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忌讳
宣文帝与他的父亲永乐帝,性格、喜好与施政风格,差别都很大。但他在本朝史书上,在文人圈子里,却是十分受尊崇的一位仁君。大部分读书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儒家君子,跟他父亲那种重武、重商、重工的作派截然不同,因此更受士人推崇。
在宣文帝在位期间,由永乐帝建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商号,全都收归国有。各种配方全都成为了皇家独有的机密,不得外泄。所有知道配方的匠人,都要入内务府名册,在内务府的作坊中做事,子孙家眷也要在内务府划定的地方生活,无令不得离开。
至于军中的利器,就更不用提了。由于永乐帝在位期间,已经基本把北方边境的敌人打得差不多了,边境承平,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重用武将的必要。军械统一归入兵部管理,匠人也不例外。据说管得最严的时候,边军甚至一个卫所都不见得能拥有一柄火器,火药用完之后,三四年都得不到补充,那柄火器连烧火棍都当不了。
直到有一小股敌军南下袭击了某个卫所,造成大量伤亡,令太后与皇帝发现那个卫所本该凭借火器战胜敌军,却因为没了火药才战败,而这个消息很可能早已在敌人之间传播开来,随时有可能造成多个边镇被袭之后,朝廷才稍稍放宽了口子,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火器与火药给边军,以防万一。但在内陆的卫所,那是一柄火器都休想得到。至于镇守边关的燕王府辖下军队,则得到了与内陆卫所相同的待遇。
徐太后与宣文帝都很担心,燕王府那位过继去的小王爷,会凭借火器之利,打入国都,抢走宣文帝的至尊宝座。就算燕王府没有动作,其他曾因为削藩而失去藩政大权的藩王们,也会在暗地里对朝廷不利。
整个宣文朝期间,武将、工匠、商人,都是被压制打击的。武将们老实起来了,没人再改良军械,研究火器;商人们老实做生意,不敢让人知道自己有很多钱,免得被抄家砍头;工匠们只需要接受上头的命令干活就好,不敢有所创新,也不敢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福利,渐渐成了一潭死水。
就连原本人人都知道是好东西的水泥,也因为宣文帝接受了部分朝臣们的主张,认为天下官道已经修得足够了,再发徭役修路,是为不仁,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而停下了官方修路的行动,将知道水泥配方的匠人调往北方边境,修筑长城,而从此渐渐在南方民间消失。
其实期间也不是没有人意图反抗,明里暗里想要夺回永乐朝时的荣光,但每一个人都失败了。而随着他们的失败,那些曾经掌握了秘方的匠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各自旧主的连累,或是丢了性命,或是被流放到偏远地区,然后丢了性命。总之,知晓那些皇家独家配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宣文帝在位时间挺长的,在他晚年,曾经有过一场小小的叛乱,规模很小,而且很快就被平息了。然而,由于叛乱是发生在金陵地界上,还是内务府匠人掀起的,造成的后果就变得十分可怕。
在那场叛乱中死亡的匠人很少,但在叛乱之后死亡的匠人却很多。等到宣文帝处置完这场叛乱,而后又因为年老体衰,终于撑不下去了,匆匆宣布储君人选,完成东宫册立仪式,便寿终正寝之后,新君才愕然发现,原本在内务府辖下,知道那些永乐帝留下来的好东西的配方的人,已经不剩几个了……
宋氏说起那段过往,便忍不住唏嘘。她老家就在北平府辖下的宛平县,几岁大的时候就随父母迁入北平城生活,直到父亲考中进士,留京为官为止。她很清楚北平的情况,知道皇室一直对北平心存警惕,一代代下来,不知过继了几回皇子,生怕永乐帝那位皇子的血脉还能在世上留存。
燕王府名下,其实有专门的工匠传承那几种神奇的配方,但似乎传承得不是很好,做出来的东西比祖上所做的差很多。但即使如此,燕王府的人也依然管得很严,只在燕王府里用一用。有门路的当地大户,倒是可以看到一些零星外流的东西,但谁拿到了,都会紧紧收起来,没人敢献到京中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让燕王府听说了,他们是会发疯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世家大族,都逃不过性命去,这事儿早有先例。无论是哪位皇子被过继到燕王府里,都是同样的做法,没有例外。
宋家在北平城里时,只是寻常书香门第,因此宋氏从未见过那些传闻中的奇珍,倒是见过好几处用水泥筑成的房屋或铺成的道路。她从家中藏书里,看到了一些零星记载,便知道了那是水泥。
宋氏对谢慕林感叹道“你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旧书,才找到了这个方子。恐怕是永乐朝时的哪位大匠留下了文字,秘密流传后世。这真真是意外之喜了!这水泥原是极好的东西,但眼下在我大明,怕是只有边军与北平,还有懂得配水泥的匠人了。”
谢慕林咳了一声“我也不知道那本旧书是谁写的。在书店里看到的时候,它已经破损严重,还有虫蛀的痕迹,书皮上作者的署名破了个大洞,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我只能根据破洞边缘的一点痕迹,猜测那作者可能是姓王的。我当时见这书那么破旧了,书店的伙计都没把它丢掉,猜想它应该有点价值,就随手翻了翻书,发现里头有一个水泥的方子。我心里好奇,想着这方子的材料也不难得,可以过后试一试,要是能成,自己家里用来铺铺地也是好的,就买了下来。”
这个说法听起来是很合理的,至于作者有可能姓王……天下姓王的人多了去了,当年永乐帝在位期间,知道水泥配方的工匠,肯定有不止一个姓王的,冤死鬼也不缺王姓人,所以谢慕林很淡定。
她还直接告诉宋氏,这书因为蛀得厉害,已经被她烧了。
宋氏惋惜不已“兴许书上还记载有更多的配方与技艺,奈何如今都看不到了。”
谢慕林说“我当时把书带回到船上后,发现那书里还有蛀虫,要是跟其他书放在一起,就怕连其他书都给蛀坏了,留着这书本身,书也会很快被咬坏的。我就立刻把书上能看到的字都抄了下来,然后将书一把火烧掉,免得蛀虫乱跑,害我其他的藏书也遭了殃。但凡是能用的配方、技艺,我都做了抄写,不会浪费的。虽然书烧了很可惜,我们也不知道书的作者是谁了,但谁叫它让虫蛀得这么厉害呢?”
宋氏叹了口气,认可了她的做法,又问“你当时买了许多这样的书么?我倒是有些兴趣,什么时候拿给我看看?”
谢慕林笑了“我都收着呢。祖母什么时候想看,打发人来取就是了。”
文氏倒是有些忧虑“这些方子既然是机密,我们用来开作坊,会不会犯了忌讳?”
。
在宣文帝在位期间,由永乐帝建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商号,全都收归国有。各种配方全都成为了皇家独有的机密,不得外泄。所有知道配方的匠人,都要入内务府名册,在内务府的作坊中做事,子孙家眷也要在内务府划定的地方生活,无令不得离开。
至于军中的利器,就更不用提了。由于永乐帝在位期间,已经基本把北方边境的敌人打得差不多了,边境承平,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重用武将的必要。军械统一归入兵部管理,匠人也不例外。据说管得最严的时候,边军甚至一个卫所都不见得能拥有一柄火器,火药用完之后,三四年都得不到补充,那柄火器连烧火棍都当不了。
直到有一小股敌军南下袭击了某个卫所,造成大量伤亡,令太后与皇帝发现那个卫所本该凭借火器战胜敌军,却因为没了火药才战败,而这个消息很可能早已在敌人之间传播开来,随时有可能造成多个边镇被袭之后,朝廷才稍稍放宽了口子,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火器与火药给边军,以防万一。但在内陆的卫所,那是一柄火器都休想得到。至于镇守边关的燕王府辖下军队,则得到了与内陆卫所相同的待遇。
徐太后与宣文帝都很担心,燕王府那位过继去的小王爷,会凭借火器之利,打入国都,抢走宣文帝的至尊宝座。就算燕王府没有动作,其他曾因为削藩而失去藩政大权的藩王们,也会在暗地里对朝廷不利。
整个宣文朝期间,武将、工匠、商人,都是被压制打击的。武将们老实起来了,没人再改良军械,研究火器;商人们老实做生意,不敢让人知道自己有很多钱,免得被抄家砍头;工匠们只需要接受上头的命令干活就好,不敢有所创新,也不敢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福利,渐渐成了一潭死水。
就连原本人人都知道是好东西的水泥,也因为宣文帝接受了部分朝臣们的主张,认为天下官道已经修得足够了,再发徭役修路,是为不仁,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而停下了官方修路的行动,将知道水泥配方的匠人调往北方边境,修筑长城,而从此渐渐在南方民间消失。
其实期间也不是没有人意图反抗,明里暗里想要夺回永乐朝时的荣光,但每一个人都失败了。而随着他们的失败,那些曾经掌握了秘方的匠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各自旧主的连累,或是丢了性命,或是被流放到偏远地区,然后丢了性命。总之,知晓那些皇家独家配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宣文帝在位时间挺长的,在他晚年,曾经有过一场小小的叛乱,规模很小,而且很快就被平息了。然而,由于叛乱是发生在金陵地界上,还是内务府匠人掀起的,造成的后果就变得十分可怕。
在那场叛乱中死亡的匠人很少,但在叛乱之后死亡的匠人却很多。等到宣文帝处置完这场叛乱,而后又因为年老体衰,终于撑不下去了,匆匆宣布储君人选,完成东宫册立仪式,便寿终正寝之后,新君才愕然发现,原本在内务府辖下,知道那些永乐帝留下来的好东西的配方的人,已经不剩几个了……
宋氏说起那段过往,便忍不住唏嘘。她老家就在北平府辖下的宛平县,几岁大的时候就随父母迁入北平城生活,直到父亲考中进士,留京为官为止。她很清楚北平的情况,知道皇室一直对北平心存警惕,一代代下来,不知过继了几回皇子,生怕永乐帝那位皇子的血脉还能在世上留存。
燕王府名下,其实有专门的工匠传承那几种神奇的配方,但似乎传承得不是很好,做出来的东西比祖上所做的差很多。但即使如此,燕王府的人也依然管得很严,只在燕王府里用一用。有门路的当地大户,倒是可以看到一些零星外流的东西,但谁拿到了,都会紧紧收起来,没人敢献到京中去。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让燕王府听说了,他们是会发疯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世家大族,都逃不过性命去,这事儿早有先例。无论是哪位皇子被过继到燕王府里,都是同样的做法,没有例外。
宋家在北平城里时,只是寻常书香门第,因此宋氏从未见过那些传闻中的奇珍,倒是见过好几处用水泥筑成的房屋或铺成的道路。她从家中藏书里,看到了一些零星记载,便知道了那是水泥。
宋氏对谢慕林感叹道“你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旧书,才找到了这个方子。恐怕是永乐朝时的哪位大匠留下了文字,秘密流传后世。这真真是意外之喜了!这水泥原是极好的东西,但眼下在我大明,怕是只有边军与北平,还有懂得配水泥的匠人了。”
谢慕林咳了一声“我也不知道那本旧书是谁写的。在书店里看到的时候,它已经破损严重,还有虫蛀的痕迹,书皮上作者的署名破了个大洞,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我只能根据破洞边缘的一点痕迹,猜测那作者可能是姓王的。我当时见这书那么破旧了,书店的伙计都没把它丢掉,猜想它应该有点价值,就随手翻了翻书,发现里头有一个水泥的方子。我心里好奇,想着这方子的材料也不难得,可以过后试一试,要是能成,自己家里用来铺铺地也是好的,就买了下来。”
这个说法听起来是很合理的,至于作者有可能姓王……天下姓王的人多了去了,当年永乐帝在位期间,知道水泥配方的工匠,肯定有不止一个姓王的,冤死鬼也不缺王姓人,所以谢慕林很淡定。
她还直接告诉宋氏,这书因为蛀得厉害,已经被她烧了。
宋氏惋惜不已“兴许书上还记载有更多的配方与技艺,奈何如今都看不到了。”
谢慕林说“我当时把书带回到船上后,发现那书里还有蛀虫,要是跟其他书放在一起,就怕连其他书都给蛀坏了,留着这书本身,书也会很快被咬坏的。我就立刻把书上能看到的字都抄了下来,然后将书一把火烧掉,免得蛀虫乱跑,害我其他的藏书也遭了殃。但凡是能用的配方、技艺,我都做了抄写,不会浪费的。虽然书烧了很可惜,我们也不知道书的作者是谁了,但谁叫它让虫蛀得这么厉害呢?”
宋氏叹了口气,认可了她的做法,又问“你当时买了许多这样的书么?我倒是有些兴趣,什么时候拿给我看看?”
谢慕林笑了“我都收着呢。祖母什么时候想看,打发人来取就是了。”
文氏倒是有些忧虑“这些方子既然是机密,我们用来开作坊,会不会犯了忌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