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字体: 16 + -

第1305章 喧嚣焦点

    凶手到底是谁饰演的?摩根、布拉德、雨果三位演员的分配和搭档到底迸发出了什么样的火花?最重要的是,能够被罗杰称之为“伟大”的作品,这绝对是十分难得的,上一次得到“伟大”赞誉的“低俗”至今还在影响着全美国文化走势,那么这一次又将如何呢?

    这一切都成为了“七宗罪”上映之后最扣人心弦的话题焦**。

    罗杰对三位主角的饰演角色都没有直接陈述,但却对角色的演出赞不绝口,这也更加刺激了观众的好奇心。特别是首映式之后,参加了首映的观众全部都三缄其口,对于故事剧情拒绝讨论,只是一再强调,“剧透就不好玩了,必须自己进入电影院观看”。这本来是大实话,但是跟随在观众对电影滔滔不绝的赞扬背后,就有些讨人厌了:你们一直说好看,却又不说出个所以然来,真是让人又好奇又着急!

    显然,参加过首映式的观众对于这样的效果都洋洋得意,他们享受着自己知道结局的优越感,也享受着其他人心痒难耐的着急感,更是期待着其他观众走入电影院里遭受到惊吓时的幸灾乐祸。

    虽然也有小部分藏不住话的人提前剧透了,但是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消息的传播显然是掌控在主流媒体手中的,所以真正的结局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始终是一个秘密。几乎所有媒体都配合了“七宗罪”剧组的宣传策略,对最终凶手避而不谈,这也将观众的好奇心煽动到了一个新高。

    更为讨人厌的是,媒体们都对电影纷纷送上了赞誉!

    “美国周刊”评分九十,在影评之中如此说道,“这是一部有趣的、令人震惊的、精明的、肮脏的、非常令人不安的作品――你可能不喜欢你所看到的,但你一定会被这个故事所影响!”

    这种评论内容也让人捉摸不透,“你可能不喜欢你所看到的”?但“美国周刊”却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过,仔细想想“洛杉矶时报”所引发的社会深刻讨论,这也就不奇怪了:触动到社会敏感神经的作品,从来不是那么容易讨人喜欢的,但却没有人能够否认电影的深刻和精彩。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令人‘厌恶’的作品。”“好莱坞报道者”的评论也十分耐人寻味,再搭配八十八分的高分评价,就越发有趣起来,这也更加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

    “纽约时报”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部发人深省、惊险刺激的作品,但你却很难从电影里享受到太多的‘愉快’。”八十五分的评价也是给予电影了正面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惊悚悬疑电影从来都很难讨影评人欢心,就好像恐怖片总是会被冠上“粗制滥造”的名号、动作片总是会被认为“剧情空洞”一般,惊悚悬疑电影受制于自身的题材问题,平均分能够上六十分的作品都已经不多见了,像“沉默的羔羊”当年获得了八十四分的平均分目前依旧是影史记录,所以这部作品最后也在奥斯卡上实现了大满贯。

    客观来说,“七宗罪”和“沉默的羔羊”从电影技术角度来说还是有差距的,但即使如此,“七宗罪”依旧得到了影评人们如此高的评价,诸多权威媒体都一致给出了八十分以上的评分,这也就越发显得难得了。

    “华尔街日报”给出了八十分的评价,并且在评论之中说到,“一气呵成的故事主线掩盖了许多剧情漏洞,但依旧制造出了一个耸人听闻、深思不断的案件,安静下来之后的反思成为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

    另外“旧金山纪事报”也同样打了八十分,“这部惊悚悬疑作品从头到尾弥漫着令人不安的病态气息。”

    从“七宗罪”的诸多媒体评论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部惊悚悬疑电影的评分势必是无法与“辛德勒的名单”、“低俗”、“日出之前”相媲美的,不仅有一片赞美之声,同时这部作品也迎来了许多争议,这本来就是一部存在诸多矛盾的作品,即使是为电影送上了赞誉的媒体也都以矛盾之词来作为评价,显然,这是一部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细细品味的作品,这也就使得媒体对于作品的看法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喧嚣的议论声之中将其推向了舆论高峰。

    “旧金山纪事报”的五十分是首批评论之中的最低评价,他们认为“前提是这部电影的确耐人寻味,但整部作品黏糊糊、湿哒哒、装模作样、没有丝毫惊悚吓人。”如此毫不留情的影评几乎是把电影说的一无是处,但他们依旧认同了电影主题核心的“耐人寻味”,这也的确十分耐人寻味。

    “今日美国”一向对雨果不感冒,难得能够看到他们对雨果表示赞赏,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导演大卫-芬奇试图营造出更多阴郁、压抑、恐惧的氛围,试图挖掘出连环杀手昏暗而恐怖风格之外的深层次心理情绪,但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故事轻重不得当,主题模糊不清。”

    而六十三分的评价也清晰地显示出这份报纸对“七宗罪”的态度了。

    “休斯顿纪事报”也同样给出了六十三分,他们的评价是电影首映式结束之后首批火热出炉的影评,作为全国性销量前十的报纸,影响力不可小觑,显然他们对“七宗罪”也并不感冒,“这是一部失去准星――但是一个迷人的、具有吸引力的失去准星的作品,这样一部充满一流人才的电影被迫成为了荒诞的杂糅体,可以感受得出来导演努力挣扎着试图将废话变得有可信度,但可惜,他的努力还是不够。”

    有趣的是,“今日美国”、“休斯顿纪事报”和“纽约邮报”都是封杀同盟的领袖人物,“旧金山纪事报”也一度加入了封杀同盟,但这一次“七宗罪”上映之后,“纽约邮报”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闭嘴了,这着实是太过意外,结果“休斯顿纪事报”取而代之,成为了批判“七宗罪”的领军人物。

    “导演试图用宗教信仰串联起整个故事,昏暗无望的城市大街,阴雨绵绵的天气,老警官对人情冷漠的失望,悲剧的宿命式结局,这一切都让人不禁开始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人类是不是逃不脱这七宗罪的宿命。从这**上看,影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可是本片试图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太过苍白无力。

    七宗罪,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人性,如果说这些都是罪恶,其实就是在否定人性本身,是一种‘人生而有罪’的谬论。电影中的最人们看似有罪,应该受到审判,但这些其实都是凶手自己一厢情愿的极端偏见而已。

    人性不是罪,而走向极端的人性才是罪的根源。我们绝大部分的普通人都距离那种极端的人性还有距离,还没有必要上升到对自己进行审判的高度。反而,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试着去体谅这种本性。

    在人物的塑造上,显然不是导演的特长。

    老警官的老成和悲观没有足够的细节铺垫,除了一个提到一次的前女友之外,一个如此稳重而饱经风霜的人因为如此简单的理由就陷入了迷茫,这显然太过表面。更为可笑的是,老警官和年轻警官酒吧的一番看似没有任何深度的谈话,居然就冲击到了老警官的人生观,这又显得太过简单了。

    年轻警官的个性更是一大败笔,除了冲动还是冲动,如此冲动的性格在演员浅显薄弱的演绎之下毫无说服力,而情绪的转折变化也太过简单,他和妻子之间的爱情三言两语之间勾勒了出来,但依旧不足以推动剧情。

    凶手就更是如此了。有限的时间里甚至没有对凶手的背景进行任何交代,他看似上帝般的说教冗长无聊,自诩高人一等的身份终究也只是居住在破旧公寓里的社会边缘人而已。剧情竭力展现凶手的睿智和聪明,显然也因为糟糕的结局而毁于一旦。

    当然,单纯从电影引发的反思来说,这还是一部值得讨论的作品;但是从电影完成度来说,却是一个失败品。”

    “休斯顿纪事报”可以说是把电影狠狠地批评了一番,但依旧给出了六十三分这样的评价,也符合其影评之中的诸多观**。

    “休斯顿纪事报”的这篇影评遭到了“芝加哥论坛报”的吐槽,这也是许多人都没有料想到的,“这是一部电影,而不是‘追忆似水年华’。”

    这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芝加哥论坛报”的意思就是,电影篇幅是有限的,导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足够多的细节勾勒出人物个性,这已经十分难得了,“七宗罪”真正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对社会冷漠的反思――而这一**也得到了“休斯顿纪事报”的认可。至于人物本身则完全需要依靠由演员的表演来支撑,从这一**来看,“芝加哥论坛报”又以这样的方式对“七宗罪”表示了赞扬。

    虽然说在影评之中产生了争议,有赞美也有批评,这也让围绕“七宗罪”展开的讨论如火如荼地铺陈开来,不过总体而言,诸多赞美之词还是成为了主旋律,除此之外,在这一众矛盾却优秀的评价之中,对于演员的赞美之词更是随处可见。

    显然,雨果和布拉德之间的正面对决,没有人愿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