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迷探案
字体: 16 + -

第16章 陈迷的一个朋友的经历

    那是一个炎热的天气,已经入夏,陈迷一个人独自坐在家看着雨果写的悲惨的世界,他的手机忽然响起来。谈话的内容是这样的:“余今日从学校归来,与君4月不见,甚是想念,可否赏光来舍下一聚。”我听到陈迷复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想到了那是谁。“哈哈,这家伙还是这么愿意说不伦不类的古文,听说他考上了东南大学的电子软件工程研究生。”

    陈迷听罢戴着他那顶破毡帽便往距离他家只有几栋楼距离的莫刚天他家走去,听到这个名字,你就会发现我和陈迷的这个朋友有多好玩,他的确很好玩,在上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有时候比陈迷还要好,陈迷走到莫刚天门口的时候发现他家的门并没有锁,便“不礼貌”的自己走了进去,(陈迷和莫刚天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我说不礼貌加了引号),刚走去他便发现莫刚天蹲在一堆瓶子面前,每个瓶子里面装着像海藻一样的东西,这个我得嘲讽陈迷一下,他竟然连山西那边产的酸菜都不认识。(这种酸菜其实是类似于野菜的东西,用洗干净的玻璃瓶装起来,闷上几月时间,吃起来酸香可口,有健脾胃的功效)陈迷本来是极不愿意吃这种东西的,但是耐不住莫刚天实在太诚朴,硬要陈迷拿着一麻袋酸菜回了家。这期间莫刚天给陈迷讲了一件怪事,也就是陈迷对我讲的,我用第三人称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陈迷是去年9月份考上的研究生,然后学校放假,他的第一站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盛产这种酸菜的山西老家,他受到了家里外公,外婆的悉心照料,有时候我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对我们确实要比对我们父母还要好,莫刚天一方面是为了回老家帮外公外婆做做农活,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写他那不论不类的古诗的时候,大部分灵感源自于他记忆的那个老家的小院子,院子前面的那座山,隔着几座人家山后的那片湖水。

    那一天傍晚莫刚天做完了农活,吃完了他外婆做的糖三角,因为实在太好吃了,他和陈迷说,我便把糖三角也写在了这里面。

    听外婆说那片湖的水好像又深了许多,小时候莫刚天总是喜欢一个人偷偷在那浅的只有成年人半身高的湖边玩耍的,现在又加上了铁护栏,但是还是有许多村里的孩子瞒着家长跑到湖边去钓鱼,耍水,因为前些年村里一个寡妇投湖自尽了,那个湖道现在也就成了无人踏及之地,不过还是有胆大的孩子去湖边冒险,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莫刚天忽然想去那个湖边看一下,聊怀往事,用以作诗。他是这么说的。

    到了湖边他看见了几个大概只有16岁左右的少年在湖边围了一圈烧烤(自己家地里中的红薯,土豆,还有从家里偷来的猪肉)用莫刚天的话说,那几个小孩似乎还挺喜欢他的样子,邀请莫刚天吃了他们的烧烤,然后还给莫刚天讲了一个莫刚天那时以为是他们乱编的故事------------------------

    (大概每天黑夜12点左右的时候,在湖边那个最高的土堆上他们便会看见一个吃人的老巫婆,提着一个草编的篮子,篮子里装着蛤蟆,蜈蚣这些东西,往湖边那个每晚12点便会出现的房子走去,这个是他们偶然发现的,偶然在那个土堆发现了这个每晚12点便会出现的恐怖事情,第一次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叫张鑫的小孩发现,张鑫的发现肯定没人相信,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们打赌黑夜12点去证实,正如那时候的莫刚天不信一样。在晚上的12点,那个他儿时经常去的湖边会多出来一个屋子,那个屋子每晚都会有一个老妇人拿着篮子走进那间屋子,他第一次看见的时候硬是让那6个小孩把他送回了老家,和外公在一个床上睡了一夜,(他并没有告诉外公这件事,外公一定会以为那是投湖自尽的那个寡妇变的,这件事一定会让村里的人徒增不必要的烦恼)莫刚天知道一个40岁的寡妇不会变成一个拄着拐杖的佝偻老太,那个现象一定也有他科学的解释。他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陈迷,陈迷听了决定去那个湖边看看,他自然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我。于是便有了他雨天来访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