秦军以沉重打击,又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然后立即回师南进,声势所及,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秦军也纷纷撤退,

    不敢应战,秦军第三次大举进攻失败。

    赵军虽然在李牧统率指挥下,一再战胜,可是兵力损失后难以补充,单凭现有兵力无法对秦持久作战,必须立即寻求外援。而这时楚国、魏国业已削弱,燕、赵关系欠佳,只有联齐,争取齐国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与秦相抗衡。

    秦国也察觉了赵国的这一企图,李斯立即写信派人送去齐国,找当初留在齐都临淄开酒楼的司空马。

    司空马看了李斯来信,连忙又重重送了笔黄金给齐国宰相后胜。

    后胜早已答应过李斯,齐国不会帮助他国对付秦国。司空马平时就经常送黄金,请后胜白吃白喝,后胜立刻去见齐王,劝说齐王不要管别国的闲事,得罪强大的秦国。后胜极力破坏齐、赵的联合,孤立了赵国,齐王不肯出兵帮助赵国。李斯则不失良机,命令发动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李牧精选精锐部队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垒。桓龁认为赵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不堪一击,于是轻敌大意。结果,李牧忽然率骑兵出击,杀入秦军大营,将秦军指挥中枢摧毁,秦军大败,主将桓龁仓惶逃走,畏罪不敢回秦国,流亡燕国。此战李牧斩杀十万秦军,威震天下。

    这是自长平之战后,秦军再也没有经历过的大败。

    秦王闻报,十分头疼,召见李斯商量对策。

    李斯说:“李牧曾在北方边疆对抗匈奴获得大胜,使得胡人数年之中不敢南下。此人非常厉害,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秦王问:“李大人的意思是用反间计?”

    李斯笑道:“大王英明,正是如此!之前我出行赵国,已经收买了赵国权臣臣郭开,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秦王大喜,命李斯火速去办!

    李斯领命,亲自乔装打扮,前往赵国。

    这时赵国、秦国两国交战,原有的道路兵燹连天,已不安全。

    李斯向东先到魏国,再折向北,绕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

    李斯来到郭开府,对看门人说有故人求见。

    看门人进去禀报,一会儿出来,领李斯进去。

    郭开正坐在客厅里太师椅上喝茶,一见李斯进来,先是一愣,继而一惊,手中端的茶杯“当啷”一声摔落在地,碎成几块!

    郭开惊问:“李斯!你怎么还敢再来赵国?”

    李斯笑笑:“我来看望故人、郭大人你呀!”

    说着走上去,从怀里掏出一对美玉雕刻成的白璧,放在郭开身边桌子上。

    郭开一看,两眼放光,这对白璧值许多两黄金,是个宝物!

    郭开舔了舔嘴唇,换了副笑脸,问:“李斯大人,你也太胆大了!之前我不认识你,你来见我,我好心带你去见平原君,你竟然和你的人行刺他!你们走了,平原君大怒,要杀我!幸亏我急中生智,说是在半路上遇到你们的,你们想做平原君的门客,我就顺路

    带你们去了!后来赵王知道这件事,又劝平原君别和我计较了,说我是无心之过,这件事才算压了下去!后来你回到秦国,赵国平原君的部下有人见到你,认出你就是当年刺杀平原君的人,我这才知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呵呵,李大人,你已经官居左丞相,还来见我做什么呢?”

    李斯笑道:“我这次远路来到邯郸,一是看望老朋友你,二是为了李牧而来!”

    郭开问:“是不是李牧非常善战,你们秦国打不过他,来找我帮忙?”

    李斯摇摇头,说:“非也!李牧虽然勇敢,但是赵国经过长平一战,损失了四十万将士!我秦国并没有全力进攻赵国,要是起全国之兵,来伐赵国,李牧能挡住几路兵马?我此次来,是为了前方厮杀的将士,少流血,少死人!郭大人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放眼天下,现在还有哪个国家能与秦国抗衡?郭大人如果不帮助我对付李牧,我秦国也能打下赵国,不过要多死些兵士罢了。”

    郭开为难地说:“现在李牧大胜秦军,正受赵王宠爱,我要对付他,怕是不容易。”

    李斯忽地一下站起来,对郭开抱拳告辞,说:“既然如此,李某就回去禀奏秦王,说郭开不肯帮忙。日后我秦国打下邯郸,郭大人的家小,还有一世累积的财富,只怕是保不住了!”

    郭开一听,冷汗流出来了,说:“李大人留步!留步!容我再想想。”

    李斯笑道:“这有何难?李牧远在前线,你只要禀报赵王,说前方传来消息,李牧胜利后非常骄傲,有自立为赵王的企图!赵王必定不信,你再让你的同党也按这话去禀报赵王,说的人多了,赵王自然怀疑!这时候你再劝赵王试着调李牧回邯郸,他若回来,你就达到目的了;他若不回,赵王必定相信你的说辞!”

    郭开大喜,说:“此计甚妙!我立刻就进宫去找赵王!只是李大人你不能再去住客栈了,平原君还有不少耳目在邯郸,要是他们认出了你,你就是死路一条!你就藏在我府中,管吃管住,静候佳音吧,呵呵。”

    李斯笑着点点头,坐着慢慢品茶,等郭开的消息。

    去了好久,郭开回来了,说:“果然如大人所料,赵王并不相信!还问我消息是哪里来的?我说是赵国前线逃亡过来的百姓说的,这才遮掩了过去。李大人莫急,待明日,我再让我的同党去游说赵王,说李牧要反!”

    李斯点点头,笑道:“明日赵王也不一定信,你后日再让人去禀报李牧要反,用不了几天,赵王就起疑心了!”

    郭开依计而行,果然没有几天,赵王天天听大臣禀报说李牧要反,起了疑心!

    郭开趁机献计,让赵王调李牧回来,若李牧肯回,就不是要造反,若不肯回来,必有异心!

    赵王果然下旨,派使

    臣去前线,召李牧回邯郸。

    李牧莫名其妙,不知道邯郸发生了一场针对他的阴谋,前线两军对峙,自然不能抽身回去,就写表章回禀赵王,暂时不能回去!

    李牧越是不肯回去,赵王越是怀疑,连下几道旨意,调李牧回都城邯郸。

    恰巧这时秦军进攻了,李牧自然不肯扔下大军不管,继续回书赵王,阐明不能回去的理由。

    赵王看了回书大怒,再派郭开亲自去前线调回李牧,并且下了密旨给郭开,李牧再不肯回来,就地赐死,由副将统兵!

    郭开接到密旨,喜洋洋的骑马回府,告诉李斯,这回李牧肯定中招!

    李斯看了赵王的密旨,喜出望外,对郭开说:“郭大人的功劳,我李斯代表秦王感谢你!日后我秦国攻下赵国,定保大人富贵!”

    李斯见大功告成,辞别郭开回秦国去了。

    郭开谢过李斯,一路来到赵国前线,亲自请李牧回都城邯郸。

    李牧心里也有数了,赵王必定是听了谗言,怀疑自己要造反!自己一走,前线的将士必定挡不住秦军,赵国就完了!

    李牧面对朝中奸臣的诽谤和猜忌,宁折不弯,拒不奉命,终于被赐死,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李牧临死前仰天长叹:“我死则赵亡。”

    赵王中了李斯反间计,为秦国灭赵国铺平了道路。继任李牧的将军赵葱不是秦将王翦的对手,很快被秦军击败,赵葱被杀,赵将颜聚收拾残兵退回邯郸勒兵固守。

    李斯立即修书送与邯郸的司空马,又以重金贿赂赵国权臣郭开。内奸郭开被秦国彻底收买,甘心为秦国效劳,多方劝赵王投降。赵国公子嘉坚决反对,主张战斗到底,率领宗族、宾客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丧失斗志,任由内奸郭开摆布,竟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

    秦军一路高歌,尽占赵地,于是赵国灭国,赵王也做了秦军俘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