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回想起当时的事,孙阳叹了口气,看着蔡建国了程小东这么细心的询问,就想起来当年的父亲,也是那一年他也再也没见过他女亲。
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恢复高考,为了自己心里的梦,父亲孙正德整日不着家,四处奔走询问哪里可以开飞机,想去开飞机和都要有哪些条件才能合格。
一问就是两年,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门路,一从别人听到点口信,就拎着家里的四箱糕点起早出门,踏月而归。
孙阳都是看在眼里,他多次劝说父亲,别这么忙碌,他几次想放弃都被父亲骂了一通,当时父亲强硬的态度,也是让他坚持下去的信念。
本来课业紧张,突然听说这想上大学,还要经过推荐,也得是工农兵阶层的推荐,这就让孙正德坐在门口抽了整整一夜的烟。
自己家的情况,不是工农兵阶层的,家境不错,还是个地主阶层,受了一些事之后,就不再富裕阔绰,凭着做点闲工养家糊口,勉强度日,那个时候真的算上家徒四壁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孙阳哽咽了一下,那段日子,是他过的最穷苦的日子了。
后来为了能给他送进机械工业大学,父亲又开始四处托人打听,要怎么样才能受到推荐,才能上大学。
工农阶层对他们这阶层的人恨之入骨,一听说他孙正德,都免不了唾骂几句,更别提推荐他上大学了,没办法,孙正德只能想到兵这个路子。
他虽然没当过兵,可是在红军抗战的时候,也帮助过几个游击队,也有几个熟悉的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或者在抗战中牺牲了。
这么又开始四处奔走打听几个游击队队长的情况,离得近的军区和部队没有熟悉的人,也进不去,只得又开始送礼,每天做工回来,留出来糊口的钱,剩下的都来送礼。
那个时候,他这个身份的,就算是送礼,都没有人收,对他都是嗤之以鼻,好在碰到一个部队的炊事班老兵,这也算是孙阳人生转折的关键贵人。
炊事班的老兵,在炊事班待了十几年,他是参加抗战的,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自己的右腿因为中弹,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部队安排了福利给他,他一心不想离开部队,跟着上级申请,要留在炊事班,为部队做最后的贡献,所以别人都叫他贺倔头,这个倔劲儿,受到部队所有的人的尊敬和爱戴。
“我看你每天都来部队门口,你是找人嘛?”
老倔头问着孙正德,孙正德也整日见到这个老头出来倒泔水,就是没想到这个默默无声的老兵,竟然会是这里搭理自己的第一个人。
“是,我是来寻人的。”
贺倔头看了眼孙正德的打扮,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礼物盒,摆了摆手。
“这些东西你都拎回去吧,拎着这么贵重的东西等在这里,是不会有人搭理你,有规定,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听着贺倔头的话,孙正德才知道,为什么在这儿站了半个月,没有一个人上前询问自己是怎么回事。
“那,老同志,我想来打听游击队的队长,能打听出来吗?”
听到这句话,贺倔头把泔水桶放在地上,左右打量一下孙正德,问着他想打听谁。
孙正德把那几个游击队队长的名字说出来,因为没有详细问,是哪个游击队,贺倔头说根本无处去查,而且游击队属于闲散队伍,多数都是独立战斗,没有记录在册的,而且数量颇多,想找一个游击队队长的名字,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一样。
贺倔头看着孙正德眼神暗淡,就多说了一句,问他为什么要找游击队队长。
孙正德就把自己家的情况说了,因为阶层的原因,自己家的儿子上大学得不到推荐,这才来投奔游击队队长。
贺倔头沉思了一会儿,让孙正德把东西带回去,明天空手来找他。
第二天一早,孙正德就等在部队门口,这时候有几个兵的过来问他是什么情况,他也就老实说在等贺倔头,旁的没有多说。
贺倔头还是一样的时间出来倒泔水,这次竟然让孙正德跟着他进去,把他带到了部队的菜园子。
孙正德不进来都不知道,在这个部队后面,竟然有这么一大片的菜园子,足足有五亩地。
从贺倔头的口中才得知,这附近的部队蔬菜供给,都是来自这里,所以这么大的菜园子也就不奇怪了。
“这菜园子这么大,老头子我年岁大了,收拾不动了,缺了个帮手,要是你得空,就来帮我收拾菜园子怎么样?”
贺倔头拿着茶缸喝了一大口水,站在炊事班的后门口看着孙正德说着。
孙正德看着他,想都没想的就答应了。
“我可不给工钱啊,我一个老头子除了供你饭,什么都给不了你。”
孙正德摇着头说着没事,他心里想着,整日来到部队,能多熟悉几个兵就是几个兵,说不定真有一天认识到有认识游击队队长的呢。
“那行,明天你就来吧,五点之前准备好部队用的白菜,一百三十五棵。”
孙正德痛快地答应,没有半分犹豫。
回到家的时候,孙正德把这个事儿跟媳妇和孙阳说了,两个人都觉得这活太累了,五点的时候天还没亮呢,孙正德却笑着说没事,摸了摸孙阳的头。
四点的时候孙正德就到了部队,带着自己准备的头灯开始起菜,秋末冬出的时候,天气是非常冷的,摸在白菜上,和摸在冰块上没有半点区别。
隔着窗户看着孙正德,一下一下的搓着手,贺倔头慢慢的放下窗帘。
按照之前说好的,五点之前一百三十五棵白菜整整齐齐的摆在炊事班后门的门口,孙正德靠在白菜垛边上睡着了。
炊事班的兵看着这一幕都愣住了,贺倔头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让他回去。
孙正德没有一句怨言,把从家带来的糕点挂在炊事班的后门上,留言说自己做的,不是买的。
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恢复高考,为了自己心里的梦,父亲孙正德整日不着家,四处奔走询问哪里可以开飞机,想去开飞机和都要有哪些条件才能合格。
一问就是两年,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门路,一从别人听到点口信,就拎着家里的四箱糕点起早出门,踏月而归。
孙阳都是看在眼里,他多次劝说父亲,别这么忙碌,他几次想放弃都被父亲骂了一通,当时父亲强硬的态度,也是让他坚持下去的信念。
本来课业紧张,突然听说这想上大学,还要经过推荐,也得是工农兵阶层的推荐,这就让孙正德坐在门口抽了整整一夜的烟。
自己家的情况,不是工农兵阶层的,家境不错,还是个地主阶层,受了一些事之后,就不再富裕阔绰,凭着做点闲工养家糊口,勉强度日,那个时候真的算上家徒四壁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孙阳哽咽了一下,那段日子,是他过的最穷苦的日子了。
后来为了能给他送进机械工业大学,父亲又开始四处托人打听,要怎么样才能受到推荐,才能上大学。
工农阶层对他们这阶层的人恨之入骨,一听说他孙正德,都免不了唾骂几句,更别提推荐他上大学了,没办法,孙正德只能想到兵这个路子。
他虽然没当过兵,可是在红军抗战的时候,也帮助过几个游击队,也有几个熟悉的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或者在抗战中牺牲了。
这么又开始四处奔走打听几个游击队队长的情况,离得近的军区和部队没有熟悉的人,也进不去,只得又开始送礼,每天做工回来,留出来糊口的钱,剩下的都来送礼。
那个时候,他这个身份的,就算是送礼,都没有人收,对他都是嗤之以鼻,好在碰到一个部队的炊事班老兵,这也算是孙阳人生转折的关键贵人。
炊事班的老兵,在炊事班待了十几年,他是参加抗战的,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自己的右腿因为中弹,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部队安排了福利给他,他一心不想离开部队,跟着上级申请,要留在炊事班,为部队做最后的贡献,所以别人都叫他贺倔头,这个倔劲儿,受到部队所有的人的尊敬和爱戴。
“我看你每天都来部队门口,你是找人嘛?”
老倔头问着孙正德,孙正德也整日见到这个老头出来倒泔水,就是没想到这个默默无声的老兵,竟然会是这里搭理自己的第一个人。
“是,我是来寻人的。”
贺倔头看了眼孙正德的打扮,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礼物盒,摆了摆手。
“这些东西你都拎回去吧,拎着这么贵重的东西等在这里,是不会有人搭理你,有规定,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听着贺倔头的话,孙正德才知道,为什么在这儿站了半个月,没有一个人上前询问自己是怎么回事。
“那,老同志,我想来打听游击队的队长,能打听出来吗?”
听到这句话,贺倔头把泔水桶放在地上,左右打量一下孙正德,问着他想打听谁。
孙正德把那几个游击队队长的名字说出来,因为没有详细问,是哪个游击队,贺倔头说根本无处去查,而且游击队属于闲散队伍,多数都是独立战斗,没有记录在册的,而且数量颇多,想找一个游击队队长的名字,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一样。
贺倔头看着孙正德眼神暗淡,就多说了一句,问他为什么要找游击队队长。
孙正德就把自己家的情况说了,因为阶层的原因,自己家的儿子上大学得不到推荐,这才来投奔游击队队长。
贺倔头沉思了一会儿,让孙正德把东西带回去,明天空手来找他。
第二天一早,孙正德就等在部队门口,这时候有几个兵的过来问他是什么情况,他也就老实说在等贺倔头,旁的没有多说。
贺倔头还是一样的时间出来倒泔水,这次竟然让孙正德跟着他进去,把他带到了部队的菜园子。
孙正德不进来都不知道,在这个部队后面,竟然有这么一大片的菜园子,足足有五亩地。
从贺倔头的口中才得知,这附近的部队蔬菜供给,都是来自这里,所以这么大的菜园子也就不奇怪了。
“这菜园子这么大,老头子我年岁大了,收拾不动了,缺了个帮手,要是你得空,就来帮我收拾菜园子怎么样?”
贺倔头拿着茶缸喝了一大口水,站在炊事班的后门口看着孙正德说着。
孙正德看着他,想都没想的就答应了。
“我可不给工钱啊,我一个老头子除了供你饭,什么都给不了你。”
孙正德摇着头说着没事,他心里想着,整日来到部队,能多熟悉几个兵就是几个兵,说不定真有一天认识到有认识游击队队长的呢。
“那行,明天你就来吧,五点之前准备好部队用的白菜,一百三十五棵。”
孙正德痛快地答应,没有半分犹豫。
回到家的时候,孙正德把这个事儿跟媳妇和孙阳说了,两个人都觉得这活太累了,五点的时候天还没亮呢,孙正德却笑着说没事,摸了摸孙阳的头。
四点的时候孙正德就到了部队,带着自己准备的头灯开始起菜,秋末冬出的时候,天气是非常冷的,摸在白菜上,和摸在冰块上没有半点区别。
隔着窗户看着孙正德,一下一下的搓着手,贺倔头慢慢的放下窗帘。
按照之前说好的,五点之前一百三十五棵白菜整整齐齐的摆在炊事班后门的门口,孙正德靠在白菜垛边上睡着了。
炊事班的兵看着这一幕都愣住了,贺倔头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让他回去。
孙正德没有一句怨言,把从家带来的糕点挂在炊事班的后门上,留言说自己做的,不是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