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之王者归来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中国式摔跤

    李晓龙来到拳馆,开始进行训练。

    不过这一次,他跑到了训练区的另一边,那里训练的人很少。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项目。

    中国跤。

    “中国跤”是以摔的技术为主体的,起源于徒手武术中的一门专门技术。它是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后来它和踢、打、拿分开了,集武术各个门派择取的精华徒手动作,自成一门。

    相比于巴西柔术,中国跤在摔法上更加丰富。

    而且不论是巴西柔术还是中国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核心思想都是以小博大。

    中国跤是没有地面技巧的,他只有各种站立的摔法。

    中国跤的发展,也算不上好。

    首先就是关注度不够,国内对于摔跤比赛并不重视。

    而在ncaa大学生联赛,会有大量的摔跤冠军。

    俄罗斯的卡哈比也是摔跤出身。

    但是在国内,除了体制内的摔跤手,体制外很少有人会选择练习这种东西。

    其次就是限制过多,比赛时,不许使用伤害对方的动作,不许用拳打,不许用肘、膝或头顶撞对方,不许使用反关节动作,不许压迫对方的咽喉,不许接触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脚可以踢、弹对方的脚或小腿下部,但不能过高,更不能用脚蹬、踹对方。

    而且也不花哨,比起跆拳道什么的,摔跤就让人感觉很普通。

    加上摔跤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练习的,没有基础的人,练习起来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国内练习中国跤的业余选手非常少。

    好在龙拳格斗馆有关于中国跤的训练项目。

    中国跤的教练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名叫陈建国,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哪年生的。

    他身高算不上高,大概170,也并不胖,显得精瘦。

    “陈教练,我想跟你练练中国跤。”李晓龙笑着对陈建国说道。

    陈建国知道李晓龙,现在龙拳格斗馆没有不知道他的。

    国内搏击圈子,有流量的就那么几个,徐小东虽然只是个业余搏击教练,但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所以他的流量甚至比很多取得成绩的搏击选手更高。

    知名度也更高,所以现在两人的约战,只要是对搏击圈子稍有关注的人,无人不知。

    陈建国好奇的问道:“你不是练习踢拳的吗?中国跤里的技巧在比赛中并不能用啊。”

    李晓龙实话实说道:“我跟徐小东约战,我怀疑那家伙肯定会想办法摔我,绝对不可能跟我单纯打站立。我想学习一些摔法,作为应对。”

    他还有一些话没说,就是他真正的目标,是综合格斗,是mma,学习摔法,也是为了将来进入八角笼打基础。

    就像他从来都没有放松对于巴西柔术的学习一样。

    实际上在前世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了柔术中的这些技巧。

    他就曾在电影中使用过断头台,也体现过被人锁住。

    在徒手格斗过程中,尤其是无限制的街头打斗中,击中或摔倒对手,并不意味着取得了最终胜利,只有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对手完全控制或束缚住,使其彻底丧失反抗能力,才能算是结束战斗。而这种最终令对手彻底屈服的技术,百分之七八十是在地面上进行和完成的,地面技术是整个格斗过程的终结和关键。

    在mma的比赛中更是如此,真正的纯站立系选手很难在八角笼中取得好成绩。

    就算是大家公认地面技巧不好的选手,很多也都是巴西柔术的棕带。

    此时李晓龙表示出对中国跤的学习欲望,陈建国也不反对,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中国跤并不是那么容易练习的,你现在和徐小东的约战只有四个回合,我建议你选择其中一部分技巧进行突击性锻炼。”

    他这个想法倒是和李晓龙不谋而合。

    李晓龙点头表示同意。

    陈建国继续说道:“中国式摔跤,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

    “许多人误以为中国之摔跤术为蒙古人传入。而且即是在元朝,但实际上两系源流与技巧独立不相干。元朝统治中原时中国的摔跤术已经发展了千余年,有自己完整的系统。”

    “中国式摔跤有主要三十二种手法,经常使用的有,背、别、挑、缠、揣、踢、拧、搂、弹、搿、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闪、勾脚、里刀勾等,同时,在摔跤的过程中步伐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走对步赢跤,走错步输跤”,所以你必须从把位,步伐,跤架等技巧从头练习。”

    李晓龙越听眼睛越亮,不得不说,这门技巧才是真正的中国搏击流传下来的精粹。

    虽然因为比赛规则,并没有像巴西柔术那样结合到现代搏击之中。

    但是如果勤加练习,必然会让选手在摔法中占据主动。

    赵昱很奇怪,正常来说李晓龙应该已经来到拳馆了,怎么今天不见人影?

    难道今天有事?

    他并不知道,李晓龙现在,正在摔跤区醉仙欲死。

    “砰!”

    李晓龙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被摔倒了,本来陈建国是让李晓龙先练习基础动作的。

    可是李晓龙强烈要求,非得要见识一下具体的摔法,结果他就成了陈建国的陪练,亲身体会了一下中国跤的威力。

    不得不说,除非他真的把距离拉开,通过远距离打击获胜,两人近距离纠缠在一起,李晓龙完全没有抵抗的余地。

    被不停的摔倒在地。

    也是他的巴柔水平不太高的原因,巴西柔术中,也有一些摔法,只是比起纯粹的摔跤来说,手段难免没有那么丰富,技巧也相对差了一些。

    不过在这种练习中,李晓龙也体会到了一些东西,巴柔更多是注重位置和控制,而摔跤则是把位与位置,总体上来说,是有其共通之处,也就是对位置的把握都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