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宝家
字体: 16 + -

第138章 扬州八怪

    不仅持宝人魏先生惊喜万分,现场也惊呼不已,一夜暴富呀!好几百万,简直就是中了彩票头奖没有巨别。

    魏先生连忙致谢,也答应一会私下交流。

    就算是最低价五百万出手,回去之后,他家也是他们村的首富。可能就是祖先都没有想到,从宫中顺回来的茶饼,竟然如此珍贵。

    言老给靖少云打了8.8分,比赵民豪还要高。

    事实上,这清朝宫廷普洱茶的鉴定难度,确实要比那块古墨要难。而靖少云用的时间,也没有比赵民豪多。

    此外,在分析上,靖少云做得更好,所以才有这个分数。

    其他的评委也给出了打分,最后平均得分8.6分,比赵民豪高一分。

    大家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陆繁也很惊讶。看样子,事先没什么人知道这靖少云的本事呀!

    木荣华跟身边的侄女木婉清说道:“怎样?没骗你吧?这小子很有潜力。”

    最重要的,是人家还年轻,就表现出如此实力,不容小觑,要是能招揽,对木家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木婉清没有否认,点头:“确实挺厉害的,但比起齐律,好像还差点火候。”

    “这就是世家的优势。”木荣华感叹道。

    ……

    “好好努力,再接再厉!”言老鼓励道。

    靖少云还有点羞涩,扭捏地谦虚一下。

    “大赛结束,这个人会很吃香,应该会得到不少招揽,就看他怎么选择了。”李修珉说道。

    往年,也试过这样的情况,忽然蹦出一个厉害的“散修”,随后什么拍卖行、古玩市场、收藏家,甚至世家都会伸出橄榄枝。

    他们这行,人才太难得了。

    “十二号了,很快就到老陆你。”胡硕提醒。

    陆繁的是十五号,所以还剩下两三个人,就轮到陆繁出场。

    接下来,出场的竟然是齐律,备受瞩目,陆繁也微微凝重起来。他也想知道,被誉为这一代领军人物,到底是什么能耐。

    齐律显得很轻松,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可能只是小意思,没放在眼里。

    一边出场,还一边跟大家拱手打招呼,显得很有礼仪,大家风范。

    远处,赵民豪不屑:“还是那么骚包!没意思!”

    持宝人是个老人,根据他的自我介绍,大家知道他是一名退休公务员。退休之后,闲来无事,就是养养花,玩玩收藏。

    不过,比起别人玩收藏,他的只是小打小闹,看得多,入手的少。这四五年来,他也只是入手了不到十件,绝对是非常谨慎的人。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忍不住点头佩服,忍得住诱.惑的人,才是最厉害的。

    四五年的时间,才入手几件物品,对很多同行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有些人,兴致来了,出去一趟就可能不止十件。

    “主要还是囊中羞涩。”老人豁达地笑道。

    此话一出,佩服的人更多,人总是爱面子的,这种话一般当众很难说出口,老人却丝毫没有负担。

    他把自己的宝物摆出来:“有劳了。”

    齐律微微一笑:“不客气!”

    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将古画展开,一幅山水图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古字画的鉴定,又要比前面的古茶难一点。古字画因为是热门收藏品,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所以一直都是造假的重要对象。

    市场上,古字画的赝品可谓随处可见。

    眼前的这一幅,有点残破,保存不善,边边角角还有被虫蛀的痕迹。所以,就算是真品,也需要拿去好好修复一番。

    “那幅画,有点意思。”陆繁开口道。

    李修珉等人惊奇,忍不住问道:“怎么个有意思法!”

    “别问,你们看下去就知道。”

    几个人齐齐翻白眼:这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吗?

    齐律表情变化有点怪,一开始是欣喜,不久后是皱眉疑惑,最后则是恍然。

    他这次花的时间比较长,有三四分钟。但大家都能理解,毕竟古字画是挺难的,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寻找破绽没有那么容易。

    别说三四分钟,一些老前辈,遇到古字画,可能要架着放大镜看个半天。因此,三四分钟已经是很快的了。

    齐律抬起头,看向持宝人:“老人家,您觉得这幅画什么来头?”

    大家很意外,没想到齐律没有立即做鉴定点评,而是询问持宝人,方式有点不一样呀!

    老人犹豫了一下:“我也查了好久,怀疑这是扬州八怪的作品。”

    “扬州八怪的哪一位?”齐律追问。

    顾名思义,扬州八怪,自然就是八个人。

    扬州八怪,其实是八位画家,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

    “金农吧!”老人不大确定。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也是书法造诣最高的人,以古朴浑厚见胜,有"求拙为妍"的艺术特点。

    齐律笑道:“老人家,您是看到边上那句诗的书法,才猜测金农的吧?确实,那是金农创作的漆书。”

    从传世书迹来看,其隶书苍古奇逸,正书朴厚歧出,行书健劲潇洒,影响最大的还是他首创的"漆书"。"漆书"这个词的来源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齐律知道,金农所用毛笔,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浓墨,行笔只折不转,如漆刷之运作。

    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似粗俗简单,无章法笔意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剔除细节,直取磅礴气韵。

    老人也不否认,点头:“不错!正是这样。”

    “那么恭喜,这确实是金农的作品。”

    老人得到这种肯定回答,也流露出高兴之色。如果是金农的作品,这幅古画可值钱了。要知道,金农的传世作品是很少的,物以稀为贵,一百几十万肯定没问题。

    “不过……”齐律接着说。

    这转折,瞬间让老人的高兴之色微微僵住。