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142章 夹层

    见郎平被陆繁怼得话都说不出来,齐律才真正重视起陆繁。

    以前,因为长辈们的提醒,他顶多就是关注陆繁,但内心并没有太多重视。可现在,亲眼看到陆繁的实力,不得不重视。

    “知道厉害了吧?陆家后人,又岂是简单人物?”齐律的小姑笑道。

    忽然冒出的陆家后人,他们作为长辈,不会使什么肮脏手段去打压之类的。就像他的侄子,站在高处太久,很容易没有进取心,来一个对手最好不过。

    所以,各家对于陆繁的出现,都是乐见其成。

    像木家,以前跟陆家还有点渊源的,甚至会推一把。

    赵民豪很意外,随即高兴起来:“厉害!厉害!最好把姓齐的那骚包也踢下去。”

    他身边的大伯很无语,看到这样的人物,难道你就不想着对比一番吗?想到的竟然是怎么帮你将齐律打趴?

    “他也是你的对手。”其大伯提醒。

    赵民豪不在意地摆手:“干嘛要跟人家比?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以后我跟他就是朋友了,还比什么?做朋友比做对手轻松多了。”

    谁不知道做朋友比做对手要轻松?但我们家希望你将他当成对手,激励自己。

    “郎平那个人有问题。”木婉清说道。

    木荣华点头:“知道!”

    木婉清惊奇:“知道?那还请他来做评委?”

    要知道,这些评委,都是他们木家请过来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评委的人品有问题,造成比赛的公正出了差错,他们木家有一定的责任。

    “我们请专家评委,首先看的是实力。”木荣华说道。

    至于一些比较毒舌的,他们觉得没太大问题。会怼参赛者的评委,也没什么不好的,虽然会对参赛者造成一定的打击,但也是一种磨练呀!

    “我看,他实力也不怎么样。”木婉清并不赞同郎平的实力。

    “那是他碰到了陆繁那样的人。”事实上,郎平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刚说完,就听见陆繁对持宝人说的话,大家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集中过去。

    “又怎么了?”

    “不会忽然又发现不对吧?那样的话,自己打自己脸了。”

    “应该不是!可能还有补充吧!”

    ……

    别说其他人,就是言老也有些看不懂。

    “陆大哥,还有别的事?”小晴疑惑。

    “盒子给我看看。”

    从一开始,陆繁就看出这个盒子有问题。以盒子的高度,装唐卡的容量仅仅占了盒子的一半多一点。

    盒子内部,底板有点高,他怀疑,下面应该还有一层。

    大家听了陆繁的话,再次一愣。

    盒子?大家都没有关注,至始至终关注的,都只有装着的唐卡。

    难道,那个盒子是个宝物?这也不是不可能,古玩圈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盒子装的东西是个假货,反而盒子是件宝物。

    识货的人却皱眉,因为他们看出,盒子只是普通的盒子,普通樟木做的,不是什么贵重木材,也没有了不起的雕琢。

    “他搞什么?”赵民豪一头雾水。

    盒子没有问题呀!

    “看着吧!人家要不是看出点什么,肯定不会这么说,毕竟这是比赛,没有人愿意拉低自己的分数。”赵民豪的大伯说道。

    近距离的陆繁能看出,盒子内部的底板,中间有一条为不可察的裂痕。

    “有刀片吗?比较薄的那种。”陆繁对工作人员询问道。

    工作人员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将目光投向上级。

    得到木家人的点头,他们才找来刀片。

    其实,听到了陆繁的要求,在场不少人都好像明白陆繁要做什么,猜测盒子可能存在夹层之类。

    “里面还藏着宝物?要是那样的话,这次比赛太有意思了。”

    “难说,古人为了藏一件宝物,花样也是蛮多的。”

    “也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

    “要是什么都没有呢?这个陆繁不是很亏?打分可能会有影响吧?”

    “有什么影响?哪怕什么都没有,如果真的存在夹层,说明人家心细,打分上肯定是加分,而不是减分。”

    ……

    陆繁拿到刀片,将刀片小心翼翼插.入底板中间的裂缝,然后将刀片往一边压,慢慢撬起来。

    很快,其中一半像一扇门被打开。

    大家一看,轰然议论起来。没想到,还真有夹层,就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值不值钱。不过,既然被人费心机放到夹层里面,应该是珍贵的东西才对。起码,不会比那幅唐卡差吧?

    “眼光很毒呀!”赵民豪评价道。

    换成是他,结果不一样,毕竟他没有靠近观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发现。不过,他恐怕也不会注意盒子,和大家一样,注意力都被里面的唐卡所吸引,极少人还会注意到盒子。

    因此,从这也看出,这位陆家后人果然有点料。

    “够资格做我朋友。”他补充道。

    他大伯郁闷,暗想:人家交不交你这个朋友,还不一定呢!别口气那么大。

    看到这一幕,小晴这位持宝人也很振奋,值钱的东西,没有人会嫌少的:“陆大哥,这里面难道还有宝贝?”

    “看看就知道。”陆繁轻易将另外一块底板也掰开,就看到了里面的东西,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绢。

    这时候,言老等人也顾不上场合,都凑过去。

    “我的天!居然是王献之的作品。”李春华大为震撼。

    王献之虽然没有他的父亲王羲之那么出名,书法造诣上还差那么一点点,但他的影响力也很强,被誉为小书圣。

    “《春游贴》吗?没什么记载,但这章草,确实是王献之的真迹无疑。”木家老爷子开口道。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

    这种书体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经过长期流行通用,继而约定俗成,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书体,代表了西汉至东晋时期四百多年间草书艺术的面貌。

    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隶书及其俗体——章草逐被取代。

    曾经有人评价王献之的书法:真书第四、行书第二、章草第一、草书第三,与其飞白书都为神品,他的八分书则被列为能品。

    因此,王献之的章草书法,是非常珍贵的。

    “王献之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本来就少,这竟然还是其中最拿手的章草书,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此时,就连齐律、木婉清、赵民豪等人也都凑了过来。

    “王献之?很出名吗?”叶欣忍不住问道。

    她以前读书,就不擅长的就是历史,所以根本记不住那是什么人。

    “王羲之知道吗?”李修珉问道。

    这倒有点印象,叶欣点头。

    “王羲之的儿子,跟王羲之一样,都是以书法流芳百世。这么说吧!他的书法,比你们熟悉的唐伯虎要珍贵多了。”李修珉解说道。

    不要说现在,根据记载,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

    而现在,几乎是找不到王献之的真笔迹。

    比如他很著名的作品——《中秋贴》,曾被清高宗弘历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

    可是,有人怀疑那并非王献之的真迹,而是摹本。

    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当然,这都是猜测,究竟真不真,还有待考究。

    “那拍卖的话……”黄文斌忍不住开口。

    他身边的老吴回答:“假如那是真的王献之的作品,一千几百万的交易价是起码的,最重要的是引起轰动。小书圣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他的书法成就,有人甚至认为可以跟王羲之一较高下。”

    听到这话,黄文斌就开始打起主意。

    他看出,持宝人跟陆繁的关系。那么,以他跟陆繁的关系,应该是有机会的。

    “嫂子,能否跟陆哥商量一下,帮忙劝持宝人将字帖交给我们拍卖行?”黄文斌跟杨茹说道。

    趁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那宝贝吸引,忽视这是比赛过程,他们可以稍微靠过去,接触陆繁,商量此事。

    “合适吗?”杨茹迟疑。

    “有什么不合适?我觉得挺好的,看那小姑娘,跟陆哥关系挺不错。宝物交给我们拍卖行,不是能拍出更高价格吗?对那小姑娘也不是坏事。”黄文斌说道。

    “那好吧!我去说说看。”

    “嫂子!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